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1、2节课时跟踪检测必修.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9565844 上传时间:2021-03-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1、2节课时跟踪检测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1、2节课时跟踪检测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1、2节课时跟踪检测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1、2节课时跟踪检测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1、2节课时跟踪检测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1、2节课时跟踪检测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1、2节课时跟踪检测必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2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第十七章第 1、2 节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 3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关于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A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 年后种群数量为Nt N0 t ( 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倍 )BK 值是固定的C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解析:“ J”型增长无K 值。答案: B2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

2、定作用B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种群数量变化的“ 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了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性作用;降低温度能降低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活性,从而降低绿色植物的呼吸速率;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但并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J”型曲线中种群的增长率不变。答案: C3(2011 烟台质检)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解析:在种群密度较小的一段时间内,种群内个体生活环境充裕,个体增长量较大,当种群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种内斗争

3、加剧,个体水平增长量明显减小。答案: B4.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 J”型曲线增长 ( 如右图甲曲线 ) ;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 S”型曲线增长 ( 如右图乙曲线 ) 。下列有用心爱心专心1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 点后,增长速率为0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 点之后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 点之后DK 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解析:对害虫的防治应在害虫个体数较少的b 点进行。环境的最大容纳量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数量的一半时,增长速率最快,但是种群所需要的资源 (

4、食物、空间等 ) 是有限的,随着资源的枯竭,环境阻力将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而增加。种群增长速率逐渐缓慢下来,直到停止增长。当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时,增长速率为0。答案: A5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植物的种群结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A总能量将增加B环境阻力不变C种群密度下降D保持稳定型增长解析:根据坐标中种群年龄组成直方图可知,该种群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属于衰退型种群,由此可预测该种植物种群的种群密度会逐渐下降。答案: C6(2009 广东理基) 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年份 ( 年)1920192519301935194019451950数量 ( 百只 )13020

5、0398990135012901190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A1925 年 1930年B 1930 年 1935 年C1940 年 1945年D 1945 年 1950 年解析:种群变化率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30 年 1935年内种群变化率是 (990 398)/(1935 1930) 118.4,1925年 1930年为 14,1940 年 1945年与 1945 年 1950 年均为负值。答案: B7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 t 0 t 2 时间内,种群数量呈“ J”型增长B若在 t

6、 2 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 t 1 时种群的数量为N/2用心爱心专心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 2 时D在 t 1 t 2 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解析:由曲线可知:t 0 t 2 时种群增长速率由小变大,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变小,因而该种群数量增长呈“ S”型曲线; t 2 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的数量为K,即最大值;在t 1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的数量为/2 ,即/2 ;种群数量为/2即t1 时,捕获该鱼获得NKK的量最大且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因而此时为开始捕捞的最佳时期。答案: B8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d 处波动主要是因

7、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涸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 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c 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杀死一半的老鼠时,生存个体可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效果适得其反;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有食物、空间、天敌等因素的影响,种内间个体不发生竞争关系。答案: D9(2011 南昌调研) 下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是对照组,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 12 h 、 24 h 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

8、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B造成的K 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的变化等CK 值随环境条件( 资源量 ) 的改变而改变D曲线表示每12 h 换一次培养液,曲线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解析:在微生物的培养中,无天敌( 即种间斗争 ) 时,影响其种群生长的主要因素来自种用心爱心专心3内斗争,而引发种内斗争并使斗争加剧的原因是有限的资源及环境的恶化。一般地说,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短,酵母菌的营养越丰富,环境越适宜,越有利于其生长繁殖,在理想状态下可实现“ J”型生长( 如 ) ,此种生长不会有K值 ( 环境最大容纳量) 。而在有限的环境中,由于存在生存斗争,使种群增长有K值,且 K值随环

9、境条件改变而改变。答案: A10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2 hm 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 放置了 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 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 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 只B42 只C92 只D160 只解析:据计算式:N504213, N 160。答案:D11. 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进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右图所示曲线。则在t 1 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

10、是 ()A衰退型和B增长型和C衰退型和D增长型和解析:种群增长率在t 1 时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根据种群增长率的曲线可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为“S”型,对应图。答案: B12(2011 淄博模拟) 下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 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 增加到 160) ,图中曲线可以说明()用心爱心专心4A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的存活率B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C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正相关D高种群密度下,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解析:曲线不能提供食物短缺能降低蝌蚪存活率的信息;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应该成正相关,一定范围内,

11、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答案: D二、非选择题 ( 共 40 分 )13 (13 分)(2011 盐城模拟) 请回答关于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有关问题:(1) 研究人员将S1 与 S2 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 和 T2 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中A 图与 B 图所示。S1 种群与S2 种群的关系是 _ 。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 T1、T2 的交替变化, S1 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S2 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图示的坐标中表示出来。(2) 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图示回答问

12、题。在 _点时,种群的补充量最大,在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 ( K值 ) 。该图所示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_ 。解析: (1)A 图与 B 图显示种群S1 与 S2 在不同温度下共同生活时结果不同;T115时,S1 占优势; T225时, S2 占优势。说明S1 与 S2 种群间为竞争关系,同时也说明T1 (15 ) 时适用心爱心专心5合 S1 生存, T2(25 ) 时适合S2 生存,若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 T2 的交替变化,混合培养的S1与 S2 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应正好相反。(2) 从种群密度图可以看出, B 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 ( 自然增长率 ) 最大

13、,可使种群得到最大补充; D 点时增长速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若在种群数量快速增长阶段捕捞,既可以获得最大产量,又不会影响种群的持续增长,这一点可用于指导渔业生产。答案: (1) 竞争如图(2) B D 可以根据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的容纳量确定最佳捕捞时机及最适捕捞量,实现每年既能捕捞到比较多的海洋生物,又不危及海洋生物种群以后的持续生存,实现可持续生产 ( 或从具体每年的最大捕捞量、具体达到多少开始捕捞的角度回答问题亦可) 。14 (12 分 )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 B、 C 三种类型,据图回答:(1) 如 图 为 三 个 种 群 的 年 龄 组 成 曲 线 图 ,

14、 则 甲 、 乙 、 丙 分 别 对 应 上 图 中 的_ 。(2) 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应为图 _ 所示类型。(3) 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 _所示类型。(4) 假 如 图 C 代 表 的 种 群 是 某 珍 贵 濒 危 野 生 动 物 资 源 , 我 们 应 该 特 别 保 护_( 年龄段 ) 个体。解析: (1) 分析甲、乙、丙曲线知其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因此分别对应A、 B、 C。(2) 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将使捕捞水域中鱼种群的年龄组成成为图 A 所

15、示的增长型。(3) 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的年龄组成将成为图C所示的衰退型。(4) 若图 C 代表濒危动物资源,我们应注意保护幼年个体,以维持其增长潜能。答案: (1)A 、 B、 C(2)A(3)C(4) 幼年15 (15 分 )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元,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用心爱心专心6(1)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 _ 。(2) 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3) 下表是该班级10 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_。组别12345678910株数 /m202334124233解析: (1) 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指导生产、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及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如害虫防治。(2)取样调查要求随机取样才具有科学性。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的所有个体。(3) 要大胆舍弃特别悬殊的数值,取多组邻近数据的平均值。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2 33 4 42 33) 8 3。答案: (1) 害虫防治 ( 只要合理均可 )(2) 提示:只要是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个体的均正确( 提示:统计边角的原则一般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3)3 株用心爱心专心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