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课例分析.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89678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课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课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课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课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课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课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课例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课例分析课例作者【课程名称】小学统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片段】 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师:你们知道吗?今天,大家的好朋友小动物们正在聚会呢!(出示小猴、小兔、小熊等头像)它们在为小象举行生日宴会。小象的好朋友们都来给它庆贺生日。它们带来了美丽的鲜花作为礼物。 (出示各种颜色的纸质鲜花)师:假如你是小象,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要求学生说出纸花的颜色和品种)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它们都用到了同一个数学知识,有谁知道是什么知识吗?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统计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师:请同学们把书本上关于

2、统计的知识读一遍。 新课展开 师:小象准备了各种水果招待它的好朋友们(出示各种水果的图片)。可是小象遇到了一个问题:这些水果各有多少个呢?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小象吗?第 1页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学生先动手实践,再上台演示说明)教师板书:分一分(学生活动:把相同的水果放在一起)教师板书:排一排(学生活动:把相同的水果一个一个的排起来)教师板书:数一数(学生活动:数一数苹果、香蕉、梨、西瓜各有多少个) 巩固练习 师:森林里有一棵神奇的果树,上面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教室墙上贴好神奇树,树上有苹果、香蕉、桔子、梨等水果)学生活动:每组派代表从神奇树上摘下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然后贴在本组的区域里

3、,全班共同算出神奇树上水果的种类和个数。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学习到了什么知识?(在归纳小结基础上,请同学们把书本上关于“统计的知识”再读一遍。)【教学实录片段】 (课堂小结部分)师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生 1:贴动物。生 2:贴水果。第 2页生 3:贴的本领。生 4:贴纸工。(真是乱七八糟,急死人了。 )因为没有人回答到老师的点子上,所以老师还必须让学生回答。生 5:大象的生日。 (太离谱了,继续。 )生 6:学到了许多知识。 (总算有点眉目了。 )师:那么,学到了什么知识呀?生 7:学会了贴的知识。 (唉,怎么又来了,罢了,教师指着黑板的板书。)师:看这里,是什么知识

4、呀?生 8:学会了排一排。 (这才对呀!)生 9:学会了分一分。生 10:学会了数一数。 (太顺了!)师:这些都是什么知识呢?沉默。(还是自己来吧, 不要又冒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答案来。 )师:这些都是统计的知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教学反思:质疑课堂小结】1、为什么学生不能沿着教师的意图来小结?本节课,我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是比较清楚的,而且各个环节又是用“小动物庆祝大象生日,给大象送鲜花,大象用水果招待小动物”这样一个故事串起来的,孩子们学得很投入,活动是有创意的。但是,我在教学的几个环节中,对于第 3页“统计”的概念,不过是让学生连续读两遍而已。活动中的“贴”给学生带来了新奇,自然会让孩子印象

5、深刻,板书“排一排”、“分一分”、“数一数”就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那么,究竟怎样组织活动,才能做到既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又能达到学习归纳“统计”知识的目的呢?2、低年级的数学课有没有必要让孩子来小结和归纳数学知识?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都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这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锝看出来。一节课后留在他们脑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不是死板的知识点,而是有声有色的活动。新课标提出数学的总体目标中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经历”,数学是要让学生在经历教学活动过程来体验、来感悟,是一种重过程的教学。试想,这节课如果单纯让学生背出统计的一般方法是排一排、分一分和数一数,而没有让学生经历参与几次统计的过程,学生能够

6、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吗?课标在 1 3 年级“统计与概率”给出的总体目标是“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显然,作为统计的第一教时,就让学生来归纳统计的方法,这个要求可能过高。3、课堂小结是否一定要围绕知识点进行?第 4页我认为,新课标提出数学课的总体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如果说,课堂小结应围绕目标来进行的话,显然就不仅仅只是关注知识与技能了。这就促使了课堂小结的多样性:有围绕知识点的“本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有围绕数学思考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有围绕解决问题的:“想一想,我们是如何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的?”有围绕情感态度的“今天这节课你觉得自己发挥得怎么样?”等等,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选择并创造出灵活多样的课堂小结方法。第 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