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山中访友》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06834 上传时间:2021-0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山中访友》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山中访友》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山中访友》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山中访友》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山中访友》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山中访友》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山中访友》教案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山中访友教案设计导语: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会写 8 个生字,正确读写 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 山中朋友 的深厚感情

2、。2。学习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方法: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本课的目的。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第 1页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2

3、,读后交流,了解大意。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幽静:隐蔽,僻静的小路。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第 2页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吟咏:有节奏地诵读诗文。2,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3,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 自然段。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

4、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4,交流感受:结合理解 德高望重 ,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把 老桥 比喻为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家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5,体会写法: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第二课时第 3页一,复习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1,默读课文第4 7 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 我 和山里的 朋友 有着深厚的感情3,交流感受,

5、随机教学:(1) 第 4 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鸟儿不是在啁啾,而是在 呼唤我的名字 ; 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光,而是在 与我交换眼神 。一声 呼唤 ,一个 眼神 ,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我脚下长出的须根,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 ; 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a,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 ! 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 知己 情谊,那种

6、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第 4页b, 一 ,体会作者当 人 相融的感受。c,感受幻境,体会写法。(2) 第 5 自然段:通 朗 ,感受与山中朋友的 。 你好,清凉的山泉 ! 你捧出一面明 ,是要我重新梳 吗 你好, 的溪流 ! 你吟 着一首首小 ,是邀我与你唱和 你好,a,朗 , 得 切, 情,像是在 老朋友打招呼。b, 一 句子是写 我 跟山中的 朋友 在打招呼,内容一致, 构相似,是一 排比句,同 运用 人手法,把 我 和山里 朋友 之 的那种深厚情 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 来倍感 切, 情。c,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 人的手法。(3) 第 6 自然段: 点是体 作者是在用

7、心地感受。从 一 落花 一片落叶 一 石 中, 我 感 到生命的 回,世事的 迁。 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 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在它 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 短 而 有深意的 式 ; 捧起一 石 , 敲 ,我听 古火山爆 的声浪,听 隆隆的回声。 大自然就 在循 中生生不息,从而作者感受到了世事的 迁,生命的 回。可 ,作者是用心在感受。(4) 第 7 自然段:一 突如其来的雨, 作者 来了意第 5页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

8、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 ( 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 如何理解 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齐读。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1)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香气。 撞了个满怀 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的那种感觉。 因为风中含着 露水 ,所以特别滋润心脾 ;也因为风中含着栀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还带着一丝甜蜜。这 走出门 后给作者的第一感觉就不同寻常,说明了山中访友 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9、(2) 作者清晨进山,到 带回一路月色 ,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第 6页密无间。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 满怀的好心情 ,突出 山中访友 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1,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山中朋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有表情地朗读。2,你从众朋友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3,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 变成了 山中访友 。4,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五,背诵积累,提升感悟:1,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2,假

10、设你是一处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你最想成为什么景物你最想与游人说什么( 发挥联想, 50 字左右 )板书设计:古桥:如老人,弓着腰,俯身凝望鸟儿呼唤我的名字树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我的知己山泉:清凉,要我梳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山中访友第 7页溪流:邀我唱喝快 ,幸福瀑布:雄 ,有气 崖:身躯挺拔白云: 景【教学 】本 的特殊之 在于作者以他独特的 察 角,采用 想和想象, 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文章字字 珠,句句含情, 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 人美的享受。作者“ 着 的好心情”, 走 山林, 探 “山中的众朋友” 古 、 林、山泉与“朋友 ”互 心声, 造了一个如 如画的童 世界,使 者 生

11、身 其境之感,表达了 大自然的 之情。我在教学本 的 候,依据学生的 知 律,注重 学生欣 文章画面美,感受作者美好情 ,通 入情入境的朗 品味文章清新 美的 言,感受作者 “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作 教学重点。六年 学生 然已 接触了一些散文,但 散文的特点 不能深入理解。不 学生已 具 了一定的朗 能力,可以通 朗 感受文章 言的魅力, 入情入境, 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同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 体 可以和作者 生一定的情感共 。 本 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 美的特点,我通第 8页过感情诵读法:教学生读散文,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审

12、美学文,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通过音乐渲染、图像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观察思索,入境悟情。数据想象奇特浪漫的特点,让学生在诵读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特色。最后进行仿写训练法:运用第二人称及拟人、想象等手法介绍一两个你自然界的朋友,说清楚以他为朋友的原因,培养写作能力。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是对知识方法的一种灵活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使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在课文分析时,用第三段做例子,重点讲解。其他的段落,学生自己读, 先说说这一段落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朗读,再让他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朗读出来。然后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此过程中,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发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最后强调,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作者构思新奇,想象丰富,充满童心童趣。以“山中访友”为题,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第 9页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来引起共鸣进行本课,在仿写时处理的比较粗糙。朗读的时候学生对感情的把握也不是很好。说明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足够的重视。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