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生动的泥塑人物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22206 上传时间:2021-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生动的泥塑人物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生动的泥塑人物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7生动的泥塑人物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7生动的泥塑人物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7生动的泥塑人物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生动的泥塑人物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生动的泥塑人物2.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7课、生动的泥塑人物王丽君 美术组课题生动的泥塑人物2课型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物动态造型表现课,学习、赏析泥人张等艺术家的泥塑艺术作品,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动态美,引导学生用动作、体态表现自己的情感,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儿童的动态美。整个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赏析传统的泥塑人物写实作品,使学生认识运动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泥塑作品表现运动的艺术形式,对人物动态的审美感受,并初步体会用动态表达情感,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兴趣。教科书展示了中国民间艺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的吹糖人这一优秀的泥塑作品,表现了儿童喜爱的“吹糖”民间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吹糖人蹲着吹糖时的五官、

2、身体四肢的动态特征;同时通过欣赏泥塑作品母与子、好喜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站立人物的动态变化特点,让学生观察直立人物动态的丰富变化,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人物运动特点,激发学生用泥塑来表现丰富生动的动态美。 第二部分通过泥塑人物的制作步骤图,使学生了解泥塑人物的一种表现方法,探究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注意泥塑人物身体的稳定性。探索并启发学生用泥块、泥片等捏塑方法,怎样可以较容易地表现人物美好动态;并观察同龄学生的人物泥塑作品,感受不同主题的儿童形象的动态特点,启发学生完成一件有主题的儿童动态的塑造。本课作业形式多样,可独立完成人物动态塑

3、造,也可合作完成一组有情节的人物群像;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表演体验,可实践尝试,使学生学得主动愉快,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创造力。 教学目标1、本课主要通过观察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认识、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2、通过观察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人物动态的美好瞬间,来适当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3、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

4、态表现情感。教学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力、立体造型表现力。教学难点用泥塑的方法,稳定表现人物动态。 设计思路欣赏导入知识探究欣赏感受造型表现作业展评教学用具学生:橡皮泥。教师: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传 授 内 容 及 方 法意图及展示第二课时游戏导入提议玩“勇敢者游戏”:以越剧乐曲为背景音乐,做越剧亮相动作。1、 勇敢者起立, 2、 放越剧乐曲3、 教师表演越剧亮相动作4 教师忽然停止动作,示意全体安静。初步探究1、 回忆刚才的的动作,尝试用简笔画来记录。2、 游戏激趣。小组比赛谁的简笔画画的比较生动。谁的简笔画记录的动作比较多。3讲解人物的比例。 以一个头的长

5、度为单位。 头部:一个头长 上身:大约两个头长 腰部到脚:大约三个头长 手:两个头长4设置悬念。师:大家在游戏中的表现十分不错。但是老师总觉得有些欠缺。什么欠缺呢?我们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的画更生动呢?(课件出示吹糖人的图片,图片的上方出示课题。欣赏感受播放课件观察讨论1、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出示泥塑人物图片,请学生猜人物在做什么动作,做这些动作的时候会想什么,会说什么。3、巡回参与讨论4、你们真聪明,想象能力太丰富了。5、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网上查找有关的资料。五教师示范 ,共同探究1探究学习泥塑人物动态稳定性的方法。教师现场制作不易稳定的泥塑人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2提问(1

6、)想一想, 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学生探究一:稳定的动态本身就很容易用泥塑表现。让学生寻找哪些动态是很稳定的,如坐、蹲、直立、倒立、睡、躺、趴等身体呈垂直或水平线时较稳定。如身体倾斜时,手脚的张开或支撑地面时会较稳定。(2)注意泥塑时人物身体的稳定性。学生探究二:实践演示泥巴上下用量的多少与稳定有关。如泥塑时,腿部可适当夸张,加粗腿部,下大上小些,泥塑人物容易站稳。(3)学生探究三:演示不稳定泥塑人物,让学生探究怎样放稳。也可用添加辅助物支撑的方法,使人物动态稳定。六制作实践1、提出制作要求:利用课前收集、准备的材料,独立或合作创作一件泥塑人物作品。2、处理好材料中各种颜色的关系。

7、3、巡回指导4、即时表扬,鼓励创新。七作品展示1、我们把制作好的作品放到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小舞台上。揭题:泥塑人物舞台秀。2、说明摆放顺序。3、播放音乐,观看舞台课后延伸1、出示一件泥塑人物。2、谈话:在我们周围,这样的小玩艺儿很多,请同学们回家动动手、动动脑把今天做的泥塑人物变成一件工艺品。用“激将法”激起学生的好胜心,消除学生的羞涩心理,通过越剧乐曲与越剧亮相动作,营造课堂氛围,体现教学综合理念。回忆和记录动作,能让学生的思维中有一种意识。我们今天的课可能和人的动作有关系。讲解比例,可以为接下去制作过程中减少一些麻烦。比如:头大腿细,四肢都是简单的四根,手比腿长设置悬念紧扣学生的心理,课件出

8、示提示学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主题。欣赏用学生每人都可以完成的动作,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人物的动作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了如何让人物不光有动作,还可以有思想,让冰冷的泥塑生动起来。为后面学生的创作提供信息。从泥塑人物本身的动作探究,较为简单,容易被学生接受。从泥塑人物的外部条件探究,使探究更进一步。出示更为直接的方法,降低难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制作实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深入感受、体验泥塑人物艺术的特点,而并不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泥塑制作技巧。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全新的舞台秀形式,给每位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节课中泥塑人物是否完美不是评判标准,在这泥塑人物只是一个载体,借以引起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关注。而“舞台秀”展示中,让学生在舒缓的乐曲中静静观察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自我肯定意识。)教学的延伸,让学生明白:追求“美”很简单,“美”就在自己手中。纷纷起立跟着教师的动作表演学生惊讶,落座安静。回忆动作,简笔画记录动作。比赛谁的简笔画记录的动作较多,较生动。学生思考,注意力被课件吸引。恍然大悟。回答观察小组讨论人物在做什么动作,做这个动作时会说什么。回答学生观察讨论体现泥塑人物的稳定性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独立或合作创作,按顺序把作品放在教室中间的小舞台上。欣赏。课堂延伸: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