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解比例|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29206 上传时间:2021-02-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解比例|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解比例|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解比例|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解比例|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解比例|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解比例|人教新课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2 课时 解比例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百分数(二)和比例三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学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是加强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 ,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

2、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教材除了结合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整理和复习等知识,让学生体会、理解和掌握归纳法、类比法、符号思想、分类思想、演绎推理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等思想方法外,还安排了“ 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模型思想、归纳法、演绎推理思想,体会运用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发展学生的四能。整理和复习单元

3、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本册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学习较主动,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习成绩较不理想。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第 1页解题困难。学生学习习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

4、时完成。只有少数潜能生学习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处于应付状态。本学期尽量多设计分层次作业,让潜能生得到提高,优生得到发展。学习目标1. 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2. 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3. 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教学重点和难点1. 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2. 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带未知数的比例改写成方程。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

5、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汇报。 来源:学 | 科|网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就是解比例。板书课题:解比例。【新课讲授】1.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 42 页第 1、 2 行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做解比例?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并说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师 : 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比例的基本性质。2. 教学例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指名读题,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模型的高度 =110 或模型高度 : 实际高度 =1 10。 实际的高度第 2页让学生列出比例,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

6、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教师板书: x 320=1 10,你能试着计算出来吗?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的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做完后,师问:怎样把比例式转化为方程式?学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师接着板书:10x=320 1。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把方程解出来。注意:解方程要写“解”,那么解比例也要写“解”。师:怎样解这个方程?生:根据乘法 各部分间的关系,把 x 看作一个因数,根据一个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可以求出 x。小结 : 从刚才的解比例过程中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项x。3. 教

7、学例 3。 解比例:过程要求: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解: 2.4x=1.5 6 来源:ZXXK1.5x= 2.4 6x=3.75提问:还可以用其他的知识解比例吗?经学生交流后,可能会说出:根据比例的意义,等号右边的比值是9,要使等号左边的比值也是9, x 应等于 3.75 。4. 总结解比例的方法。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转化成方程后再怎么做?学生回忆解比例的过程。第 3页教师: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课堂作业】1. 完成教材第 42 页“做一做”第 1 题。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 完成教材第 43 44 页第 6、7、 8、 9、 10、 11、 12、 13 题。【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 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