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66749 上传时间:2021-02-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2).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课标版)教学目标1、作者及作品简介。2、反复朗读,朗读诗篇,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和内容、重点字词。3理解作品中名言警句及哲理,了解诗意、体会诗情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4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教学设想教学中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上课时间: 1课时:一、 导入雪,洁白美丽,或轻舞或纷扬,给我们的生活增姿添彩,所以,它历来都是人们吟咏、描绘的对象。有谁能说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出处?对,它出自于唐代的大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怎样的

2、情境之下作者吟咏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二、根据预习,学生代表谈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教师明确:作者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岑诗洋溢着积极乐观主义思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边塞风雪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三、听录音,学生仿读诵读四、学生指名翻译理解,教师指正逐句分析诗起首四句写野外雪景。“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

3、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即”写作惊奇之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千古传诵的咏雪名句。以梨花暗喻白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五、总结本课内容六、布置作业背诵本诗第二课时上课时间: 1课时:一、检查背诵情况二、小组活动对上下句(默写名句)三、继续分析课文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瀚海阑干百丈冰,愁去惨

4、淡万里凝。”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以上描绘了“瀚海雪景图”,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送客出辕门。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 “寒”字来。最后四句写分手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路遥远,风

5、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交织于胸。“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四、 小结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五、完成课后作业六、拓展练习在古诗中,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例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之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