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三二轮实验专题有机化学实验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42620 上传时间:2021-03-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高三二轮实验专题有机化学实验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高三二轮实验专题有机化学实验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高三二轮实验专题有机化学实验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北、高三二轮实验专题有机化学实验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北、高三二轮实验专题有机化学实验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高三二轮实验专题有机化学实验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高三二轮实验专题有机化学实验专题训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有机化学实验探究ABCD1、乙酸乙酯是无色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沸点 77.2 ,实验室某次制取它用冰醋酸14.3mL,95%乙醇 23mL.还用到浓硫酸、 饱和碳酸钠以及极易与乙醇结合成六水合物的氯化钙溶液。主要仪器如图所示:(烧杯、夹持装置、温度计已略去)实验步骤是:先向 A 中蒸馏烧瓶注入少量乙醇和所用到浓硫酸后摇匀,再将剩下的所有乙醇和冰醋酸注入分液漏斗里待用。这时分液漏斗里两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比约为57。加热油浴保温约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缓滴入蒸馏烧瓶里,调节加料速度使蒸出酯的速度与进料速度大体相等,直到加料完成。保持油浴温度一段时间,至不再有液体流出后,停止加热。( 2)选用装置 D

2、 做苯的硝化实验, D 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取下 B 的锥型瓶,将一定量饱和Na2 CO3溶液分批少量多次地加到馏出液里,边加边摇荡,3、 1.1,2 -, 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 密度 2.18 g cm -3,至无气泡产生为止。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沸点将的液体混合物分液,弃取水层。131.4 , 熔点9.79 , 不溶于水 , 易溶于醇、 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 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用饱和 CaCl2 溶液(适量)加入到分液漏斗中,摇荡一段时间后静置,放出水层(废液)。分液漏斗里到的是初步提纯的乙酸乙酯粗品。试回答:( 1)实验中硫酸的主要作用是;( 2)用过量乙醇的主要目

3、的是;( 3)用饱和 Na2 CO3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如果用 NaOH浓溶液代替Na2 CO3将引起的后果是。( 4)用饱和CaCl2 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 5)为什么操作要使加料与馏出的速度大致相等。( 6)在所示的粗酯里还有的杂质是。( 7)中锥型瓶为什么要用长导管把蒸汽送出室外。2、 A-D 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 1)请从 - 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A -C 下的空格中(多选要倒扣分) 。酒精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苯跟溴的取代反应;石油分馏实验;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测

4、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置制备 1,2-二溴乙烷 . 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 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 试管 d 中装有液溴( 表面覆盖少量水). 填写下列空白:(1) 写出本题中制备1,2- 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2) 安全瓶 b 可以防止倒吸, 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 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 b 中的现象。(3) 容器 c 中 NaOH溶液的作用是。(4) 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 , 使用一定量的液溴 , 当溴全部褪色时 , 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 , 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 .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 , 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4、 .

5、 某液态卤代烷 RX(R是烷基, X 是某种卤素原子 ) 的密度是 a g cm-3 。该 RX可以跟稀碱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ROH(能跟水互溶)和 HX。为了测定 RX的分子量,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准确量取该卤代烷b mL,放入锥形瓶中。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塞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入稀硝酸酸化,滴入过量的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固体c g 。回答问题:第 1页(1) 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_ 。(2) 步骤中,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沉淀上吸附的_离子。(3) 该卤代烷中所含卤素的名称是 _,判断的依据是 _

6、。(4) 该卤代烷的分子量是 _(列出算式) 。(5) 如果在步聚中,加HNO的量不足,没有将溶液酸化,则步骤中测得的c 值(填下列选项3代码) _ 。A偏大B.偏小C.不变D.大小不定5、 1 ,2,3,4- 四氢化萘的结构简式是分子式是 C10H1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有刺激性气味,沸点 207,不溶于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它与液溴发生反应:C10 H12 4Br2FeC10H8Br 4 4HBr, 生成的四溴化萘常温下为固态,不溶于水。有人用四氢化萘、液溴、蒸馏水和纯铁粉为原料,制备少量饱和氢溴酸溶液;实验步骤如下:按一定质量比把四氢化萘和水加入适当的容器中,加入少量纯铁粉慢慢滴入液溴

7、,不断搅拌,直到反应完全。取下反应容器,补充少量四氢化萘直到溶液颜色消失。过滤,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分液,得到的“水层”即氢溴酸溶液。回答下列问题:(A) 下列示意图中的装置,适合步骤和操作的是_ 。ABCD( B)步骤中如何判断“反应完全” _。( C)步骤中补充少量四氢化萘的目的是_ 。( D)步骤中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 。( E)已知在实验条件下,饱和氢溴酸水溶液中氢溴酸的质量分数是66%,如果溴化反应进行完全,则步骤中四氢化萘和水的质量比约是1: _(保留小数点后1 位。)6、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右图装置I 进行如下实验: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做催

8、化剂,3 5 分钟后发现滴有AgNO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A)装置 I 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_ 。中离子方程式为 _ 。( B)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_ 。( C)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_ ,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 _试剂洗涤。洗涤分离粗产品应使用的最主要仪器是 _。检验产物已纯净的方法是 _。( D)甲做实验时,乙观察到烧瓶中液体沸腾并有红棕色气体从导管口逸出,提出必须先除去红棕色气体,才能验证锥形瓶中的产物。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原因是_ 。该红棕色气体会干扰反应产物的验证,请说明干扰的原因并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E)乙同学设计右图所示装置

9、,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是: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a 的作用是 _ 。b 中的试剂是 _ 。比较两套装置,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 。7、 . 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 溴丁烷的反应如下:NaBr+H2 SO4HBr+NaHSO4R-OH+HBrR-Br+H2 O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 被浓硫酸氧化为 Br 2 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溴乙烷正丁醇1- 溴丁烷密度/g cm -30 78931 46040 80981 2758沸点/ 78 538 4117 21016请回答下列

10、问题:( 1)溴乙烷和 1- 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填字母)a圆底烧瓶b 量筒 c 锥形瓶d 布氏漏斗第 2页(2)溴代烃的水溶性(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原因是(3)将 1- 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起目的是。(填字母)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b减少 Br 2 的生成c减少 HBr 的挥发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 ,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填字母)a NaI b NaOH cNaHSO3 d KCl(6)在制备溴乙烷

11、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8、正丁醚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反应和主要实验装置如下:,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将 6 mL 浓硫酸和 37 g 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 中,并加几粒沸石。加热 A 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 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分离提纯:待 A 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 70 mL 水的温度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粗产物依次用 40 mL 水、 20 mL NaOH溶液和 40 mL 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 3g 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将上述处理过的

12、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1 g 。请回答:( 1)步骤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应先加。( 2)加热 A 前,需先从(填“ a”或“ b”)口向 B 中通入水。( 3)步骤的目的是初步洗去,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填“上”或“下” )口倒出。( 4)步骤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 5)步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A 100B 117C135 D 142( 6)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7)本实验

13、中,正丁醚的产率为(精确到 1%)。9、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 部分装置省略 ) 如下: /OOHO OCCH 2FeCl 3CC 2FeCl 2 2HCl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加热煮沸, 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 70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重结晶过程: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 a_,b_。( 2)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_。A缓慢冷却溶液B溶液浓度较高C

14、溶质溶解度较小D缓慢蒸发溶剂如果溶液中发生过饱和现象,可采用_等方法促进晶体析出。( 3)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 _(填“大于”或“小于”)布氏漏斗内径,将全部小孔盖住。烧杯中的二苯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A无水乙醇B饱和 NaCl 溶液C 70乙醇水溶液D滤液( 4)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哪一步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_。( 5)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 ( 原理和操作与纸层析类同 ) 跟踪反应进程,分别在反应开始、回流 15min 、 30min、45min 和 60min 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

15、展开后的斑点如图所示。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是_。A 15minB 30minC 45minD 60min反应开始15min30min45min60min10、2019浙江理综化学卷28过碳酸钠第 3页( 2Na2CO33H2 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已知:主反应2Na2CO3 (aq) + 3H2O2 (aq)2Na 2 CO3 3H2 O2 (s)H 0副反应 2H 2 O2= 2H 2O + O 2滴定反应 6KMnO + 5(2Na CO 3H O) +19H SO4232224= 3K 2 SO +

16、6MnSO +10Na SO + 10CO + 15O2 + 34H2O4424250 C时 2Na2CO 3H O (s)开始分解322(1)图中支管的作用是。(2)步骤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措施有、和。(3)在滤液 X中加入适量 NaCl固体或无水乙醇,均可析出过碳酸钠,原因是。(4)步骤中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5)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过碳酸钠分解的有。A Fe2 O3B CuOC Na2SiO 3D MgSO4(6)准确称取 0.2019g 过碳酸钠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 50 mL 蒸馏水溶解,再加 50 mL 2.0molL-1 H2 SO4,用 2.000 10 -2

17、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0.00 mL ,则产品中H2 O2 的质量分数为有机化学实验探究答案1. 【解析】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并对书中的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进行了改进。此类考题是以后考试的方向,应重视。该类考题特点是形变但原理不变,应用反应原理即可解题。【答案】(1)实验中硫酸的主要作用是催化作用和吸水作用;( 2)用过量乙醇的主要目的是使酯化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 3)用饱和 Na2CO3 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除去乙酸。如果用NaOH浓溶液代替Na2CO3,则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而使实验失败。( 4)用饱和 CaCl2 溶液洗涤粗

18、酯的目的是除去乙醇。( 5)让产生的乙酸乙酯及时蒸馏出来。( 6)粗酯里还有的杂质是水。 (7)让实验中产生的SO2 等有毒气体排出室外,也有利于乙酸乙酯等液体流入锥形瓶,并使锥形瓶中的压强内外一致。2. 【解析】 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即可解题。制乙烯时测定的是反应混合物的温度,故应用A 装置。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和石油分馏均为分馏实验,测定的是蒸汽的温度,故应用B 装置。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测定溶液的温度 , 故应选用C装置。【答案】(1) A B C ( 2)减少苯的挥发(或答起冷凝器作用)3、 1.(1)(2)b 中水面会下降, 玻璃管中的水面会上升, 甚至溢出。(3) 除去乙烯

19、中带出的酸性气体或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4) 乙烯发生 ( 或通过液溴 ) 速度过快 实验过程中 , 乙烯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 170( 或写“控温不当”也可以 ) 。+4、 (1) 防止卤代烷挥发(或答冷疑)(2)Ag ,Na 和 NO3 (3) 氯;得到的卤化银沉淀是白色的(4)(5)A 5 、( A)D(B)加少量液溴看颜色是否褪去(C)消耗步中加入的溴( D)C10H8Br 4( E)四氢化萘和水的质量比约是1: 1.36、(1);Ag+Br - =AgBr第 4页( 2)导气,冷凝回流 (3) ,稀 NaOH溶液,蒸馏水。分液漏斗。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液,加入稀 HNO3,再加

20、入 AgNO3溶液,溶液不浑浊说明产品已洗净。( 4)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和白粉加入的量不适当,会使液溴挥发。挥发的液溴溶于水,生成HBr,与 AgNO3反应生成 AgBr 沉淀,因而无法确定 HBr 是否是苯与 Br2 取代反应的产物。 Br2 +H2 O=HBr+HBrOHBr+AgNO3=AgBr+HNO3 ( 5) a 是安全瓶,防止倒吸,b 中度剂是苯或四氯化碳。装置的优点控制反应进行防止倒吸排除液溴的干扰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环境。7、答案:( 1)d (2)小于;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3)下层( 4) abc( 5) c (6)平衡向生成溴乙烷

21、的方向移动(或反应向右移动)8、( 1)正丁醇(2) b ( 3)浓硫酸上( 4)洗去有机层中残留的NaOH及中和反应生成的盐() D()正丁醇水()9、【解析】这是一道实验题,试题选择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取二苯基乙二酮的为素材,给出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 部分装置省略) 以及重结晶过程,要求写出装置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探讨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时,一般情况下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出现过饱和现象时,可采用哪些方法促进晶体析出;抽滤操作,晶体转移、洗涤时应注意的事项和试剂的选择等。最后采用薄层色谱跟踪反应进程,探求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在解答这道实验题的过程中会发现:假

22、如没有做过与此类似的纸层析实验,回答问题时,在一些实验操作细节上会出错,特别是在回答第(4)、(5)问时,更是无从下手。这个试题有效地区分了动手做实验与不做实验的差异,引导学生认识必须去做实验才能会真正领悟实验的诸多细节 装置图中的两种玻璃仪器分别为三颈烧瓶和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 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或溶液冷却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小;反之,可得到较大的晶体颗粒。所以,A缓慢冷却溶液; D缓慢蒸发溶剂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振荡容器,用玻璃棒搅动或轻轻地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体(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

23、 减压过滤也称抽滤或吸滤。抽滤时所用的滤纸应略小于布氏漏斗内径,能将布氏漏斗上全部小孔盖住。将烧杯中的二苯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目的是为了用减少晶体的损失。所以选择冲洗的液体应该是不会使晶体溶解损失,又不会带入杂质的。选择用滤液来物冲洗的液体是最好的,这是因为滤液是饱和溶液,冲洗时不会使二苯基乙二酮晶体晶体溶解,同时又不会带入杂质。 重结晶过程: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其中活性炭脱色可以除去有色杂质,趁热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冷却结晶,抽滤可以除去可溶性杂质。 对照图上的斑点分析,可以知道

24、,反应开始时图上的斑点是反应物,由此可推知, 回流 15min、30min、时的图上,下面的斑点为反应物,上面的斑点为生成物,45min 时则图上的斑点是生成物,而反应物基本上无剩余。因此,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是45min 。【答案】(1)三颈烧瓶;(球形 ) 冷凝管。( 2) AD;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或加入晶种。( 3)小于; D。( 4)趁热过滤。( 5) C。10、解析:( 1)恒压滴液漏斗一般用于封闭体系,恒压滴液漏斗的支管是为了使反应体系的压力不会由于滴加液体而增加。如果没有支管,反应体系只有一个口的话,不断加液体就会造成反应体系压力增加,会使液体滴不下来。所以支管的作用

25、是平衡压强。( 2)由于 50 C时, 2Na2CO33H2 O2 (s) 开始分解,所以步骤(控温反应)的关键是控制温度,由于主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控制温度的措施有:采用冷水浴、不断搅拌使反应产生的热量快速地散去,缓慢地滴加 H2O2溶液,使反应缓慢进行、缓慢放热。( 3)滤液 X主要是过碳酸钠溶液,加入固体 NaCl(电解质)或无水乙醇,能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使过碳酸钠析出(盐析作用或醇析作用) 。( 4)步骤是洗涤,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冲洗去固体表面的水分,有利于干燥,可以防止产品溶解,降低产率。( 5)Fe2O3、CuO是 H2O2 分解的催化剂, 分析过碳酸钠的组成2

26、Na2 CO3H O,可以推知 Fe O、CuO32223它们也会引起过碳酸钠分解。第 5页(6)根据关系式:6KMnO 45(2Na2 CO3H O)3226mol5mol(2.000 10-2 molL-1 30.00 mL10 -3 L/Ml )nn (2Na2CO3H O) = 0.0005mol322m (2Na CO3H2O) = 0.0005mol314g/mol = 0.517g232答案: (14 分 ) ( 1)平衡 (2)冷水浴磁力 拌 慢滴加 H2O2 溶液( 3)降低 品的溶解度( 析作用或醇析作用)( 4)洗去水份,利于干燥(5) AB( 6) 25.50 % (

27、或0.2550 )1. 漏 斗 ( 想 一想 它 们 各 自的 用 途 )2. 滴液漏斗滴液漏斗的用途:适用于制 气体装置中,作逐滴 量加液,保 气体反 慢持 地 行。3. 恒 滴液漏斗 恒 分液漏斗可以保 内部 不 ,一是可以防止倒吸,二是可以使漏斗内液体 利流下,三是减小增加的液体 气体 的影响,从而在 量气体体 更加准确。恒 滴液漏斗( 1)是普通化学 室里最常用的玻璃 器之一, 它通常用于 加液体 或溶液以控制反 的正常 行. 特 是当反 体系中有气体参与反 或有气体生成 , 它能保持体系 力的平衡, 定生成气体体 ,减少 差4. 抽 装置(减 装置):布氏漏斗,抽 瓶,真空 (想一想

28、:抽 、趁 、 的不同之 ?)抽 ( 上是减 )速度比 快,而且 底,得到的沉淀比 干燥!当然,如果想快速 得 液,也可以用抽 。如果 渣易被氧化 用抽 。 液冷却 会有晶体析出的 用 过 ,防止晶体析出。 液和 渣没特殊要求 可用 (即常 )。趁 目的:防止因冷却 致其它晶体析出。 一般不用玻璃棒引流,以免加速降温;接受 液的容器内壁不要 漏斗 ,以免 液迅速冷却析出晶体,堵塞漏斗口。【注意】 之后一般要 行沉淀的洗 ,用酒精洗 晶体,好 是什么呢?减少晶体溶解 ; 得到 干燥的沉淀5. 分水器 的作用是把反 生的水从反 体系中分离开来,也就是降低 物的 度使得平衡反 向右 移 ,从而提高反

29、 的 量。要求反 物或溶 和水是不互溶的,而且密度 是比水小的, 在分水器里水就能和反 物或溶 分 ,上 的反 物或溶 又能 流回反 体系 反 ,而在下 的水就可以从反 体系里分离开来了。 水 就是能 和水作用 生共沸物使得水更易被蒸出的物 。制 乙酸乙 不可以用分水器,因 反 物、 物和水都是互溶的无法分开来。只要和乙酸乙 一起蒸出就,再用 干燥 就可以除去了。下面的 :帮你了解抽 , 了解而已,不做要求一水硫酸四氨合 ()的化学式 Cu(NH3 ) 4SO4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 中 体。某学 小 在 室以氧化 主要原料合成 物 , 的合成路 第 6页为:Cu(NH3) 4 SO4H2O

30、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解离)过程:Cu(NH) SO HO Cu(NH2+2+HOCu(NH)2+2+) +SO34Cu +4NH344234423( NH4)2 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Cu(NH 3 ) 4 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下:(1)方案 1 的实验步骤为:a. 加热蒸发b.冷却结晶c.抽滤d.洗涤e.干燥步骤 C的抽滤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抽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抽滤时,应先,然后。该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得到的产物晶体事往往含有杂质,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2)方案 2 的实验步骤为:a. 向溶液 C加入适量,b.

31、,c.洗涤, d.干燥。请在上述空格内填写合适的试剂或操作名称。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步骤c 的洗涤液是。A. 乙醇B.蒸馏水C.乙醇和水的混合液D. 饱和硫酸钠溶液步骤 d 不宜采用加热干燥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10、( 1)布氏漏斗的瓶口斜面未朝向抽滤瓶的支管口断开连接安全瓶与抽气装置间的橡皮管,关闭抽气装置中的水龙头Cu(OH)2 或 Cu2 (OH)2SO4加热蒸发过程中NH挥发,使反应 Cu(NH ) 4 2+2+2+Cu +4NH平衡往右移动,且 Cu 发生水解。333( 2)乙醇抽滤(或减压过滤、 吸滤)C加热易使 Cu(NH3) 4 SO4HO分解(失2H2O、失 NH3)( 3)第 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