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艳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07341 上传时间:2021-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翟艳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翟艳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翟艳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翟艳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翟艳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翟艳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翟艳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及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及反思 六五:翟艳平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伯牙绝弦录音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走进课文1、这组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古人用诗歌形式,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知己之间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朋友知己的古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2、板书课题,正音,绝 弦3、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我们

2、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是我们本学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二、初读课文,把握节奏、自由读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整体齐读课文,规范字音。 、听录音学读,师生互动,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求学生能够读出文章的节奏美。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三、读懂课文内容1理解文章的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2文章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它意味着终身不再弹琴,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3师:

3、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翻译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学生感情朗读此句。5引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6说话练习:

4、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失望、寂寞、忧虑、渴望)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四、品味知音之情1伯牙琴艺高操,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再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2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如此理解自

5、己心意的朋友,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3从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离,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共同交流着对音乐的理解,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4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无边的孤独寂寞,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伯牙用绝弦的方式表达对子期的思念,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5,播放高山流水音乐板书设计 伯牙 善鼓琴所念 绝弦(知音)子期 善听 必得 之死教学反思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初次见识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我把重点放在文言文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教学中,我也注重了朗读,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但是遗憾的就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内容会给人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有些语句处理的有点浅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