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ppt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41013 上传时间:2021-02-26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ppt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知识梳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1.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 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 、复写纸片. 2.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 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 ,后 ;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基本实验要求】,电磁,交流电源,无滑轮,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答案,3.注意事项 (1)平

2、行:纸带、细绳要和 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 ,后 ;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 ,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长木板,接通电源,放开小车,大些,答案,【规律方法总结】,1.数据处理 (1)目的 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 (2)处理的方法 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

3、速度(如图),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n_ 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 a.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 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b.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x1、x2、x3xn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2)x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x1x2x1,x2x3x2. (3)T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n(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n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 (4)xaT2,因为T是恒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a也为恒量,所以x必然是个恒量.这表明: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

4、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斜率, + +1 2,返回,答案,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一般使用46 V的直流电源 B.安放纸带时,应把纸带放在复写纸的上面 C.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D.最好在接通电源的同时,放开小车,能充分利用纸带,打上较多的点,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2,1,3,解析答案,2.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 x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 x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

5、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t越小, x 就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2,1,3,解析答案,3.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C点对应的速度是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0.02 s,1.00cm,1.70cm,0.70 cm,t=5T=50.02s=0.10s,0.100 m/s,2,1,3,解析答案,认识“两种仪器”,区别“

6、两种点” 1.打点计时器 (1)作用:计时仪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 (2)工作条件 电磁打点计时器:46 V的交流电源. 电火花计时器:220 V的交流电源. 2.气垫导轨:导轨小孔中喷出的气体使滑块处于悬浮状态,减小滑块与导轨间的摩擦阻力.,知识小结,3.计时点和计数点 (1)计时点和计数点的比较 计时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实际点,两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计数点是人们根据需要按一定的个数选择的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由选择的个数而定,如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和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时间间隔都是0.1 s. (2)纸带上相邻的两点的时间间隔均相同,速度越大,纸带上

7、的计数点越稀疏.,返回,4.关于“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解析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可以一端高一端低,故选项A错误.,5,4,6,解析答案,5.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为了能够较准确地测出加速度,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 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C.再把一

8、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车 D.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E.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直流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5,4,6,答案,答案,F.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起始点,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在选好的起始点下面记作0,往后第五个点作为计数点1,依次标出计数点2、3、4、5、6,并测算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G根据公式a1 4 1 3 2 ,a2 5 2 3 2 ,a3

9、 6 3 3 2 及a 1 + 2 + 3 3 求出a,答案ABCDFG,5,4,6,答案,6.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等点; C.测出x1、x2、x3、.,5,4,6,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继续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

10、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秒表 D.刻度尺E.天平F.重锤G.弹簧测力计 H.滑动变阻器 (2)如果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则x1、x2、x3的关系是_,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是_.,AD,解析(2)因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x3x2x2x1,即2x2x1x3,2x2x1x3,b、d的中点, 2 + 3 10T,5,4,6,返回,解析答案,7.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

11、出.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用字母填写).,DCBA,7,8,答案,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 s. 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 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 a_.,解析 T=50.02 s=0.10s 5是46的中间时刻 v 5 = 4 + 5 2 充分利用记录数据,采用逐差法:= 4 + 5 + 6 ( 1 + 2 + 3

12、 ) 9 2,0.10, 4 + 5 2, 4 + 5 + 6 ( 1 + 2 + 3 ) 9 2,7,8,解析答案,8.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 (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运动. (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D_ m/s,vC_ m/s,vB_ m/s.在如图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xBCxABxCDxBCxDExCD12.60 cm,,匀加速直线,7,8,解析答案,(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D_

13、 m/s,vC_ m/s,vB_m/s.在如图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2)根据 v 2 v 可知 vD (105.627.6) 10 2 0.2 m/s3.90 m/s vC (60.307.50) 10 2 0.2 m/s2.64 m/s vB 27.60 10 2 0.2 m/s1.38 m/s,v=3.15m/s,=0.25s,= v =12.60m/s2,3.90,2.64,1.38,12.60m/s2,(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_,零时刻小车经过A点的速度,7,8,返回,解析答案,9.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

14、仪器,其结构如图8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和4.0103 s.用精度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丙所示.,10,9,11,12,(1)滑块的宽度d_ cm. (2

15、)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的宽度减小一些.,d10 mm20.05 mm10.10 mm1.010 cm,1.010,v1 1 1.01010 2 1.010 2 m/s1.0 m/s v2 2 1.01010 2 4.010 3 m/s2.5 m/s,1.0,2.5,滑块,平均速度,10,9,11,12,解析答案,10.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

16、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 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已知斜面顶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x.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 m/s2.,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物块的加速度a_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因为_,可知斜面是粗糙的.,单位:cm,10,9,11,12,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物块的加速度a_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因为_,可知斜面是粗糙的.,解析(1)根据“逐差法”可得物块的加速度为 a 4 + 3 ( 2 + 1 ) 4

17、2 = 23.65+19.34 (15.05+10.76)10 2 4 (0.1) 2 m/s24.30 m/s2.,(2)假设斜面光滑,对物块受力分析可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 agsin g 9.80 48.0010 2 80.0010 2 m/s25.88 m/s2.根据aa,可知斜面是粗糙的.,4.30,ag ,单位:cm,10,9,11,12,解析答案,1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固定;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在小车上固定一平衡物;调节滴水计时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0.2 s滴一滴(以滴水计时

18、器内盛满水为准);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入浅盘内;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放开小车,于是水滴在白纸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图乙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量出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是x011.40 cm,x122.15 cm,x232.91 cm,x343.65 cm,x454.41 cm,x565.15 cm.试问:,10,9,11,12,(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_原理类似. (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v4_m/s,小车的加速度a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9、,打点计时器,解析 (2)v4 v 34 + 45 2 (3.65+4.41)10 2 20.2 m/s0.20 m/s; 求加速度利用逐差法:(x56x45x34)(x23x12x01)9aT2, 解得a0.19 m/s2.,0.20,0.19,10,9,11,12,解析答案,12.如图所示,某同学获得一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05 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 m/s2,小球质量m0.2 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4时刻小球的速度v4_ m/s. (2)小球上升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_ m/s2. (3)对(

20、2)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_,3.98,10.0,小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3)ag,是由于小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10,9,11,12,解析答案,方法感悟,从原理迁移和数据处理技巧上进行创新 1.复习启示:高考实验题一般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是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创设新情境.因此,要在夯实基础实验的基础上注意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用教材中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处理新问题. 2.原理演化(如图所示),3.数据处理 (1)加速度的获得:靠重物的拉力获得加速度长木板倾斜靠重力获得加速度. (2)速度的测量方法:由打点纸带求速度测定遮光片的宽度d和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由v d t 求速度. (3)加速度的测量方法:由打点纸带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利用经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由速度位移关系式求加速度.,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