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虫害图集.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91888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9.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瓜病虫害图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黄瓜病虫害图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黄瓜病虫害图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黄瓜病虫害图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黄瓜病虫害图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瓜病虫害图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瓜病虫害图集.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黄瓜病虫害图集 娄家亿嘉农资:王庆基 Qq:1253788310 加群了解更多内容165208160 苗期猝倒病 症状 幼苗未出土或出土后均可发病。未出 土时发病,胚茎和子叶腐烂。出土后幼苗发 病,幼茎基部初呈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 缢缩成线状,幼苗倒地死亡,死亡时子叶尚 未凋萎,仍为绿色。高温高湿时,病株附近 的表土,可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 病原 称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 体生长繁茂,呈白色棉絮状;菌丝无色,无 隔膜 症状: 一般在育苗的中后期发病,主要危害 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期在下胚轴或茎 基部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斑,病 部向里凹陷,扩展后围绕一圈致使茎部萎缩

2、干枯,造成地上部叶片变黄,最后幼苗死亡 ,但不倒伏。根部受害多在近地表根颈处, 皮层变褐或腐烂。在苗床内,发病初期零星 瓜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经数日反复后, 病株萎蔫枯死,早期与猝倒病相似,但病情 扩展后,病株不猝倒,病部具轮纹或稀疏的 淡褐色蛛丝状霉,且病程进展较慢,有别于 猝倒病 病原: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 Rhizoctonia solaniKhn侵染所致 苗期立枯病 黄瓜靶斑病病 病症: 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 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 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 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 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

3、1015毫 米,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 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 状。 病原: 黄瓜靶斑病是由黄瓜靶斑病菌半知菌 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 靶斑病是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引起的, 单独预防真菌或细菌很难取得很好效果 黄瓜靶斑病发病原因: 黄瓜叶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高湿易发病 黄瓜炭疽病 病症: 黄瓜炭疽病从幼苗到成株皆可发病,幼苗 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 斑,上有橙黄色点状胶质物,茎部发病,近 地面基部变黄褐色,渐溢所,后折倒。 成叶染病,病斑近圆形,直径4-18毫米, 灰褐色至红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茎蔓 与叶柄染病,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 ,稍凹陷,

4、严重时病斑连接,绕茎一周,植 株枯死。瓜条染病,病斑近圆形,初为淡绿 色,后成黄褐色,病斑稍凹陷,表面有粉红 色粘稠物,后期开裂。 病原: 黄瓜炭疽病是半知菌亚门真菌,葫芦科刺 盘孢菌侵染所致 病症: 主要危害叶片。多在开花结果后发生,从 下部老叶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 现水渍状、浅绿色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 呈多角形,病斑颜色变化为绿色、黄色,最 后变为褐色,潮湿情况下叶片背面病斑上长 出紫黑色霉层。 黄瓜霜霉病 病原: 黄瓜霜霉病是由卵菌纲霉菌属真菌侵害引 起,该病菌无性繁殖形成游动孢子,靠露珠 和雨水传播 黄瓜疫病 症征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保护 地栽培主要为害茎基部、叶及果

5、实。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初呈 暗绿色水渍状萎蔫,逐渐干枯呈 秃尖状,不倒伏。成株发病,主 要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出现暗 绿色水渍状斑,后变软,显著缢 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 死;同株上往往有几处节部受害, 维管束不变色;叶片染病产生圆 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大病斑,直 径可达25毫米,边缘不明显,扩 展迅速,干燥时呈青白色,易破 裂,病斑扩展到叶柄时,叶片下 垂。瓜条或其它任何部位染病, 开始初为水浸状暗绿色,逐渐缢 缩凹陷,潮湿时表面长出稀疏白 霉,迅速腐烂,发出腥臭气味 病原:黄瓜疫病病菌为鞭毛菌亚门真菌的甜瓜疫霉菌 菌丝丝状,无色无隔,老孰菌丝有球状体孢囊梗无 隔细长,分枝,顶生单胞,

6、无色,卵圆形,顶部有乳 突的孢子囊,有性时期产生谈黄色,球型的卵孢子 黄瓜褐斑病 症状 为害叶片,病斑初呈淡褐色后变褐 绿色,略呈圆形,直径612毫米 多数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 则形或多用形,有的斑中部呈灰白色 至灰褐色,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 斑融合,叶片枯死。 病原 瓜棒抱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 菌孢子多生于叶面,背面也可产生,但较 少。分生袍子梗多数单生,细长,不分枝, 具17个隔膜,浅褐至黄褐色。大小 9032057512微米,分生把子顶生,具 厚壁,分生孢子基部膨大,倒棍棒形或圆柱 形,直立或弯曲,顶部钝圆,有隔膜1020 个,隔膜处不缢缩

7、,大小396164811 8172微米 黄瓜黑星病 一、症状 可危害叶片、茎蔓、卷须和瓜条 ,幼嫩部分受害重。幼苗期发病,子叶上产 生黄白色圆形斑点,以后全叶干枯。成株期 嫩茎染病,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斑,以后 变暗色,凹陷龟裂,湿度大时长出灰黑色霉 层;卷须染病变褐腐烂;生长点染病,经两 三天烂掉形成秃桩;叶片染病,开始为污绿 色近圆形斑点,后期病斑扩大,形成星状破 裂;叶脉受害后变褐色、坏死,使叶片皱缩 ;瓜条被害形成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 ,直径2-4毫米,中央凹陷,龟裂成疮痂状 ,溢出琥珀色胶状物。 黄瓜灰霉病 症征 主要为害幼瓜、叶、茎,病菌多从 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长出

8、淡灰 褐色的霉层,进而向幼瓜扩展,致脐部呈水 渍状,幼花迅速变软、萎缩、腐烂,表面密 生霉层。较大的瓜被害时,组织先变黄并生 灰霉,后霉层变为淡灰色,被害瓜受害部位 停止生长、腐烂或脱落。叶片一般由脱落的 烂花或病卷须附着在叶面引起发病,形成直 径 2050毫米大型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 形,边缘明显,表面着生少量灰霉。烂瓜或 烂花附着在茎上时,能引起茎部的腐烂,严 重时下部的节腐烂致蔓折断,植株枯死。 病原: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Pers.exFr.侵染引起 黄瓜菌核病 病原: 属子囊菌核盘菌真菌。病原菌呈丝状,近 无色,直角分枝,分枝处略缢缩,附近产生

9、 一个隔膜。菌核由菌丝扭集形成,初为白色 ,后表面变黑 在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产 生浅褐色子囊盘。子囊盘杯状或盘状,成熟 后,变成暗红色,盘中产生许多子囊和侧 丝。子囊无色,棍棒状,内生8个无色子囊 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单细胞, 病症: 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果实,也能危害茎蔓和叶,在黄瓜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茎染病,发病部位主要在茎基 部和茎分杈处,发病初始产生水浸状斑,扩大后呈淡褐 色,病茎软腐纵裂,病部以上茎蔓和叶凋萎枯死。湿度 高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受害后茎秆内髓 部受破坏,发病末期腐烂而中空,剥开可见白色菌丝体 和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早期白 色,以后外部

10、变为黑色,内部白色。果实染病,发病初 始在幼果脐部呈水浸状腐烂,果表长白色棉絮状菌丝并 形成黑色粒状菌核。叶片染病,初呈水浸状斑,扩大后 呈灰褐色近圆形大斑,边缘不明显,病部软腐,并产生 白色棉絮状菌丝,发病严重时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 蔓枯病 症征: 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有的自叶缘向内呈V 字形,淡褐色至黄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 病斑轮纹不明显,上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 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上病斑直径1035 毫米,少数更大;蔓上病斑椭圆形至梭形, 白色,有时溢出琥珀色的树脂胶状物,后期 病茎干缩,纵裂。 病原: Mycosphaerellamelonis (Pass.)ChiuetWalker

11、称甜瓜球腔菌,属子 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为 Ascochyta citruHinaSmith,称西瓜壳二孢菌,属半知 菌亚门真菌。叶片病斑上的小黑点多为病菌 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 黑褐色,内生多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短圆 形至圆柱形,无色,初时单胞后变双胞。茎 蔓上病班小黑点有时为病菌子囊壳。子囊壳 球形,黑色,内生有多个直或弯曲的无色透 明的棍棒状子囊。子囊内有8个上胞大、下 胞小的双胞子囊孢子子。 白粉病 症状 黄瓜叶片、叶柄、茎均可染博但多见 于叶片。叶片染病,叶正面 出现白色圆斑,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圆 斑,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病斑布白灰,长 满白色菌丝,并有很多小

12、黑点 病原 属子囊菌亚门,瓜类单丝壳白粉菌。 系专性弱寄生菌,只在活寄 主上存活。分生孢子梗圆柱形,分生孢子长 圆形,无色,单胞。闭囊壳 褐色,球形,壳内有1倒梨形子囊,内有8 个椭圆形的子囊孢子。 一、什么是植物细菌性病害? (一)植物细菌性病害分类 细菌性病害是长期困扰全世界种植 管理户、很难防治的一类病害。侵害植 物的细菌主要有5个属:假单胞杆菌 属、黄单胞杆菌属、欧氏杆菌属、野杆 菌属和棒杆菌属,其中前3种危害最普 遍。 细菌性角斑病 病原: 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 Pseudomonassyringaepv.lachrymans(Smith etBryan)Young,

13、Dye&Wilkie,属薄壁菌门 假单胞菌属 病症: 主要危害叶片和瓜条。叶片受害,初为水 渍状浅绿色后变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呈多 角形。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易穿孔。湿度大 时,病斑上产生白色粘液。茎及瓜条上的病 斑初呈水渍状,近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 中部常产生裂纹,潮湿时产生菌脓。果实后 期腐烂,有臭味。 细菌性软腐病 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 物后引起腐烂 细菌性软腐病 细菌性圆斑病 病征: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受害初现 少量水渍状小斑点,稍后扩展为圆形 或近圆形病斑,病斑处变薄,中间窗 户纸状半透明,随着病情发展,病斑 增多,密布叶片后,叶片变黄,提前 衰老,造成幼瓜脱落。病斑处菌脓不

14、明显,有别于细菌性角斑病,更看不 到真菌的菌丝、霉层等霜霉病病状 病原: 称油菜黄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黄 瓜细菌斑点病黄单胞菌),属细菌。 菌体杆状,单生、双生或链生,有 荚膜,无芽孢,大小1.0150.5 06微米 细菌性蚀脉病 发生原因:黄瓜细菌性蚀脉病 是因土壤湿度大,有机质含量 低等原因造成的,系统侵染病 害。 防治方法:易保、可杀得等防 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混钙、氨 基酸钙 喷雾同时重点株灌根 细菌性蚀脉病 细菌性流胶 黄瓜细菌叶枯 病症: 黄瓜细菌性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幼 叶症状不明显,成长叶片叶面出现黄化 区,出现畸形水浸状褪绿斑,逐渐扩大 呈近圆形或多角形褐斑,直径1-2毫米, 周围有褪绿色晕圈,病叶背面在清晨或 阴天 极易出出小段明脉,但无菌脓,别 于细菌性角斑病。该病菌除危害黄瓜外 ,还可侵染西瓜、甜瓜、西葫芦,症状 与黄瓜相似。 病原: 称油菜黄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黄瓜细菌 斑点病黄单胞菌),属细菌。菌体杆状,单 生、双生或链生,有荚膜。细菌生长适温25 30,36能生长,49经10分钟致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