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9591047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6.1 原材料的选用与管理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为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和 拌合用水,这些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 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性能的优劣,对原材料进行认真 细致的筛选,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在选用材料时,应以其性能价格比为依据(以 m3 混凝土 的综合材料成本来分析),而不应仅仅注重每一种单一材料 价格,这样才能选取到具有良好技术经济效益的混凝土生产 材料。6.1.1水泥的选取及管理(1) 尽可能采用同一厂家、同一牌号的水泥。使用水 泥切忌“朝三暮四”,不同厂家的其成分及性能都有一定的 差别,经常更换水泥牌号,不利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训练掌握 和使

2、用。(2) 尽可能采用旋窑生产的水泥。总体来讲,旋窑生 产的水泥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旋窑厂,其水泥质量稳定,批与 批之间强度及矿物组成波动小,有利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控 制。(3) 与水泥生产厂家保持良好的联络,及时将使用情 况反馈给生产厂家,并要求其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等,以利 于搅拌站及时采取相应的工艺应变措施。(4) 将水泥强度富余量、水泥强度标准差、标准稠度 用水量、初凝时间、对多数减水剂的适应性和经时坍落度损 失率等技术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水泥质量的优劣。(5) 运用统计方法对水泥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根据 统计结果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调整的依据。6.1.2集料的选取及管理在选择集料时应注意集

3、料的强度、级配、粒径、针片状 含量、含泥量及其它有害物质含量,这些都将对混凝土质量 产生影响。如砂、石含泥量偏高,为保证原来的混凝土配制 强度,需增加大约 5%的水泥用量;若石子针片状含量过高, 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度,易造成堵泵,并且降低混凝土强度。 因此砂、石集料的质量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采取砂、石分 批堆放、分批检验、分批使用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 生产水平。此外,在砂、石存放场所搭设防雨棚,稳定砂、 石的含水率,也有利于混凝土生产水平的提高。6.1.3拌合用水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提 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等水源,因为其中含 有机油、外加剂等各种杂

4、质,并且含量不确定,容易使混凝 土质量出现难以控制的波动现象。6.1.4掺合料的选取及管理能够用于混凝土的掺合料有很多种,粉煤灰由于价廉物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燃煤形成 的工业废渣,在其形成过程中一般未采取任何质量控制措 施,因此性能指标波动较大,对混凝土的质量稳定不利。此 外,不同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由于使用的煤种及采用的燃烧 工艺不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因此,选用粉煤灰应选择相对固定的厂家,并应首选大 型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因为其货源供应充足,质量波动相 对较小。6.1.5混凝土外加剂的选取及管理混凝土外加剂具有掺量小、价格低、影响大的特点, 外加剂

5、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其本身 价值。在进行外加剂质量控制时,往往受检测手段限制,仅 能对其部分指标值 (如比重、含固量、PH 值、水泥净浆流动 度等 ) 进行简单的检验验收。然而,外加剂组分较复杂,通 常加入了不同化学成分的缓凝剂、引气剂、早强剂、保塑剂 等组分,对这些掺加的组分,外加剂生产厂家往往不在说明 书上说明,这样造成使用上较难把握。同时,外加剂还存在 与水泥相容性的问题,通常外加剂说明书给出的技术指标值 及质量检验结果都是相对于基准水泥而言的,实际使用时这 些数据仅起参考作用。因此,在选择外加剂时,不仅要考虑 外加剂的品质、单价、更重要的是考查外加剂质量的稳定性 及生

6、产厂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售前、售后服务。6.2 设备管理混凝土搅拌站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工厂化,它的生产、 运输及施工过程,要靠配套齐全、机械化程度很高的设备完 成,机械设备性能的优劣及是否正常运转对搅拌站混凝土生 产的效率及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设备实行强有力 的管理。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两个因素主要是设备的计量准确性及 搅拌的均匀性。在搅拌站混凝土生产中,由于采用了机械或电子称对混 凝土生产所需的材料进行精确的计量,混凝土能够按配方严 格的配料,这使混凝土的离散性大大减小,并且使工程技术 人员在混凝土中应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成为可能,也使高 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成为现实。因此,搅拌站混凝土

7、 在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这个优势建立在精确的计量上,假 如没有可靠、精确的计量系统,混凝土的质量将难以保证, 其优势也不复存在。混凝土中各种物料在体系中分布的均匀性对混凝土的质 量也至关重要,通过机械搅拌将各种材料均匀拌和是目前主 要的方法。搅拌不均匀的混凝土往往会出现强度偏低、坍落 度偏小、粘聚性差、泌水量大、难泵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有时甚至局部混凝土无强度或局部缓凝的严重质量事故。在设备管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6.2.1砝码校验定期对称量系统用砝码校验,遇质量异常波动时应即时 复验,以保证混凝土按配合比准确地计量,同时必须保持控 制室、各称量控制系统的清洁,必须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 以确保

8、生产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6.2.2搅拌机维修保养认真做好搅拌机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搅拌桨及其附件 的完好,保证搅拌系统各项使用功能的正常。在生产中应确 保混凝土有足够的搅拌时间,切忌一味提高产量,随意缩短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6.2.3搅拌车无搅拌功能在混凝土生产中,切忌一点就是不要错误的认为:混凝 土在运输过程中,搅拌车的车鼓一直在转动,因此可以缩短 混凝土在搅拌机中的搅拌时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搅拌车的车鼓虽然在转动,但是 它的搅拌机理与搅拌机大相径庭。 混凝土在搅拌机中受到 强力的作用,体系中的物料发生了相对位移、而且作用非常 强烈,这种强力在强制式搅拌机中来自于搅拌桨的转动,在 自落式

9、搅拌机中来自于物料被提升后凭自身下落的重力。混 凝土在搅拌车车鼓中的状态看似自落式搅拌机,但是由于混 凝土几乎充满了搅拌车的车鼓,而且车鼓的转动速度也比自 落式搅拌机慢得多,因此混凝土受不到强力的作用,物料之间的相对移动很微弱,实际上混凝土在搅拌车车鼓中是相对 于筒体整体移动的,搅拌车车鼓转动对混凝土所起的作用只 是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分层、离析,搅拌作用微乎 其微。6.3 组织机构的作用在混凝土搅拌站建立完善的行政组织机构及强有力的 质量管理机构对混凝土生产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提高混凝土生产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 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材料、运输、销售部门共同努力,

10、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进行的质量改进活动而实现,非一朝 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实现的,它需要行 政领导强有力的支持。混凝土搅拌站的试验室通常扮演了质量管理机构的角 色,其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压试块、拉钢筋、发报告”, 它的工作侧重点不是检测,而是混凝土搅拌站的核心技术部 门,在质量控制、新产品技术开发、成本控制、技术服务等 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其人员素质、试验设备、技术及管理水 平的高低决定了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控制水平。6.4 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在人员管理方面应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1)责任心充分开展思想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对职工开展质量教育,使企业的领导者、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个工

11、种的人员充分 认识到: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企业信誉、 经济效益和法律责任。建立建全各级岗位经济责任制和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 规定搅拌站各级岗位对混凝土质量应负的责任,做到奖罚分 明。(2)技术水平必须选用胜任的技术负责人作为技术带头人和质量管 理者。一个专业知识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又有较强管理 能力的技术负责人对于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避免重大质量事 故、有效解决质量问题、开展产品技术开发工作、降低综合 材料成本、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及教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 用,同时也在技术力量、质量控制水平等方面直接代表了企 业的实力和形象。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对所有与质量相关的部门及人员进 行专门

12、的培训和考核,对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及其它工 种人员开展商品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全体员工都了解 商品混凝土的有关知识,并且熟练地掌握各个岗位应该掌握 的技术技能和把握质量控制的关键。6.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控制管理6.5.1掌握必要的基础资料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前,必须掌握下列情况:(1) 尽可能掌握工程概况和技术要求 (如:是否是大体积 混凝土,是否有早强或缓凝的特殊要求,是否要对水化热及 温度进行控制,在抗渗、抗裂、补偿收缩等方面有无特别规 定)。(2) 必须掌握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质量及其 波动情况、供应能力和价格等技术经济数据。(3) 必须掌握施工工艺(如:泵送或非泵送、

13、水下浇筑、 自流平密实等)、运输距离或时间。(4) 必须掌握季节和天气情况(晴雨天、温湿度、日夜温 差、风向、风速等 )。(5) 必须掌握搅拌站的生产工艺条件、设备类型、人员 素质、生产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等情况。(6) 必须尽可能掌握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和操作水平 等情况。(7) 必须尽可能了解施工部位在混凝土质量验收评定中 是采用统计方法还是采用非统计方法,以采用合理的混凝土 强度标准差值(即确定有合理富余量的配制强度)。只有掌握住上述情况,才在可能确保设计出的混凝土具 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并且经济合理。6.5.2配合比设计管理关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管理,还需强调以下几点: (1)混凝土的

14、使用对象-建筑工程的情况十分复杂,每一个工程由于设计、施工、环境、地理位置的不同,均有 其复杂性及特殊性,因此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牵涉面广、变 化调整频繁、影响混凝土最终质量结果的因素更多,其配合 比( 基准配合比 )必须由专人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进行理论设 计计算,并结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原材料性能状况、 本企业的工艺设备及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以及混凝土行业特 点进行试验及调整,并在生产中进行动态控制。在配合比设计中切忌照搬别人的配方,混凝土的生产受 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不分条件及场合的生搬硬套是十分危 险的,这样的事故不胜枚举,教训深刻。因此混凝土在生产 前必须经过严格而系统的试配试验,并且区

15、分试验室与现场 施工环境的差别,取得良好的试验效果。由试验室通过试验 取得的成果,还必须经审核后才能应用于生产,未经审核的 配合比不得使用。(2) 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动态控制,动态控制在 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由试验室掌握,根据工程 情况、设计要求、气候变化、运输途中的交通状况、原材料 的变化情况及工地的配合程度等因素,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调 整,技术负责人在整个过程中起领导作用。(3) 对工程上应用的配合比进行数据统计,宜给每一个 配方编一个不重复的编号,以利于质量追踪和信息反馈,并 按工程单位分列存档、备查,不得涂改或丢失。对长期停止使用的配方,在重新使用时应重新进行试 验,复核

16、该配合比的重现性,避免因原材料变化而造成质量 事故,确保万无一失。(4)科学合理的使用掺合料能够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 益,因此应努力探索外加剂、粉煤灰、磨细矿渣等材料的双 掺或多掺技术,掺合料的添加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也能 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质量,在这方面应做到胆大心细。6.6 生产工艺的管理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堆放贮存、投料、计量、搅拌、出 料和运输等五个部分,混凝土生产工艺管理是技术质量管理 的基础,而技术质量管理则是企业的工作中心,只有两者高 度紧密结合,在富有效率的协调统一指挥下才能保证企业的 正常动作,生产出优质、稳定、可靠又经济的混凝土。现将 主要内容概括如下:6.6.1原材料

17、的堆放贮存(1) 砂、石堆场必须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以免料堆底部 积水,在使用铲车上料或皮带上料时易造成砂、石含水率波 动较大,水灰比不准,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及强度都无法保 证。有条件的企业应尽量在堆场加装遮雨棚,或者分批进仓 贮存,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等稳定砂、石含水率的措施。(2) 砂、石必须按品种、规格分隔堆放,严防混料,避 免影响混凝土配合比的的准确执行。(3)各种材料应标识清楚,特别是水泥、粉煤灰、处加 剂贮缸,进料口应加盖上锁,并由专人管理,以防止进错料 或受污染。这一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出现由此而产生 的重大质量事故,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6.6.2准确无误的投料,是

18、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1) 生产前应先由试验室检测砂、石的含水率,同时观 察砂的细度模数、级配及石的粒径、粒形、级配等情况,相 应调整生产配合比。(2) 认真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如上料系统的设备(螺旋 输送机、皮带输送机、搅拌机出料闸门及下料闸门等 ) 运转 是否正常,尤其要注意外加剂称斗的下料闸门是否关严,以 避免因外加剂超掺而造成混凝土数天不凝结以至报废的重 大质量事故。6.6.3准确的计量,是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实施的关键,也是搅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的突出优点之一。 (1)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进行操作,并由电脑控制系统控制生产,实时记录称量数据,以备 核查。(2)每月

19、定期用砝码对电子称量系统进行校验,以确保 达到 GB14902-94 规定的计量精度。6.6.4应视搅拌机的类型、实际搅拌效果、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而设定搅拌时间,宜充分利用搅 拌车在搅拌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搅拌效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 下合理缩短搅拌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搅拌叶片、衬 板的磨损程度。6.6.5在生产过程中,质检员及操作员必须经常目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如发现异常现象须立即进行检 测。试验室除随机抽样实测坍落度,按规定制作混凝土试件 外,还应在出厂前目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遇异 常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 凝土不得出厂。6.6.6

20、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与现场搅拌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混凝土的运输。而从搅拌机出料到施工入模,应 避免产生离析、分层、大幅度降低流动性以至凝固等现象,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为此必须有先 进的运输车辆将混凝土运至工地。应着重控制以下四个方 面:(1) 控制运输时间。为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从搅拌至 入模不允许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初凝时间视水泥 品种、外加剂品种、坍落度大小和气温等情况而异,一般运 输时间宜控制在 2 小时内,从装料至卸料一般不得超过 4 小 时。(2) 搅拌车装料前必须倒净搅拌筒中的积水,出厂前可用少量有一定压力的水冲洗料斗和下料溜槽,但应控制水 量:在运输过程中和卸料时,不得随意加水。(3) 重载搅拌车的筒体不得停止转动,以避免混凝土在 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分层等现象。(4) 及时清洗搅拌车筒体,时间间隔应控制在搅拌车每 次从工地返回时,若工地较近则不超过 4 小时,避免时间过 长而导致混凝土挂壁,影响装载数量及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