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传说、寓言两则、乐的王子(剧本).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539376 上传时间:2021-03-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的传说、寓言两则、乐的王子(剧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阳节的传说、寓言两则、乐的王子(剧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阳节的传说、寓言两则、乐的王子(剧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阳节的传说、寓言两则、乐的王子(剧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阳节的传说、寓言两则、乐的王子(剧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阳节的传说、寓言两则、乐的王子(剧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的传说、寓言两则、乐的王子(剧本).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阳节的传说、寓言两则、乐的王子(剧本)29 重阳节的传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教学时间: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学习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现在哪位同学能背诵,并告诉大家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板

2、书:重阳节的传说( 二 )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第 1页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 ,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学生三读课文 (指名读或开火车读) ,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学生四读课文(默读) ,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指导认字和写字(1) 出示本课的生字。(2)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3) 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交流“妻、拜、瓶、侵

3、、袭”这 5 个字的写法。(4) 学生练习写 5 个生字、 3 个词语;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四 ) 、语文实践活动:调查访问: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五 ) 、作业写生字抄词 , 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第 2页默读课文 , 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板书:拜师学艺斩妖除魔纪念桓景(二)、深入研读1. 指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哪一句话概括了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出示: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2. 默读第四自然段:还能从哪里看出桓景下定决心要为民除害?结合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内容。出示:“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

4、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能否把桓景怎样勤学苦练的补充具体?3. 过渡:桓景一心为民除害,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又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4. 学习第二部分,思考题:桓景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交流汇报,理解重点:第 3页( 1)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让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

5、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2)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三)、总结课文(四)、作业1、把重阳节的传说讲给家长或别的小朋友听。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课本中的民间故故事。30 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认识五个生字,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了解故事内容。2、读懂故事,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教学时间: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掩耳盗铃教学过程:第 4页一、复习导入:1、指名讲学过

6、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亡羊补牢2、板书课题:掩耳盗铃二、释题掩耳:捂住耳朵。盗:偷。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别人的铃铛。三、理解课文内容。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插图板书“想偷铃铛”。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议仪。1)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是想出一个什么办法去偷铃铛的?(结合插图板书“掩住耳朵”)2)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3)那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怎样了?(结合插图板书“被人发觉”)3、小结:结果当然会被别人发现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己听不见,别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哪个偷铃铛的人只

7、是自己欺骗自己。4、用一个成语说说偷铃人的行为。(自欺欺人)四、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想欺骗别人,结果只是欺骗了自己的人,所以说是自欺欺人。五、指导学生复述这个故事。第 5页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守株待兔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步解题谁能把题目读一读?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了。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3、再次解题:你们都已读了课文,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课题是什么意思了吗?4、质疑:根据这个课题,你能提几个问题吗?板书:怎么等?等的结果?三、深读课文,明白寓意1、种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结果呢?板书:庄稼全完野兔没来2、

8、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划下来。3、理解句子:从此他丢掉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看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预设:a、丢掉了锄头可以知道他没有到田里去锄过草,没有到田第 6页里去挖过地。b、你是怎么理解整天在树桩旁等着这句话的?你们看,早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他已经坐在树桩旁等了;中午,太阳高照,他没回家休息,还是坐着等;傍晚,太阳已经下山了,他仍旧在等,从早到晚,他一直都在等。( 3)朗读指导:( 4)小结: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也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3、学到这

9、儿,你明白了什么?板书预: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四、说说身边的人和事1、其实像种田人一样,因为一次碰到好运气,就想永远靠碰运气过日子的人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你能说一说吗?2、学生畅所欲言。31 乐的王子(剧本)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由组合,分角色演一演这个童话剧本。教学重点: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教学难点:对童话内容的理解。教学时间: 1 课时第 7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预习情况。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3、出示生字。4、开火车读生字,组词。5、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三、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四、学习课文。1、指名分段读课文。2、出示学习提纲:( 1)你知道人们为什么称他为快乐王子吗?( 2)快乐王子究竟帮助了哪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又是怎样帮助的?( 3)你喜欢小燕子吗?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4)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谈谈你的体会。3 反馈学习情况。第 8页4 读完你全文,你是怎么想的?5 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启发?五、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把这个童话剧本演一演。第 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