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教学ppt.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40922 上传时间:2021-03-0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5.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醉花阴教学ppt.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她是诗国天空中的孤鸿,无人读懂她的爱恨情仇; 她是文山苍松下的幽兰,无人能解她的粉泪黛眉; 她是透着哀怨、散着清香的丁香,摇曳在千年前的南国。,醉花阴,李清照,朗读课文,走近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走近李清照,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

2、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

3、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字词注解,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全文翻译,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

4、更加消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

5、”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美景呢?,“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黄花”即菊花,菊花在外形上淡雅清瘦,历来是君子之花,酷似作者清雅的品格;同时帘外“瘦”菊与作者体态相近,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因相思而日渐消瘦的体态。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情感上,词人因愁而瘦,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思念之情,刻骨铭心,形销骨立。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巧妙结合,相映成辉 李清照用清丽的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浓的思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忧愁而美丽的画面。而这种愁情,能穿透时空,引起每一个人内心的共鸣。此悲此情,令人不禁叹惋!,尝试背诵课文,半生漂泊,两处相思,黄昏细雨湿梧桐。 一怀才思,千般情愁,夜半东风卷帘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