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布罗代尔的中学文明史教学观.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89464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布罗代尔的中学文明史教学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论布罗代尔的中学文明史教学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简论布罗代尔的中学文明史教学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简论布罗代尔的中学文明史教学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简论布罗代尔的中学文明史教学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论布罗代尔的中学文明史教学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布罗代尔的中学文明史教学观.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简论布罗代尔的中学文明史教学观 山西省平遥县段村镇第一初级中学校 高宪帅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在历史学界享有盛誉,但他同时也积极投身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并曾为法国中学生撰写文明史纲(Gramm aire descivilisations)这本教材。学界对布罗代尔史学理论的探讨与借用甚多,但却尚少有人分析这位史学巨匠的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教学之间的关系。在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历史与社会”及“文明史”的今天,布罗代尔及其文明史纲或能成为他山之石。一、布罗代尔文明史观概论 布罗代尔隶属年鉴学派,该学派兴起于20世纪前期的“新史学”。年鉴学派的“史学革命”改变了传统史学以政治-军事为首要焦点

2、的格局,突出了“社会”、“文明”的地位,这一点在该学派第二代领袖布罗代尔的历史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文明史:过去解释现时一文中,布罗代尔对“文明”与“文化”两个词语进行了一番知识考古,并对包括施宾格勒、汤因比在内专注于文明研究的学者进行了梳理与评判。在布罗代尔那里,“文明”无疑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内具有特定社会结构、经济生活和集体心态的人类群体。进一步说,布罗代尔认为文明是“一个 文化区域,一个场所”,是“一个文化的各种特征和现象的总和”。 布罗代尔的文明史观与其“长时段”理论结合起来,便可显现其价值。传统史学所侧重的政治-军事史在布罗代尔看来都是转瞬即逝的“短时段”,而“长时段”要求历史学家“

3、全力以赴地通过空间和时间展示一种演变缓慢而又能揭示永恒价值的历史”。这也使得布罗代尔的历史学成为跨学科的“历史社会学”:“对过去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寻社会是如何运作与变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布罗代尔的文明史观本身包含着长时段、总体史、资本主义结构等具有布氏风格的史学理论,在文明史纲中,他更是将这些理论熔铸于一炉。二、对文明史纲的文本分析 历史学专业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是存在着差异的。1957年,法国进行中学历史学课程改革,布罗代尔积极参与其中,并为中学历史结业班的学生撰写了文明史纲这本教材。在文明史纲序文中,布罗代尔论述了自己的教学法,概括起来有三方面:第一,历史教育要注重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

4、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接受不同的历史教育内容,而教师则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布氏认为:“你在中学面对的,首先是未成熟的孩子,而后是成年人,适合于孩子的东西,对成年人不适合。”第二,低年级的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必须注重年代学习和术语学习,而高年级学生则应受到新史学熏陶。在布罗代尔看来,高年级学生必须通过文明史学习来理解现实。第三,尽管布罗代尔反对狭隘的“杜撰民族主义神话”,但他也认为中学历史教育要灌输民族意识。因为“历史学是一个至关紧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它民族意识就无法维持下去。而没有这种民族意识,就不可能有独创的文化,不可能有真正的文明”。可见,尽管布罗代尔是新史学的开路先锋,但他认为传统的事件史有

5、文明史所不可取代的价值。而当时法国的课程设置却让低年级孩子接受历史社会学的新史学学习,让高年级学生回归到编年史,他认为这是“灾难”。三、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文明史问题 文明史纲的价值在于,它是专业历史学家史学思想渗透进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案例,而且其背景是侧重文明史或经济-社会史的新史学取代编年史或政治-军事史成为史界主流话语,这对于当下中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不无借鉴意义。 首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文明史具有重要意义。在20世纪新史学革命中,以经济-社会史为代表的文明史渐成显学,正因为这种新形态的历史学与时代潮流相契合。所以,作为文明史重要内容的社会经济史的兴起适应了各民族国家经济发展的诉求,以之来教

6、育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也有助于使他们成为布罗代尔所希望的了解经济与社会现时问题的公民。此外,在这个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时代,无论是交流还是冲突,都比过去以更大规模地展开着,这就需要新时代的青年人对全球各文明的兴衰演变有最起码的认识,否则,当面对911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时,人们将会“不可思议地缺乏历史的视角”。 其次,在中学展开文明史教育,须打破学科间的限制,让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充分协作,尤其是地理、社会、经济等学科。这一点与新史学的社会科学化不无关系。在文明史纲第二章中,布罗代尔特别谈到了文明研究关涉所有社会科学,“需要所有社会科学协力合作”,尤其是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集体心理学。由

7、于文明史教学广泛地包罗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学科的整合便成为应有之义。 最后,中学历史教学毕竟不同于专业史学研究,因此文明史教学在实施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实际困难,如不加重视,其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第一,以政治、军事、人物为主体的传统编年史学在年代的标识、历史感的建立和历史框架的形成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文明史教学需要多学科协作,这不仅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而且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喧宾夺主,淡化了历史学科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学科间的平衡与协调是至关重要的。第三,与传统历史教学相比,文明史教学难度较大,无论是教材编撰还是课堂讲授,均面临过于理想化的实际困难。以布

8、罗代尔自己编写的文明史纲为例,尽管他努力做到使这本书面向中学生,但中学教师反应此书内容太难,不适合当作中学生读本,1970年之后就绝版了。可以说,布罗代尔自身的中学文明史教学实践是失败的,这一反例也寓示了前沿史学理念与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的艰巨性。我国新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材基本上是以文明史教学的方式呈现,尤其是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是我国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对比传统的历史教材,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教学难度相对较大,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文明史观教学将逐步深入中学历史教学,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参考文献:1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M.肖昶,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法布罗代尔.论历史M.刘北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法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卷M.唐家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英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M.周辉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