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核舟记》练习测试之二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71189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核舟记》练习测试之二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核舟记》练习测试之二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核舟记》练习测试之二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核舟记》练习测试之二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核舟记》练习测试之二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核舟记》练习测试之二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3核舟记练习测试之二核舟记一、1.给下列各字注音:皿( )罔( )贻( )篛( )糁( )峨( )髯( )褶( )楫趾篆戌2.划掉括号中对黑体的字的错误注音。明有奇巧人()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此人为具言所闻()东坡右手执卷端()近岸,卷石底以出()珠可粒粒数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3.下面各句中黑体的字,实际是哪个字?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左手倚一衡木(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选出对下列各句黑体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A.罔不因势象形(顺着、就着)尝贻余核舟一(赠送)高可二黍许(多出不少)B.中轩敞者为舱(高起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对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缓缓地)C.石青糁之(掺杂)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靠近)佛印绝类弥勒(像)D.其人视端容寂(脸色沉寂)其船背稍夷(平)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答( )5.找出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加黑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A.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B. 通计一舟,为人五。C. 全石以为底。D.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答( )例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A. 佛印绝类弥勒。B.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答( )6.选出对下列各句加黑的字

3、解释正确的项。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A.抬起B.纠正C.弄直D.勇武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A.竟B.却C.曾经D.还答( )高可二黍许A.达到B.可以C.大约D.可能答( )盖大苏泛赤壁云A. 说B.句末语气词C.代词。如此D.云雾答( )7.对比各句中加点的词,分别解释其含义。8.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通计一舟 为人五 为窗八 为篛篷 为楫 为炉 为壶 为手卷 为念珠各一 对联 题名并篆文 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 技亦灵怪矣哉9.选出翻译有误的一句:A.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全都是顺着所用材料的样子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4、B.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译文:那个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着茶水开了没有的样子。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这是由简单而窄长的桃核雕刻而成的。D.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译文:(笔画)细得像蚊子的脚,但一笔一画却清清楚楚。答( )10.核舟记是一篇性的文章,从全文的结构看,是依照的方式安排顺序的。文章主体部分按照位置为顺序。具体来说,大致是按核舟的船、船、船和船四个方面顺序写的。二、核舟记选入课本时,删去了最后一部分,现补充于下,阅读后回答问题。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则须麋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今乃亲睹之。繇

5、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沐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1. “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的意思是:( )A. 称得上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实在是很多的。B.能够称得上令人惊奇,像鬼神一类的故事确实很多。C.称得上让鬼神惊奇的好的传说实在很多。D.这里有许多可以令鬼神惊奇的动人故事。2. “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的意思是:A. 但谁能够在不止一寸的木块上刻得胡须眉毛十分清楚呢?B.可谁有能力在不到一寸的木块上随便刻削,就把胡须眉毛就刻清楚呢?C.然而谁有自由刻削的技艺,把不足一寸的木块刻得眉目清晰呢?D.可有谁能在不到一寸的木块上随意雕刻,而且把胡须眉毛都刻得清清楚楚呢?答( )3. “今乃

6、亲睹之”和“繇斯以观”两句中“乃”和“斯”的意思是( )A. 才就B.于是这C.才这D.就乃4. “未必不可为沐猴也”译得正确的一句是:A. 不一定不能刻一个沐猴。B. 未必能够刻出一个沐猴。C. 一定不能够刻出一个沐猴。D. 未必不能做出一个沐猴来。答( )三、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然后答题。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1. “其借书亦类予”翻译正确的一句是:()A. 黄生借书也同我一样。B.黄生也同我一样向别人借书。C.黄生借书也像我(当年一样)。D.黄生借的书同我当年借的书是同类

7、的。2.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一句中“惟”、“公”、“若”三字的解释为:( )A. 只是同别人共用好像B.唯一公家的好像C.只是公家的比得上D.唯一同别人共用比得上3.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但是,是我不幸遇到那个姓张的呢,还是这个青年幸运遇到了我呢?B.这样,是我本来就不幸遇到那个姓张的,而这个青年本来就有幸遇到了我呢?C.但是,这就是我不幸遇见那个姓张的,而我对这个青年有知遇之恩呢?D.这样,那么是我原来不幸遇到那姓张的呢,还是这个青年原本幸运遇到了我呢?4. 这一段话的中心是:( )A. 教育黄生要“知幸与不幸”。B.勉励黄生珍惜难得条件,发愤读书。C.教育黄生“读书专”、“归书速”。D.比较黄生与作者自己年轻时的读书情况。答案:一、1.皿罔贻篛糁峨髯褶辑趾篆戌2.划去划去划去划去划去划去划去划去3.无屈横拣4.DB5.DB6.ADCB7.名词;写作的样子;但是;这样代词,代刻的字;语气副词;表疑问;代词,代“他”拿、用;凭着;把8.舟,五;八;篷,楫,炉,壶,卷,一;联、文,四。寸。之。嘻,哉!9.C10.说明总分总空间中、头、尾、背二、1.B 2.D 3.C 4.A三、1.C 2.A 3.D 4.B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