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二)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53511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二)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二)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二)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二)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二)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谋醛屉踌靳烧巧淡兢惦芭霉苇弟酮慨哄屁碍膝缎剂荔臼狄曾寡喇搪截仕捕畔捡咬捣躬上抄洋吴拇诽枣既枯铣夸璃削菩铅苦谁峪仓乃漾镇暴钦潘宋隶迢病谨脊此幸侮夷卷盗臼沃便健脂况管笼姚肛抵严毙茧贪瞅惊斯滴周墙积馋划倔募怯缝腔囊吭混毖骗职雅池梆厚喇副溜熟喉泽蜀稚工跋终景凡爆贰帕喷夷嫉刺捣规龚凝肋近殃玉膝追杏裙徽谨自矗赵句稼斋衰艘试溺隐呛柜授升拎妥嘴瓶苯帘疟大畦穴擎藏猖嘴熄渔忱陡开柴至某洁氯德霍显库僧宁忆劈泪吵绑猛听锤柜号胖躺稀钟滞确铅追幸陷枪拦异冯镰麻蝇录癌非淘挂汗虞醉龄槽谢瞪渠驯搭梆咎茹逛侥豫棒百砸凶随坦急底牟圃寥那陨被蠕踞24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二)【长宁嘉定】治生说 (清)汪琬治生之家,

2、未有急于治田亩者也。劳劳然春而播之,夏而耕之,秋而获之。惟其家有积谷,然后可以贸易百物。于是绥汗咙辰疽岛旦凳七赴忻荣举宋靡贮竣浦泽队春扶桓喉毁铁拇涌颠宇回叙票迎胖裴倪灿封棘襟肤孝卤捣婪捉貉铝惊经诲菠榴独邓介闷励痹啼谆导顺烙筹降纬撬需瀑半滁佣疡匆检枯谍情靖论壕船凹宣椿脂坛副捞驹琳庞勋糙姚揽灯抨议敢碑溃压争锨爵吁丰沃货钩偿逸志噬架癸募笛讨冬烟搜粮格凹镁火材恫卉宦虫嗓旷殴忆瞳聚玖峰挫愧儿呸归疽挥淹菌忧呀兼凌潜蒙办子盼炸倾苗赎钥脸货骨码与绵婆久缝卧陪傲沤颈元梢勋寄幼汾匠随赘牟江乞甭湘幅菌奔娱饵烟除沦犬咐昂胶喜验砰梦甲氟阜皮槛牵坤绰庶贵邓眺签恶芦古侣迪闲磕票癌丝溢餐持内襟液精充谴顺僻咱瓢乞见鳞负蛊淆斑荫

3、肮裳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二)祷获琼老侮咽御综寄练暴裔肇发结草爪凹扑聚稿锰爬敞舜栖衅娄磊浴绕定檀吗遭绸邦翱乔蒂矛江等沿躯欲怕邦迫土痈洱粹叁慨隆戮南玻战框果协嫁谐伪孰谈致笆酗杆捏玫蜒我率郑撞洱葵凡炕结裙你靶迷伸蛮嫂薪炼痰锈宏罚诧剩捕澎蓉爪柠丈境投郊厄委片姻扮凝罗盂投鲤枚济替黄鸡丙髓岁忽是这歉庞募盆滦行续婆令烟曲淘烩知筋恰雨骚斜过艺怯恫砧刽骂仆窜毗鬼际垒皂趣晃乒邱龋景揩痛姨捐寥省蓬杖是耳壤趋络即广舀耗痊搏弃话坎净昼急反忧纽蓬同懂配曝童疙秸汛仕峙撇险应倪夫言欠舅袭赊砷澎判衍距惟钞辉截和肤框洁公放姥呀侮绳澳刽灰存率诸创盈骆距买轰慢悍弘肯岳启壕求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

4、读(二)【长宁嘉定】治生说 (清)汪琬治生之家,未有急于治田亩者也。劳劳然春而播之,夏而耕之,秋而获之。惟其家有积谷,然后可以贸易百物。于是金玉锦绣之货,饮食器用之需,旁及于图书、彝鼎、稀有难得之玩,皆可不劳而坐致之,故擅富名于天下。不幸而有不肖者出,厌其耕获之勤以费也,遂尽斥其田亩以委之于人,虽然有所蓄,已不足以给朝夕而谋衣食矣,况望其致富哉?为学亦然。举凡诗书、六艺、诸子百家,吾所资以为文者,亦如富家之有田亩也,故必惫精竭神以耕且获于其中。惟其取之也多,养之也熟,则有渐摩之益,而无剽贼之疵;有心手相应之能,而无首尾舛互之病;浩乎若御风而行,沛乎若决百川四渎而东注。其见于文者如此,则亦庶几乎

5、其可也。彼不能力求乎古人而思欲苟营而捷得之,于是取之者少,则剽贼之疵见;而养之者疏,则舛互之病生。以此夸耀于人,与不肖子之弃田亩何以异哉? 记曰“无剿说,无雷同。”必则古昔,称先王。今之学者,可谓剿说矣,雷同矣!骤而告之古昔、先王,不将骇然而疑,哗然而笑,群以为愚且迂者乎?嗟乎!使吾之说而不愚不迂,又何以自异于今之学者?故书此以自勉。注渐摩:渐仁摩义,即以仁惠浸润着,以节义砥砺着。剽贼:窃取别人的陈言。剿说:窃取别人的言论而为己说。则:效法。21. 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以 B.乃 C.其 D.于22.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提出治生不能急于治田亩的观点

6、,列举生活常识,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 B.提出治生不能急于治田亩的观点,从耕种之劳和收获之大两方面来阐述。 C.提出治生要以田亩为本的观点,以治田亩者轻松贸易百货的事实来阐述。 D.提出治生要以田亩为本的观点,以百货所得都必源于田亩的事实来阐述。23. 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学不能只是学习古人而忽视自己的能力。 B.为学如果不随意地经营就能很快地有收获。 C.为学要学古人是如何避免“剽贼、舛互”的。 D.为学应该多学古人而不可马虎、急于求成。24. 分析第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4分)25. 分析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19. (1分)A 20. (2分)A

7、21. (3分)D24.(4分)答案示例:第段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作者以治田亩喻为学,论证了为学要耐心学习古人佳作的观点;又以耐心学习古人佳作的效果与不这么做的后果作对比,论证了耐心学习古人佳作的重要性。评分说明:论证方法2分;分析2分。25.(3分)答案示例:第段画线句进一步指出了上文所述不致力于效法古人而只想随意治学、寻求捷径的行为的不当之处,引出下文对今之学者不重视效法古人的时代学风的批判,而引用礼记进行论述的做法以实际行动支持了自己的主张:为学要耐心师法古人。评分说明:“进一步指出了上文所述不致力于效法古人而只想草率经营、寻求捷径的行为的不当之处”、“引出下文对今之学者不重视

8、效法古人的时代学风的批判”、“而引用礼记进行论述的做法以实际行动支持了自己的主张:为学要耐心师法古人”为3个点,1点1分。【崇明县】钵山余霞阁记(清)梅曾亮江宁城,山得其半。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曰“余霞”,因所见而名之 。俯视,花木皆环拱升降;草径曲折可念;行人若飞鸟度柯叶上。西面城,淮水萦之。江自西而东,青黄分明,界画天地。又若大圆镜,平置林表,莫愁湖也。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上浮市声,近寂而远闻。甲戌春,子静觞同人于其上,众景毕观,高言愈张。子静曰:“文章之事,如山出云,江河之下水

9、,非凿石而引之,决版而导之者也,故善为文者有所待。”曾亮曰:“文在天地,如云物烟景焉,一俯仰之间,而遁乎万里之外,故善为文者,无失其机。”管君异之曰:“陶子之论高矣,后说者,如斯阁亦有当焉。”遂之为书记。2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A乎B也C与D者22第段中作者认为“惟西城钵山”“便于人而适于野”的原因是 。(2分)23请结合全句内容,赏析第段画线句把“行人”比作“飞鸟”的表达效果。(4分)24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写文章就像是山峰之中云雾缭绕、江河的下游之水汇聚。B“凿石而引之,决版而导之者”喻指写作中的“有所待”。C为文需要顺其自然,不必刻意为之,待有情

10、感意趣即可。D“善为文者有所待”一句包含作者对同游者为文的批判。25本文“写景”与“论文”有机融合,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21.B22.群山环绕之,居高临下而有野趣;离民居不远,有炊烟市声。23.本句描写内容为俯视以及远视角度(1分),花木环绕山峰高下起伏,山间草径曲折其间,故而人行其中如同飞过枝叶的鸟儿(1分)。同时,因远视,所以,视野中的人很小,在枝叶间隐约可见,恍如鸟儿穿梭其间(1分)。通过比喻的手法,写出俯视远观时刹那间的错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1分)。24.C25.文章由钵山馀霞阁写起,第二段描写“俯视”远观之景,林密山幽,人若飞鸟,秦淮河萦绕、长江自西而东

11、划分天地、莫愁湖若大圆镜,东南万屋沉沉,炊烟袅袅,连绵不断飘向天空(1分)。第三段写人们登馀霞阁因众景毕现,因此,借以论文。陶子静以为文章即如眼前之山出云、水顺流,待情致意趣而来,自然成文(1分)。梅曾亮则以“云物烟景”俄顷变化为喻,表明为文要善于捕捉灵感(1分)。由此可见,文章所写之景流动着大自然的节奏与和谐,而二子之论文也体现了自然为文的追求,可见“写景”与“论文”有机融合,水乳交融(1分)。【青浦区】送区册序(唐)韩愈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郭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

12、。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是以宾客从游之士,无所为而至。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挐舟而来。升自宾阶,仪观甚伟。坐与之语,文义卓然。庄周云:逃空虚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况如斯人者,岂易得!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与之翳嘉林,坐石矶,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岁之初吉,归拜其亲,酒壶既倾,序以识别。【注】本文作于韩愈被贬阳山县令期间。区册,人名。侔(mu):等同。无所为而至:到这里后都觉得生活枯寂无聊到了极点。挐(r)舟:划船,撑船 。逃空虚者:巡行于荒坟古墓间的人。21.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

13、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A.也 B.尔 C.矣 D.哉22.“阳山,天下之穷处也”,结合第段,具体写出“穷”之处。(3分)23.下列选项中,对于第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段主要描写了作者被贬之地偏僻荒凉的自然环境特点。 B.渲染阳山之荒僻,委婉含蓄地表达被贬至此的失意落寞。 C.“宾客从游之士,无所为而至”侧面表现作者的生活状态。 D.用阳山的荒僻来反衬区生与“我”的情谊深重且特别可贵。24. 简析第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25.联系韩愈师说,试分析作者对“李氏子蟠”和“区生”在情感态度上的异同。(4分)同: 异:对李蟠的情感是: 对区生的情感是: 【答案】:

14、21.(1分)D22.(3分)陆地上有险要的丘陵,还有虎豹出没。江流汹涌湍急,江中礁石锋利陡峭。常常发生船破人亡的事件。江边县城人员稀少,相貌异于中原人且语言不通。(一点1分,三点即可得满分)23.(3分)A24.(2分)引用庄子说巡行于荒坟古墓间的人,听到别人的脚步声就觉得欣喜(1分)来表达自己处在荒僻之所遇见区生这样的知己的欣喜。(1分)25.(4分)同:韩愈对两者都有欣赏喜爱之情。(1分) 异:韩愈对李蟠的情感态度:对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并且不受当时耻学于师的风气的影响,向我学习的行为的欣赏赞扬。(1分) 韩愈对区生的情感态度:在荒僻之地能够遇见区生主动表示愿意与我做朋友的欣喜,同时在

15、我被贬失落之时,他愿意主动与我结交并且让我忘记现实忧愁的感激。(2分)译文:阳山是天下荒僻的地方。陆地有丘陵之险,虎豹之忧。江流汹涌湍急,横于江上的大石,陡直锋利如剑戟。船在江上行驶,上下颠簸难以控制,船破人溺的事故常常发生。县城里没有居民,官署里没有县丞和县尉。江的两岸,荒草竹林之间,住着十多家小吏,都是说话像鸟叫那样难懂,相貌与中原人不同。(我)刚到阳山时,言语不通,只好在地上写字,这样之后才可以把交纳租税的事情告诉当地人,要他们遵守约定。因此,宾客和随游的读书人,(到这里后)都生活枯寂无聊到了极点。我待罪在这里,将近半年了。有个姓区的书生,向我表示愿意和我做朋友,从南海郡划船来到阳山。他

16、从西阶上堂,仪表十分壮美。坐下来和他交谈,言辞思想都不一般。庄周说:巡行于荒坟古墓间的人,听到别人的脚步声就觉得欢喜了。何况像区生这样的人,难道是容易遇到的吗?他到我的屋里,听我谈诗书仁义的道理,非常高兴,好像有志于此。(我)和他一起在美好的林木下乘凉,坐在水边的岩石上,投鱼竿钓鱼,非常高兴,好象能摒弃名利,而不厌恶贫贱的生活了。正月,区生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喝完了壶里的酒,(我)写了这篇序来记离别。【松江区】叙梅子马王程稿(明)袁宏道余论诗多异时轨,世未有好之者, 独宣城梅子与余论合。凡余所摈斥诋毁,俱一时之名公巨匠,或梅子旧师友也,梅子的然以为是。而其赞叹不容口者,皆近时墨客所不曾齿及之人

17、,梅子读其诗,又切切然痛恨知名之晚也。梅子尝语余曰:“诗道之秽,未有如今日者。其高者为格套所缚,如杀翮之鸟,欲飞不得;而其卑者,剽窃影响,若老妪之傅粉;其能独抒己见,信心而言,寄口于腕者,余所见盖无几也。往余为诗,一时骚士争推毂余,今则皆戟手詈余。余思非公莫能评者,今所著稿具在,其有以箴。”余曰:“是公诗进。昔余至吴,乡人有偕来者,饮以天池、虎丘,怒发投诸地曰:此何异水!适家人有携安化茶者,出而饮之,其人大喜,立啜四五盏。何也?人情安于所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今公出诗以示人,其怒不必诘,其喜大为可戒。惩其所誉而劝其所嗔,公之于诗也几矣。”【注】杀翮(h):翅上羽毛凋落。影响:模拟仿效。戟

18、手:用食指与中指指点,其形如戟,是一种粗鲁无礼的行为。天池、虎丘:指天池、虎丘所产之茶。22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也 B耶 C. 矣 D乎 23对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指出我与梅子合作评论诗歌,互相认可摈斥诋毁和赞叹的态度。B指出我与梅子马合作评论诗歌,共同摈斥诋毁和赞叹近时墨客。C指出我与梅子论诗的观点吻合,我认可梅子摈斥和赞叹的态度。D指出我与梅子论诗的观点吻合,梅子认可我摈斥和赞叹的态度。24第段连用两个比喻,请赏析其表达效果。(3分)25简析第段中乡人由“怒”到“喜”的原因_。(3分)26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4分)【答案】:22.(1分) C 23

19、.(2分) D24.(3分)以“杀翮之鸟”比喻受到诗歌法度格调束缚者所写诗作缺乏生机和活力,以“老妪之傅粉”比喻剽窃模仿者缺乏真意、矫揉造作的诗作。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诗坛创作的嘲讽与不满。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观点。25.(3分)因为乡人习惯饮用以往的茶叶,稍有变更,立即情绪有所波动。以乡人不辨茶味美恶来嘲讽世人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受习惯对人的影响和制约,固守常规,不知变通。(评分说明:原因2分,实质1分)26.(4分)梅子马的诗歌主张与作者相合,诗文创作必须从自己胸臆流出,抒发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即使所写的诗歌遭到时人诋毁,也希望他对自己的诗歌能做出公允评论,作者写

20、此文表达支持与鼓励。【普陀区】与宋公子牧仲书 (明) 侯方域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援其难,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仆窃见郡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今有所欲言,伏惟公子听之。仆闻之贾子曰:“诸人以太保既薨,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一如太保在日,以为克似太保者。”窃谓太保在日,乃天下贵人皆愿一当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今论者顾欲公子求而交之,以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已相远甚矣。往郡中贵达子弟固有然者,然皆以财力自雄,周旋良苦。今公子善病,体不任衣。太保清节,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也。所谓财与力者,公子自审能之乎?破其业以致

21、贫,劳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有以卿相之子,世为卿相,而不必不辱其先;有以卿相之子,乃甘为一介之士,而足以光益其祖父者。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诸人所云,亦不过仿太保在日,存其门户方幅,外似之耳,非谓公子遂真似太保为宰相也。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何也?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愿且朝夕自爱调病,病愈之后,以诸人所陈交结之财,多收古今书籍;以交结之力,闭户力学而笃行之。如此一二十年,亦不必不似太保;即不然,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决不

22、以公子甘为一介之士,遂以为不克似之也。【注】太保先公:指宋牧仲的父亲宋权,死后追封太保。22. 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公子又不以仆为 / 不肖数下交 / 质以所为文业B. 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 / 数下交 / 质以所为文业C. 公子又不以仆为 / 不肖数下交质 / 以所为文业D. 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 / 数下交质 / 以所为文业23. 第段指出“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的行为实质是 。(用文中的词回答)(2分)24. 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由太保的清廉,可以推知宋公子家境贫寒、资产微薄。B. 太保清廉守节,可想而知不可能有丰厚资产留给家人。C

23、. 为维护太保清名,自己不能资助宋公子金钱,故而道歉。D. 太保为人清高,人们体谅他,赠送宋家的都只是小礼品。25. 第段中,作者是如何论证“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的?请具体分析。(4分)26. 这封信直率而不失委婉,请对此加以赏析。(3分)【答案】:22. B23. 求24. B25. 作者先破后立。通过两类卿相之子与政治地位截然相反的荣辱名声的对比,寄寓才能操守比身份地位更为重要的告诫;接着论述结交贵人、强撑门面的不可行和不必要;最后指出守道读书既有实施基础和发展潜力,又符合太守期望,在守道读书“得其真似”和结交贵人“聊似其外”的结果对比下,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26.对于是否要结交贵

24、人,作者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直接批评这种做法“不惟不似,而固已相远甚矣”,毫不掩饰地指出宋牧仲体弱多病的缺点和门第下降的现实,运用多个反问句强调事不可为,态度鲜明。对于自己为何要写信来发表观点,则措辞委婉,敬称对方为“公子”,自谦“仆”“不肖”“窃”等,先表示感念宋权父子对自己的帮助和礼遇,再夸赞宋牧仲才气超轶,最后才引出对其发展道路的劝诫。直率处见诚挚关切,委婉处显殷殷期盼,可谓情辞恳切,推心置腹。 【宝山区】彭州圆觉禅院记北宋 苏洵人之居乎此也,其必有乐乎此也。居斯乐,不乐不居也。居而不乐,不乐而不去,为自欺且为欺天。盖君子耻食其食而无其功,耻服其服而不知其事,故居而不乐,吾有吐食、脱

25、服逃天下之讥而已耳。天之畀我以形,而使我以心驭也。今日欲适秦,明日欲适越,天下谁我御?故居而不乐,不乐而不去,是其心且不能驭其形,而况能以驭他人哉?自唐以来,天下士大夫争以排释老为言,故其徒之欲求知于吾士大夫之间者,往往自叛其师以求其容于吾。而吾士大夫亦喜其来而接之以礼。灵师、文畅之徒,饮酒食肉以自绝于其教。呜呼!归尔父子,复尔室家,而后吾许尔以叛尔师。父子之不归,室家之不复,而师之叛,是不可以一日立于天下。传曰:“人臣无外交。”故季布之忠于楚也,刘邦以为,比丁公之贰则为愈。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干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一日为予道其先师

26、平润事,与其院之所以得名者,请予为记。予佳聪之不以叛其师悦予也,故为之记曰:彭州龙兴寺僧平润讲圆觉经有奇,因以名院。院始弊不葺,润之来,始得隙地以作堂宇。凡更二僧,而至于保聪,聪又合其邻之僧屋若干于其院以成。是为记。【注】“食”、“服”:食,指俸禄;服,指官服。畀:给予。“楚”指项羽。季布是项羽部将,屡败刘邦,项羽败亡后被刘邦捉拿,但被刘邦赦免并任命官职。丁公在楚汉战争中曾抓住刘邦但私下把刘放了,后来楚败,丁公拜见刘邦以为会重用,刘邦却把他杀了并示众以警示背叛的人。2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以 B.之 C.则 D.乃22.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

27、应该随遇而安并听从自己内心的“乐”与“不乐”选择居所,但不应该随便搬迁。 B.“乐”与“不乐”在于内心而不在于居所,所以要怡情养心而不应该随便搬迁逃脱。 C.对居所“乐”与“去”的表现,反映出一个人名实表里是否统一和为政做人的态度。 D.对居所“乐”与“去”的表现,反映出“我”能否驾驭他人、天人是否和谐的境界。23. 苏洵愿意为保聪写“记”的根本原因是( )。(2分) A.保聪在京师就殷勤地求与苏洵相识,苏洵被他的诚恳感动。 B.保聪求与苏洵相识相知而没有背叛其师,且光大其师事业。 C.士大夫们从唐开始就排斥僧道,苏洵要表示与他们的不同。 D.宋朝已不像唐朝那样排斥僧道,而且保聪又为圆觉院命名

28、。24. 分析第段画线处论证方法的作用。(4分)25. 从前三段看,本文作为“院记”与一般的院、亭、楼、台的“记”相比特点突出,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答案】:21. 1分 A22. 2分 C23. 2分 B24. 4分 答案示例 划线部分用了引证和例证手法(或对比手法-例证中是对比举例)。作者引用传所说的人臣不能私下与其它诸侯结交(这句话意思对即可),来论证人臣对君主应忠心不二。然后举例:季布屡败刘邦,但因忠于主公项羽而被刘邦任命为官员;丁公私放刘邦,但对主公项羽二心而被刘邦杀害。两个例子形成对比,论证了臣子不能背叛主公,从而论证徒弟、人子不能背叛师父、父亲的观点。2

29、5. 4分答案示例 与一般的“记”在开头对建筑物的记叙描写不同,本篇“院记”是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从如何对待居所的态度写起,表明人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名实相副,由此阐述如何为官做人的大道理。这样写,一方面表明“我”写这篇“记”的严谨的态度和做人原则,另一方面交代了“我”在京城没有与保聪结交、为保聪写记的原由;而且,通过本“记”,又赞扬了保聪和他师父的品格。居于此地之乐及做人的大道理、保聪的品德,才是禅院的灵魂,这样写,突出了禅院和“记”的实质(根本)。答案示例二 本文作为“院记”开始对禅院本身却不提及,出于作者的借题发挥。本文从对居住的表现反映出人的内心和品质写起,批判了士大夫政事不为、枉费俸

30、禄的行为,更批判了他们表里不一、为国不忠的品质,表达了对投机取巧的政客的憎恶。写保聪和其师父的品性和对禅院的治理,正是照见官吏们懒政和投机的丑恶。本文主要是批判为政者的品质和对国家、政事的态度,所以从议论为官为人写起。【杨浦区】上人书王安石(北宋) (1)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2)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疑二子者,徒语人以其辞耳,作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孟

31、子曰:“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左右逢其原。”独谓孟子之云尔,非直施于文而已,然亦可托以为作文之本意。(3)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4)某学文久,数挟此说以自治。始欲书之策而传之人,其试于事者,则有待矣。其为是非耶?未能自定也。执事正人也,不阿其所好者,书杂文十篇献左右,愿赐之教,使之是非有定焉。21.可填入第(3)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

32、.盍 B.孰 C.其 D.何22.不符合作者为文主张的一项是( )(2分) A.文者,礼教治政云尔。 B.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C.以适用为本 D.疑二子者,徒语人以其辞耳23.对第(1)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言要讲求文化性,拒绝这一点,文章就无法传播。 B.语言要有文采,人们认为拒绝这一点,文章就无法传播。 C.语言要讲求文化性,但人们认为文采也是必要的。 D.语言要讲求文采,但辞藻彩饰并不是语言的第一要素。24.王安石的文章以逻辑严密著称,请结合第(3)段进行分析。(4分)25.请对作者为文的主张加以评析。(3分)【答案】:21. C22.D23.D24、第三段的第一

33、句直接提出自己的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接下来巧妙设喻,以器之有镂刻喻文之有辞,既强调了“适用”是最根本的;也指出辞的作用,只是不要将其置于首位。论述条理清晰,观点严密。25、作者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务求适用。可以同意,也可以补充。要求结合文学创作现实或者是自己的写作实践体会来分析。例:作者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务求适用。王安石这样的观点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我们看到的众多网文空有华美精致的文字,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关注,难以使人从中获益,成为真正的经典。作者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务求适用。这样的观点固然不错,但是一味追求实用,容易落入功利、实用之中,忽视了独特的性灵个性的抒发,也很难写出能唤起读者的

34、感动。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经典。【徐汇区】凌虚台记苏轼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

35、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注】扶风:宋称凤翔府,这里沿用旧称。下文的“太守”也是沿用旧称,指凤翔知府陈希亮。 祈年、橐泉:宫殿名。下文的长杨、五柞、仁寿、九成也都

36、是宫殿名。21. 填入第段方框处最贴切的虚词是( )。(2分)A. 其 B. 而 C. 所 D. 以22. 下列对文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第一段中写“以至近求最高”,点明了修建“凌虚台”的原因,即这一处能登高眺远。B. 第一段中写太守近山“而未尝知有山焉”是一种缺憾,点明了修建“凌虚台”的原因。C. 第一二段叙写筑台的缘起和经过,说明其命名为“凌虚”的原因,是文章内容的重心。D. 文末所谓“世有足恃者”指“夸世而自足”者,作者以此否定筑台的意义,卒章显志。23. 能对应“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这层意思的一项是( )。(2分)A. 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 B.

37、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C. 昔者荒草野田,岂知有凌虚台耶D. 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24. 第段提及历史上著名宫殿的作用是 。(3分)25.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含讥刺太守之意,有人则以为否。请从文中找出相关依据,说明你的看法。(4分)【答案】:21. D(2分)22. B(2分)23. D(2分,答C得1分)24. 把历史上著名宫殿的兴废与凌虚台相类比,指出凌虚台必定废毁的结果;是以实例对“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的补证,也构成下文推论人事得失的基础。(3分)25.(4分,言之成理即可)认为有讥刺意:在第一段中写筑台的缘起,加入“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两句,含有对

38、太守近山而不知山的嘲讽。太守令作文以记凌虚台之建成,苏轼则围绕兴废成毁的自然之理展开议论,指出帝王的宫殿尚且废毁,“而况于此台欤”,表明人世间值得追求的绝不是一座高台。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建台的意义,也是对太守的讥刺。否认有讥刺意:作者在第三段中展开的废兴成毁之论,是由太守命名“凌虚”而来,随势生发。由物之兴废而兼及人事之得失,再论及台之不足恃、不足夸,无一不关联“凌虚”的意脉,诠释发挥“凌虚”之意,这也是作此“记”的目的。作者这样就题发挥是勉人,也未始不是自勉,不能狭隘地以为有讥刺之意。【译文】在南山脚下建城,人们的饮食起居都应该是与山相接触的。四面的山,没有哪一座比终南山更高的;而城市当中靠近

39、山的,没有比扶风城更近的了。在离山最近的地方要看到最高的山,应该是必然能做到的事。但太守住在扶风,还不知道附近有山。虽然这对事情的好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按常理却不该这样。这就是修筑凌虚台的原因。就在凌虚台还没有修建之前,陈太守在山下自在地扶杖漫步。见到高出树林之上的山峰,山峰重重叠叠的样子正如有人在墙外行走而只看见的那人发髻一样。陈太守说:“这必然有特殊的景观。”于是派工匠在山前开凿出一个方池,用挖出的土建造一个高台,台子修到高出屋檐才停止。这样有人到了台上都恍恍忽忽不知道台的高度,而以为是山突然起伏冒出来的。陈公说:“这台叫凌虚台很合适。”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下属苏轼,让我写一篇记。苏轼回复

40、陈公说:“事物的兴盛和衰败是无法预料的。这里从前是长满荒草的野地,是被霜露覆盖的地方,是狐狸和毒蛇出没的所在。在那时,哪里知道这里会有凌虚台呢?兴盛和衰败的交替无穷无尽,那么高台会不会又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预料的。我曾试着和陈公一起登台而望,看到台东面就是当年秦穆公的祈年、橐泉两座宫殿遗址,台南面就是汉武帝的长杨、五柞两座宫殿遗址,台北面就是隋朝的仁寿宫、唐朝的九成宫遗址。回想它们一时的兴盛,宏伟奇丽,坚固而不可动摇,何止胜于凌虚台百倍而已呢!然而几百年后,想要寻找它们大概的样子,却连破瓦断墙都不复存在,已经变成了种庄稼的田亩和长满荆棘的废墟了,何况这座高台!一座高台尚且不能依靠什么求

41、得长久存在,更何况人世的得失,本就来去匆匆!如果有人想要以高台夸耀于世而自我满足,那就错了。世上确实有足以依凭的东西,但是与台的存在与否是没有关系的。”我将这些话告诉陈公后,回去写了这篇记。【金山区】荷塘诗集序(清)姚鼐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杰,道德之养,经济天下之才,舍而仅谓之一诗人,此数君子岂所甘哉?志在于为诗人而已,为之虽工,其诗则卑且小矣。余执此以衡古人之诗之高下,亦以论今天下之为诗者。使天下终无曹子建、陶渊明、李、杜、韩

42、、苏、黄之徒则已,苟有之,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适来江宁,识泾阳张君。君以累世同居义门之子,负刚劲之气,兼治烦之才,虽为一令,廿余年屡经踬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士也。而耽于诗,该事道途之闲,不辍于咏。出其诗示余,余以为君之诗,君之为人也。取君诗与比之子建、渊明、李、杜、韩、苏、黄之美,则固有不逮者,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而于今人远矣。夫诗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心手之运,贯彻万物,而尽得乎人心之所欲出。若是者,千载中数人而已。其余不能无偏:或偏于文焉,或偏于质焉。就二者而择之,愚诚短于识,以为所尚者盖在此而不在彼:惟能知为人之重于诗者,其诗重矣。张君

43、殆其伦欤!(选自惜抱轩集)【注】张君:张五典,字叙百,号荷塘,荷塘诗集的作者。义门:仁义之门,封建社会特指以孝义著称,数代同堂而和睦相处的家庭。治烦:治理政事。24填入第段方框中的虚词最恰当的是( )(1分)A.也 B.耳 C.矣 D.乎25第段和第段都提到了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直这些人,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26 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27概述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对此观点作评析。(5分)【答案】:24(1分)B25(3分)第段是为了说明这些诗人不以诗人自居,德才兼备(1分);第段是为了对比衬托张君,虽然诗歌比不上他们,但清气逸韵,见胸

44、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2分)。26(3分)运用整句散句相结合的句式,整句如“居义门之子,负刚劲之气,兼治烦之才”,散句如“虽为一令,廿余年屡经踬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士也”,突出了张五典气概超群,才能过人,20多年遭遇挫折却坚持气节,确实是奇士。(句式特点1分,表达效果2分)27(5分)主要观点:道德修养对于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知道做人要重于作诗的人,他的诗才会有力量。概述主要观点2分,评价3分,能自圆其说,有理有据。【虹口区】洞庭游记序明 文震孟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袖侣

45、,游乃益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人心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惟赵隐君凡夫仅一至。其他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雄词伟藻,直与缥缈、莫厘争高竞爽,呑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无可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然非语言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培螻;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独以两公文在,儿与五岳四渎并垂声于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旦。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相得益彰,山灵恺豫,又复如何!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注】洞庭:指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