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中书院校长班讲老子上.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55436 上传时间:2021-03-0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奠中书院校长班讲老子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奠中书院校长班讲老子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奠中书院校长班讲老子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奠中书院校长班讲老子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奠中书院校长班讲老子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奠中书院校长班讲老子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奠中书院校长班讲老子上.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老子精粹谈,山西大学文学院 牛贵琥,国学为什么热,综合国力的增加之后,国民对精神家园的需求。 形成与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的要求。国家文化安全需要。西方的一套有些不合中国的国情 好些古已有之。 创新的需要。 宗教问题,国学是什么?是学,是以研究中国固有的学问,以解决中国固有的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学问。,价值观 思维方法 正偏救敝 国学就是要把民族的价值观搞清楚,运用到实际中去。传统立足社会,与时俱进。 整体性思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 重点在社会,社会中的人。,国学大师章太炎姚奠中先生,一脉相承。,章太炎的国学: 由小学入经学, 由经学入文史, 最后落脚在诸子上。,老子其人,老子是什么时代的人 老

2、子如何形成。,对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解读和考证,是认识老子首先要做的工作,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人物,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关其人和其书异说纷呈。将这些不同的观点一一列举加以辨析是不必要的,原因在于,尽管这些观点并不相同,其所依据的基本资料却都来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

3、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

4、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老子的籍贯问题,苦,音怙。厉,音赖,也写作濑。地点在现在河南省的鹿邑县。问题是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里记了四个老子,即名叫李耳的老子、春秋时孔子去见的老子、老莱子、战国时的太史儋。于是鹿邑县只能是李耳的籍贯,和其他的老子没有关系。 司马迁记了四个老子。这也是造成有关老子异说的主要原因。下面就让我们一一进行辨析。,先看春秋时孔子去见的老子。,史记孔子世家又记云: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5、。”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司马迁将此事记在孔子三十岁之前,且云:“是时也,晋平公淫,六卿擅权,东伐诸侯;楚灵王兵强,陵轹中国。”说明孔子与老子同时且见过面,春秋时的老子是存在的。否定春秋时的老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下来看老莱子。,司马迁云:“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或曰”就是靠不住的话。 而且史记仲

6、尼弟子列传:明明讲:“孔子之所严事 (严事,就是尊崇这些人为师) ,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 更证明老莱子这个人是存在的但不是老子。因此,将老莱子定为老子的观点(如钱穆)是不对的。,下来再看周太史儋。,太史儋对秦献公说的话,亦载史记之周本纪、秦本纪、封禅书。这个人是存在的,却不是作老子一书的老子。两人相混的原因,在于聃、儋同音。 一则司马迁既然讲:“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就说明只是一个传闻、异说而已。 二则秦献公时代接近庄子生活的时期,庄子书中大量引用老子的内容,且在天下篇中说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显然老子不可能是与

7、庄子同时期的太史儋。 三则太史儋对秦献公之所言,和老子的无为主张也不相合。 所以将老子定为太史儋的观点(如罗根泽)是不对的。,最后我们来看名叫李耳的老子。,司马迁一开始就讲的明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有名有姓有籍贯,还有职务,说明对这个老子是很清楚的。 在记了春秋时的老子和有“或曰”因素的老莱子、太史儋之后,下定义云:“老子,隐君子也。”点明老子的身份。 接着叙述老子的子孙世系:“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资料证据确确实实,无可怀疑。,这个老子整理了老子,

8、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尝为魏相。子慎生鲋,年五十七,为陈王涉博士,死于陈下。鲋弟子襄,年五十七。尝为孝惠皇帝博士,迁为长沙太守。长九尺六寸。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蚤卒。安国生卬,卬生驩。”孔子的子孙世系同样清清楚楚。但是孔子的家族到司马迁的时代经历了15代,老子的家族到司马迁的时代经历了8代,说明司马迁所记的老子的世系不是春

9、秋时期孔子所见的“莫知其所终”的老子,也不是不知其姓的老莱子和太史儋,而是战国时期名叫李耳的老子。 这个老子从事了整理编纂老子的工作,所以人们称其为老子。从司马迁所叙述的老子的学说来看,也正是如此。他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绌儒学,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正是流传至今的老子一书的核心。,将历史上的老子和老子这部书区分开,分别对待,也是不对的,1993年冬湖北荆门南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期的传本楚简甲、乙、丙本老子,就证明在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后期帛书甲本老子、西汉初期帛书乙本老子之前,已经有了不同于流传至今的老子的版本。

10、郭店楚简老子相对于帛书老子,少了理论的阐述和概括,比较偏重于实用性,次序和分章也和帛书以及今本老子不一致,反映的是老子初期的面目。基本相同于今本的帛书老子比较有理论性和系统性,而且突出了绌儒的倾向。比如郭店楚简老子的“绝伪(竖心旁)弃恶,民复孝慈”,帛书和今本老子就改为“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见第十九章)说明被称作老子的战国时期的李耳对春秋时期的老子做了重新编排、完善、增补、系统化、理论化的工作。 因此,不能因为老子一书中有战国时期的词汇和概念,就否定春秋时候的老子作过老子。也不能肯定了春秋时候的老子著书,就无视战国时候的老子的作用和功绩。我们现在所读的老子,体现的是春秋时候的老子和战国时候

11、的老子智慧的总和。,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明确记载的是两个老子。,他们都是周王室的守藏史,(庄子天道就记子路说:“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所以能够集中历史的经验、综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深邃的厚重的思想。 春秋时期孔子所见的老子,在庄子韩非子等先秦古籍中均称老子、老聃,姓氏无考,著书上下篇,出关莫知其所终,籍贯何处也无从谈起。 战国时期的老子,则籍贯、子孙后代都能落到实处,其本人的事迹却提供不出多少资料。他姓李名耳,字聃。许慎说文解字云:“聃,耳曼也。”史记正义云:“耳漫无轮也。”大耳朵和老子一样是对长寿之人的称呼。也许李耳正是出于对自己的前辈老聃的崇拜才名耳字聃的。这便是有关老子以及老子韩

12、非列传的合理的解释。,对于这个问题,姚奠中先生曾用一首诗简略地作了概括。,喻龙传说久,隐士化为神。 道德成书晚,厉乡世系真。 第一句讲春秋时孔子所见的老子真有其人。第四句讲战国时被称为老子的李耳其世系确切无疑。第三句包括三层意思。 1、以“道德经”来称老子这部书是很晚的事情。 2、将老子之书分为 “道”“德”两部分也比较晚。庄子天下篇论老子没有突出道德。郭店楚简老子没有分成道和德两部分。史记则概括道德为老子的核心。帛书老子分为德经和道经两部分,汉书颜师古注所引老子亦分别称道经与德经。 3、春秋时期为关令尹喜著书的老子所著之书和战国时期写定流行至今的老子不是同一本书。以帛书老子为代表的一直流行至

13、今的老子是对春秋时的老子所著之书重新整理的结果。由于同样是作的老子,于是人们便认定和称呼其为老子。这个整理者即是李耳。,这样,老子究竟是春秋时期的人还是战国时期的人,这一困扰学者一千多年的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老子一书有战国时期的因素存在并不值得奇怪。,老子基本可以说来自古代智慧格言的总汇,比如说苑卷十: 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强梁者不得其死,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行身如

14、此,岂以口遇祸哉。”皇览记此为黄帝金人器铭。这铭文中的许多内容便出现在老子一书之中。 还有,战国策魏策:“任章曰: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这也是老子中的文字。 老子第四十一章说:“故建言有之”云云,“建言”即古代的一部书。 老子中还有许多反复引用的当时的谚语和流行语,比如第二、十、五十一、七十七章都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所言“圣人云”也应是古代圣贤所留下来的话语。,学习老子版本的选择,现存的老子,按时代先后排列,有:郭店楚简老子,1993年冬湖北荆门南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为战国中期的传本;帛书老子,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为战国晚期和汉代初期的传本

15、;再就是汉魏以来的大量的传本。尽管这些有着繁简、分章、次序、字句的不同,但在核心精神和理论体系上是差别不大的。 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老子的版本十分繁多,注本也数不胜数。仅保留至今的古代注本就有近千余种。至于现代有关的出版物就更多了。不过,历来流传的本子,大多是从汉代的河上公本和曹魏的王弼本而来。河上本近民间系统。王弼本属文人系统,流传较广。是以若要读老子,可以以王弼本老子为基础,参考郭店楚简老子、帛书老子,自可系统掌握。若有余力,选几部权威注本观其异同,更能收到开阔眼界和思路之功效。,除史记外,还有很多关于老子的传说,但可信者不多。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不是老子的事,被人们误认为是老子。,如说苑卷十

16、: 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常摐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常摐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其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常摐,高士传作商容。最后有关牙齿和舌头的问答,战国策楚策记作老莱子教孔子事君的话,孔丛子

17、抗志篇则记作老莱子告诉子思的话。自从鲁迅作为老子的话写入出关小说,有人便当作老子的事实并以此为主题做成老子的塑像。基本文献的把握还是重要的。,老子的思想结构,老子也称道德经,道:路的意思。 要走正路,不走邪 路。,德:得的意思。 走正路才有得, 如果走错了路 就有失。 德就要正, 正目,正心。,如何才能正,而不错?,这就需要有纠错的方法和机制。 关键在于“得道”。 “道”要正确,就得反映的是自然的规律。而自然规律是不容易得到的,需要不断地认识。 从这个角度说,“自然”是本源,“道”是人们行动的准则,但这准则是要不断探索的。 这就不能不探讨老子的思想结构了。,一 老子的思想结构,老子思想的核心是

18、“道”,而“道”是“ 自然”的体现,也即自然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于是“道”也就是不好捉摸和表达的。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于是人要想知“ 道”,就必须不断地从自然中总结,不是一任自然就可以的。,老子所提供的认识自然规律也即“道”的方法或说途径是: 无虚静 这就形成老子的思想也即理论的结构。,无,无是根本。因为有生于无。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一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

19、之母。,从无到有,就由简单越来越复杂了。容易离本。,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有使人乱。,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故要去有。,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以无御有,恢复到始。,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

20、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里的关键是除去先验的固定的观念。,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从有归无,有利于了解事物的性质。老子又告诫人们,这只不过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并不能作为追求的目标。,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

21、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 一是各种事物开始产生时的状态。得一,就得到了各种事物的性质。老子接着说:“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求始的结果,不能作为今后所追求的目标。事物必定要由低向高发展,但低是高的基础,我们认识事物也一定要从基础也即根本上开始才对。这说明,老子的贵无,从有归无,以无御有,都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和过程。方法、过程当然不是目的,而且这种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但有是必然的。我们要不断地从有归无。,从有归无是回归本源,看清本质、目的,是以贵无。 第一章

2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如何才能无,要虚。唯道集虚。,只有虚才能接受本质、本源、目的,有新的启示和打算,才能明道。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一而静。要虚,就要排除干扰,就要静。静即去其躁心,得到平。于是能看清本源和本质。,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

23、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注意:无欲才能静。也就是朴。,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知止,是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走歧路。,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

24、,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便是道、得道。,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总结,无是理论的本源。 虚是体道时的精神状态。 静是体道的必要前提。 这就是道、无、虚、静的关系。无是核心。 人必须懂得不断纠正前进的方向,停下来认真分析思考,回头看看走过的道路有没有产生问题,有没有偏离原定的目标。这停下来,是为了以后走上正确的道路做准备。因为一直错下去,越努力离正确的目标越远,不会有所得。这就是老子的精粹所在。,谢谢听讲 请提问题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