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61436 上传时间:2021-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声》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听声》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听声》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听声》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声》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声》教学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古诗教学中弹奏美的旋律听声教学反思 龙潭实验学校 吴忠平听声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十板块中的一首古诗。诗人用精练简短的诗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春回大地,百鸟齐鸣;夏日炎炎,众蝉争鸣;深秋月下,秋虫低吟;冬雪纷纷,簌簌而落。除此,作者还带我们听松下悠扬的琴声,月夜婉转的萧曲,涧边喧嚣的瀑布,林中飒飒的松风。张潮不愧为听声大师,在他的笔下四季不再是简单的季节轮换,而是一首拥有不同乐章、声情并茂的交响曲,令我们心旷神怡,值得我们赏析品味。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有些自然界的声音,离学生比较远,很难和作者共同进入古诗意境,因此理解起来比较有困难。为此本课教学最为突出

2、的特点就是教师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了情境,通过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自然,去亲自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之美。本节课,在与课堂对话的过程中,运用了如下几个教学策略从而在古诗教学中弹奏了一首美得旋律。1、多种方法识字,感受汉字美低年级要以识字写字为主。本节课先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识字,然后引导学生在朗读古诗的过程中随文识字。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我还运用字理识字、随文识字、看图识字、联想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交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进而充分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如在教学“琴”这个字时,在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琴的名字之后,我出示了古琴的图片,然后让学

3、生将“琴”字和古琴进行比较,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古琴上有一根根的琴弦,多像这“琴”上面的两个王字呀!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很巧妙的记忆了“琴”这个字,也让他们感受到我国汉字是多么地有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些经验。从本课的生字特点来看,大部分生字都是形声字,有些生字,我充分借助图片让学生看图识字,如:“松、瀑布、涧、蝉”这几个汉字,一边看图一边记字形,又同时理解了汉字表示的意思。在识字教学中,我始终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将字和语言环境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古诗意境的体会,使识字与阅读充分的结合到一起。课标要求“写字指导要到位,要加强板书字范,严

4、格要求严格训练”。小学生写字大多数是“零起点”一定要“有师指导”。我在指导时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运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教学方法进行写字教学。2、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美。新课标明确提出了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我特别注重引领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或激情或深情的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创设的意境。教学本课时采用了多种的方式,如配乐范读,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的美妙声音中;指导朗读,感受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声音之妙;想象诵读,品味声音之美。3、阅读感悟,

5、感受声音美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生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应该从低年级就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节课我让学生一边读古诗,一边想一想作者写了哪几个季节听到的声音?在这些季节里作者听到了哪几种声音?用直线画下来。从而指导学生掌握了“读思画议”的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了学生阅读的能力。4、听音想象,感受意境美新课标.低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为了引导学生感受到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声音的美妙,我搜索并制作了“影音文件”,让学生亲自聆听这些声音的同时展开想象,从而感受古诗深远的

6、意境。如播放蝉鸣的声音,想一想蝉在说什么?播放夏夜里虫儿的叫声,想一想虫儿们在唱些什么?播放松风声,想一想这声音像什么?像海浪声,所以说松涛阵阵。这样就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与大自然自然的贴近在一起。5、表达学写,感受文字美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我围绕着课后习题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春夏秋冬,你还听过大自然中的什么声音?接着我引导学生用拟声词来形容这些声音,并明确指出,像同学们所说的“轰隆”“叽喳”“叮咚”哗哗“这些形容事物发出声音的词语就叫做拟声词。此处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从文章走出去,在走回来,能有新的知识的认知。然后我出示了一个句式表达训练,用“我听到了我听到了我听到了我还听到了”来说话。此时学生将刚刚学到的拟声词的知识和对本课的理解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做到了课内与课外,阅读与表达的有效结合。学生语文学习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也决定了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打开学生学习的信息通道,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