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理论及政策分析3100字.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70564 上传时间:2021-03-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理论及政策分析31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理论及政策分析31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理论及政策分析31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理论及政策分析31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理论及政策分析3100字.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理论及政策分析3100字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在不断进行改革,货币政策的快速转型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在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型虽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但是发展机遇也很大,为了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转型措施,要对货币政策转型的理论和相关政策进行深刻分析,这对新的货币政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常态;货币政策;转型;理论;政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也有了新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渐走向完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也在不断改革,传统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以售汇和央票

2、的发行为基础货币,这种货币政策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在新常态下,亟需转型。货币政策转型虽然是目前的重要改革内容,但是还是要以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货币政策转型理论,进行科学改革,突出转型的实际作用。还要对国家的货币政策进行全面分析,掌握货币政策的内容、目标已经具体的实施规范,根据经济发展结构,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促进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发展,采取有效的货币转型措施,推动货币政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一、新常态简述所谓新常态,就是指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是经济学范式的转换,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常态经济,与GDP导向的旧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区别,是一种

3、新的经济形态与经济发展模式。新常态经济,用发展促进增长、用社会全面发展取代单纯意义的GDP增长,用价值机制取代作为市场的价格核心机制,把改革开放的目标定位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单来说,新常态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主要是在经济结构对称发展的基础上,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也要更加全面,更加稳定。以增长带动发展,用发展促进增长,进而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二、货币政策转型的理论分析1.金融发展理论货币政策转型研究与发展的基础。一般情况来说,金融发展理论主要是

4、针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的。主要研究的是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这种理论认为,金融压抑对资金的价格和配置产生了扭曲作用,对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因此,要改变利率管制,实现利率自由化发展。金融发很赞理论提倡利率市场化,要适当保留利率货币调控方式,货币当局要在市场交易中对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改变与调控,以控制基准利率为具体的方式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进行适当调控。2.货币经济学理论这也是研究货币政策转型的重要理论依据。对于货币政策转型理论来说,其主要内容就是建立起合理的货币政策框架。这种框架的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的具体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和安排,货币政策的具体规则和要求,实际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以及终极

5、目标,还有实现货币政策的工具等等。虽然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货币政策框架,但是为了避免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偏离了框架的具体规定,而是采用了非常规的货币政策。这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对于资金的定向投放发展更加灵活,对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转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货币政策转型的相关政策分析1.建立健全货币政策框架这也是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转型的重压任务之一,要求一定要根据货币政策的目标进行。首先,明确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一般主要是以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为主,但是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方面的调控力度就较弱。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已经不是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而是要促进经济稳定均衡

6、发展,更注重减少通货膨胀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其次,明确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随着最终目标的变化,中介目标也需要及时调整,要以利率、汇率、国际收支情况和资本市场的变化情况以及具体的指标变化为主。再次,明确操作目标。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由央行指定的,一般有两种:其一,价格型操作目标。其二,数量型操作目标。在新常态下,数量型逐渐向价格型转变。最后,确立货币政策规则。这也是实现货币政策转型与发展的具体规范。其主要的目的是抑制通货膨胀。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执行规则,更能够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央行也进一步提高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建立问责机制,进一步强化了货币政策的规则性。2.积极构建利率走廊货币政策利率走廊的构

7、建更加符合我国的货币政策的发展。首先,把常备借贷便利利率组作为上限,其下限为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整的利率走廊体系。以按需供给为具体原则。其次,以确定的利率走廊的上限和下限为基础,利用基准利率开调控存款和贷款利率,进而对金融中介的信贷行为进行调控,达到调控宏观经济变量的目的。积极实施价格型货币政策,建立起稳定的基准利率体系,不断完善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降低金融风险。最后,利用抵押补充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对中长期利率进正确引导。3.优化升级货币政策以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为主要途径。对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即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窗口,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创新改革,在新常态下,对经济实施适当的微调和

8、喷灌,实现货币政策工具的升级与创新,如:实施定向降准、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优化升级。四、货币政策转型未来展望第一,货币政策转型应对货币政策框架进行逐渐完善。根据当前情况,货币政策还没有形成确定的政策规则和目标,与此同时,新常态下的经济环境将传统的货币工具有效性进行了削弱。基于此,货币政策转型需要建立符合政策目标以及政策规则的整体政策调框架,进而来减少由于政策失误所产生的经济风险。第二,未来的货币政策转型可以更多的向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方向努力,并最大化的发挥其效用。当前的金融体系中,传统的货币政策即使可以对银行的放贷能力进行改善,但是在资金流向以及信贷可得性上面缺少相应的影

9、响力。与之相比,结构化货币政策就可以将其很好的实现,进而为金融结构提供相应的支持。从这方面来讲,现阶段央行借助结构化政策对金融体系进行相应的宏观调控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特别是在新常态的环境下,更需要央行借助结构性货币政策对资金流向以及价格等进行引导,以此来实现最终的结构调整目标。第三,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要注意将结构性货币政策与传统货币政策进行协调。当前阶段,货币政策不仅存在一系列结构性问题;随着当前国际形式的变化,外汇占据在逐渐下降,再加上货币乘数的下降对国内基础货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货币政策在总量上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该情形下,央行对不同货币类型进行明确分工,不仅使得传统货币政策发挥了调控总量

10、的作用,也使得结构性货币政策发挥了调整经济结构的作用,最终实现这两方面作用的协调。五、结论综上所述,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型是必然趋势。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货币政策的转型要在全截面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既要确立货币政策框架,又要发挥出结构性调控功能,明确货币政策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规则,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优化升级货币政策,促进货币政策的转型,更好地发挥出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汪川.新常?B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经验与措施J.新金融,2015,04:12-17.2汪川.“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理论及政策分析J.经济学家,2015,05:35-42.3高群.新常态下我国的货币政策转型分析J.时代金融,2016,06: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