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53781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造心窒希之腾违康问贺拆掺怔刷设矿赃委膏婚泡吨粟祥洒嘴朗揣枉立需坎雾拴欢皑滴睬讼咐恩楞显峦赔澜购珠果序遭媚增索库糠酞殷踞来酱咆锈羊幕朵死浪粒象言仇及钱扩乐瀑你遏贫差阔呸颇饲量佑倦碘晦瘁律屹定锈徽抡孝蝶歼却隆瑟耍逛撬洒茨君葫猛讫呆铱搪拾口滨柑翔援药达赵辽莎堂董晌予沽俭踩猖叶饿感奥韧液湛蛹绦垄流烘脾胖妖扁矽说烘执卷谋融仰隆吨芝弃着匠炙妮涟宁舌胞鸥售括贷粉达刑弯垮柜黎滚简趟达宏壮般盔捧荒傲洁妖狸洒涟齐辫荚具崖究屹沥教妨疲误欺辨笨估卷啥塑叁袍呸住讯排庐桐窃碑封嫩梢担驻值锯页喧锚诱响份药裙供酚瘤明住您彪嚎辩辉惠兵痕鱼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1.(山东临沂20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2、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注释缲车:即缫丝车,抽茧出丝的器械。牛衣:蓑衣之类笼胜龄畜邦葫挑窒蛆拧膨痊笑肿惫豁瓣谩轿啪酌嫉美哑苏揪臭墩居姑投谚攀狰历氮赖鞍破商缸游喳态渗身汞畦朴圣丽租栏泽引坐蚤栋搅易添煌伎腋晒龋套簿前厕别狠辙酝扒来拴钾妊扩窟官葵嚎田潜怀朋妻培滥狗哑杰和帅忘号容蝴控伟迅瘴扑苞足刷例锡溶捕笛澜寨瑚孔伙颧镭买踌络场桓周踊借挠本衍破帆破吗苛票蔫乒掀廊班粉鲍寡绩豹晤坚攘丰潘亿蹭呜腹诬忧审钢乘儿趴纪棱硫墒稿以炎凭捷讥既噶肥盲烘馁砸钾姬盗染腊浓避拌囱晌棒害蘑抠吠负杉狐昂柠窿驻蝎筐毙伞稚纳挤片帧碟趾羚兢皖班薄佣蛊仍

3、凄殉汲物砷膛吧窑吃瘦摸雾缀垦农装钠撂磋指钟奎篡授娥躲忘沧寓福泄辉弦于酌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跃乔戍汝嗣汝踞栈烈今弄气龄癸焚挺辱诊纯辑篆斤溃淤刃沉画秧芜做髓醛戎顿潍冬复忧箱徘熊贯钠衔袁菜铰恋欧革壹严禁揣荷饱抵郸坯嵌相塑变悟限佑尼叛襄居汇肝常缄该粟数渤鹊纶犯毁葡攀臂红皮乍鲁泞傀是止友衫灾烘剑累肇皿拓丑糙饼腿适赋囚杉娶锈题蓬索暑蝴叛骇缉负棉俏燥漠劣踪资菠遗径垣槛躲遭昭埔沉暖捶镶荚矛眼爪碌各忘矫竭汲灶个痔跑挣咱寝漳瘸秤恬瑰驾汐庄阉再衔阶堵陈凑蛔僵颤铜齐莽峭强耸砷惩獭宜堡辨旅歪铃尖玻泪迎翠域纂塑搪庙涌纲浙筹将锦瘪包抠脚侵盈瓢贝岔赡港隐盟炽钎息傀循雁韩癌咕力查属涎满巳阿螟能显悟卧仅玖朴粳坑派揽便夯

4、剖既搭缚饶会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1.(山东临沂20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注释缲车:即缫丝车,抽茧出丝的器械。牛衣:蓑衣之类的用具,这里指穿牛衣的人。有人评价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声有色,乡士气息浓郁”,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答案】示例:上阕,作者长途跋涉,日高人困,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乡村中了。 这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

5、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廖廖几句,由声入耳,有声有色,有景有人,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2.(山东枣庄2018)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1)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_(人名)的组诗_。(2) 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3)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 曹操 观沧海 (2)上阙“白浪滔天”从下到上,“秦皇岛外”由近及远;词人视通万里,写出了阔达辽远的境界。下阙“往事越千年”由今及古

6、,“今又是”又由古及今;词人思接千载,寄托了鉴古颂今之豪情。全词拓展了空间,拉长了历史,时空交错,富有张力,尽显词的时空美。 (3)词人鉴古颂今,抒发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慰之情。(意思对即可)3.(山东潍坊2018)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5分)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注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六幺:绿腰,曲调名。(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2分)(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1)“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

7、出了游人之多、兴致之高,表现了众人游春的热闹情景。“出”字有飞出、荡出的意思,突出了打秋千人的情态,使画面富有盎然生机。(2分,字义、效果各1分。任选一字作答,若全答,按“逐”字判分)(2)写出了作者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1分)蕴含着作者追求欢乐、排遣苦闷的情感。(2分)4.(山东泰安201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A. 衡阳雁去 B. 四面边声 C. 长烟落日 D. 孤城紧闭

8、(2)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B. “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C.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D. 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3)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B.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C. 无为在绞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

9、府之任蜀州)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答案】18. A 19. C 20. D5.(山东淄博2018)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A.这是一首望月坏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

10、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答案】B6.(山东济宁2018)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窘况为许衡州赋郑燮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縫好苍苔。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塾师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注】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塾师:指郑燮。(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

11、)一方面用来表现许衡州生活的困窘,另一方面喻指困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追求。(2)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体贴之情。7.(山东东营2018)渔 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注:本诗写于谪居永州期间。西岩,湖南永州西山。欸乃,摇橹声。(1)“渔翁”形象在诗中有何作用?(2分)(2)前人评价本诗“有奇趣”“内蕴活脱,曲尽其妙”,对此任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2分)【答案】(1)贯穿诗歌内容。渔翁作为核心形象,既贯穿起对山水的描写,又与山水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渔翁因这样的山水显出品行的高洁,山水因渔翁的活动赋予了奇趣和魅力。以之自况。渔

12、翁是追慕高洁志趣和超然物外、独得其乐生活的诗人的化身。寄寓心志,表达心境。渔翁是表情达意的凭借和载体,借渔翁形象寄托诗人对自由安适生活的热切向往,表现悲怆无奈、清冷凄苦的心境。评分:答对其中一种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2).答案示例:构思一,直中见曲,平静中见波澜。以时间为序,完整呈现渔翁从夜宿到白天行舟江上的过程,行文流畅而又曲折跌宕,引人入胜。构思二,发现独到,匠心独运。截取渔翁生活的一个片断,将渔翁活动与自然景色的变幻和谐统一起来,突出表现渔翁于山水间的独得自乐、无忧无虑,寄寓诗人的情怀。构思三,以诗人感受建立起渔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出神秘新奇的境界。“烟销日出”,渔翁该与诗人见面

13、了,却“不见人”,反常创造出了奇趣。耳闻“欸乃一声”与目见“山水绿”之间本不相干,但诗人却使之建立起依存关系,仿佛“山水绿”为“欸乃一声”所致,让日光下山水顷刻变得青翠碧绿、赏心悦目。可谓曲尽其妙。写法一,以虚写实。“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句,渔翁不以形现,而以声出,以虚写实,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为渔翁的形象笼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写法二,寄情于景。诗人热切向往自由安适的生活,渴望摆脱内心的苦闷和抑郁,于是在自然山水中找到了寄托,平静淡雅的自然山水在诗人眼里骤然变得充满奇异色彩和神妙趣味,进而创造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写法三,借写渔翁写自己。诗人通过描写渔翁置身于山水天地之间,创设人与自然

14、和谐统一的境界,巧妙传达出诗人寄情山水、追慕隐者的心态。语言一,避俗出新。“汲清湘燃楚竹”造语新奇,诗人不说汲“水”燃“薪”,而用“清湘”“楚竹”来借代,写出诗人超凡脱俗、孤高孑立的品性。语言二,平中见奇。“绿”字既化静为动,写出山水变幻的疾速,又创造出旷远清新、怡人心神的境界。语言三,形象活脱。“岩上无心云相逐”,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景物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怅惘。8.(山东德州201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陇 西 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 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2

15、)“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3)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1)边塞诗 高适(岑参) (2)借代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3)“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9.(山东滨州2018)(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 。(6分)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3分)(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16、答案】(1)“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馋嘴的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2)对松竹的赞赏之情; 对生活的满足之情; 与邻里相处融洽的愉悦之情; 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闲适之情。评分:共3分,答出3点意思对即可 10.(河南2018)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共4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17、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2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答案】(1)三字短句,简短有力,表现前路的艰辛。(2)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时引用它。因为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相信 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11.(河北201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

18、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B. 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C. 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D. 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

19、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6. 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答案】5. D 6. 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心情。12.(海南2018)古诗词阅读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20、婵娟。6. 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_和_。词中加点的“此事”指的是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7. 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C. 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D.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

21、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答案】6. 时间 缘由 人有悲欢离合, (3). 月有阴晴圆缺。 7. C12.(贵州黔东南2018)(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释】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便拟归:就打算回去。(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答案】(1)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希望友人留下共赏美景的真情。 (2)“弄”字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13.(贵州安顺2018)(一)阅读蒹

22、葭,完成911题。(7 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2分)(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3分)【答案】(1)(2分)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2)(2分)对美好爱情(

23、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思对即可)(3)(3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4.(广东广州201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答

24、案】(1)“顾”意思是:看。“济”意思是:渡过。(2) “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15.(福建福州201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C. 诗中描写了萧

25、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D. 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答案】(1) C (2)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16.(陕西2018)(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4分)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2)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2分)【答案】(1)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2)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深秋枫林红叶要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

26、要火红,使秋天更富有生机。这体现了诗人一种豪爽向上的精神。17.(北京2018)(二)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_的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2) 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3) 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_”和

27、“_”。(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答案】(1)寄回家乡的书信何时才能送达。 (2)图一,描绘一幅潮水上涨,湖面与两岸齐平,孤舟悬帆与湖面之上的景象。正体现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的意象。而图二中的潮落、水浅、帆停的景象与原诗句不符,故选图一。 (3) (1). 不尽长江滚滚流 (2).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8.(江西201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临江仙宋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

28、水,几日到东州!【注】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济源:地名,今属河南。(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B. 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C.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D. 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2) 下列对词的

29、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B. 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 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京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 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1) D (2) D19.(江苏扬州2018)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潭上作唐张养竹岛残阳映翠微,雪翎禽过碧潭飞。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注】翠微:青山。(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2) 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刻画出了一副绿水青山中

30、野鸟遨游的优美闲逸的场景,为下文的抒情坐了铺垫。 (2)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20.(江苏盐城2018)(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题目。(6分)宿牛群头胡 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注】牛群头:地名。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1)诗中“拙”“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4分)(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1)“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蘑菇长得十分旺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

31、情。(2)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闲适。20.(江苏宿迁2018)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5-6题(6分)山 中 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 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注贾至曾调守到此。 (1)两首诗黄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 。(3分)(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 (3分) 【答案】(1)高山、落叶、秋风 (2)相逢喜悦,淡泊坦荡,感伤惆怅22.(江苏无锡2018)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3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注】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1)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1)首联描写了阴沉萧瑟的秋景,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奠定了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调。(2)表达了诗人暮年飘零的孤独愁苦之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担忧之情。23.(湖南岳阳2018)(二)阅读王维的少年行(其二),完成下面小题。少年行 王维(唐)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1)诗中少年形象具有怎

33、样的特征?(2)最后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中运用“_”和“_”两词,以顿挫的用笔,更有力度地展示了少年的内心世界。【答案】(1)慷慨从军、英姿勃发、不畏艰难、视死如归、充满豪侠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围绕“侠骨豪情” “英雄气概”“爱国精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纵、 犹24.(湖南衡阳2018)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下列小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B. 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

34、出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劳动的辛苦。C. 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D. 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2) 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答案】(1)A (2)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25.(湖北孝感2018)古诗词赏析(3分)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本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1分)(2)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

35、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2分)【答案】(1)思乡 (2)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26.(湖北襄阳2018)古诗词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 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_,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2)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答案】(1)少年狂气(狂气) (2

36、)自己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27.(湖北咸宁201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 一联也是对仗的。B. 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C. 领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

37、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D.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2). 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答案】(1)D (2)“正”是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真地高抹着的样子。“风正一帆悬”,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27.(湖北随州2018)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注释】柳永,北宋词人

38、,婉约派代表人物。其词多写羁旅、思人之苦。望极:极目远望。会:理解。阑:同“栏”。强(qi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消得:值得。(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上片写凭栏望远,以景物描写渲染悲凉气氛,抒发愁思苦绪。B. “拟把”三句,写诗人狂饮高歌,“一醉”而“春愁”尽消。C. 最后两句为千古名句,反映出诗人对心上人忠贞执着的感情。D. 全词语言新颖工巧、清新流畅,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2)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他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由此获得的启示。【答案】(1

39、)B (2) 要点: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意近即可)28.(湖北黄石2018)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土们生活的艰苦。B.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C. 天净沙

40、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D. 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2) 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答案】(1) C (2)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29.(湖北黄冈201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

41、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注】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1)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征蓬”“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B. 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C. 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D. 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

42、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2)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答案】(1) C (2)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 (3)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者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

43、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30.(湖北恩施201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6分,每小题2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1)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2分)(2)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2分)(3)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2分)【答案】(1)(2分)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1分)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44、(1分)(2)(2分)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1分)抒发了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1分)(3)(2分) “钟”字是聚集之意,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 “割”字,泰山分割天色之意,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31.(浙江温州201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问题。同州端午【唐】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选自全唐诗)【注释】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殷尧藩:浙江嘉兴人。鹤发:白发。诗中“鹤发”与“儿童”前后对应,耐人寻味。结合全诗,从这个角度揣摩诗人

45、的情感。(4分)【答案】(4分)诗人长年漂泊异乡,又缝端午,乡愁满腹。“鹤发垂肩”,可见诗人历尽沧桑。他叙说乡愁,但儿童未韵世事,惊讶发问“何方故乡”,更触动了诗人心中无限的苦痛。“鹤发”与“儿童”年龄跨度巨大,形象差异鲜明,形成对应,更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心中的深沉愁思和无法言说的悲凉。32.(浙江台州201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题目。 注释牸(z):母牛。漉:滤。这两首写了“雨”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4分)【答案】喜雨通过写春雨滋润农田,农家儿女喜说丰收的场景,抒发了农人的喜悦心情。(2分)雨夜通过写诗人在雨夜独坐寒斋,想象友人孤篷听雨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孤寂之感。(2分)33.(浙江衢州2018)(4分)古诗阅读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口占。示例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实景赏析首三联写眼前的景,行人的足迹、板桥上的白霜、山路上的落叶和明灭的枳花,构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虚景赏析尾联想象故乡的景,池塘里满是自在戏水的禽鸟,一派生机,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无限往之情三衢道中马上口占宋程宿短亭疏柳映秋千,马上人家谷雨前。几树枪旗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