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有机化合物.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96943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有机化合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九章有机化合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九章有机化合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九章有机化合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九章有机化合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有机化合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有机化合物.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第一讲 甲烷、乙烯 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考点一 碳的成键特征及同系物、同分异构体,1 有机物碳原子的成键特征 (1)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碳原子之间能相互形成共价键 (2)碳原子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双键或三键 (3)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碳链或碳环上还可以连有支链,2 同系物 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 ”原子团的物质的互称 烷烃同系物:分子式都符合C nH2n+2,CH 4、CH3 CH3、CH3 CH2 CH3 等互称为同系物 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呈现一定的 递

2、变规律 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烷烃均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碳原子数为1-4时,烷烃为气态,碳原子数5时,烷烃为非气态,3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的互称 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方法 记忆法:记住常见异构体的数目 凡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同分异构体 甲烷、乙烷、新戊烷、苯的一卤代物只有一种,丁烷、丙基(-C3 H7)有2种,如丙烷的一氯代物有2种 戊烷有3种, 丁基(-C4 H9)有4种,如丁烷的一氯代物有4种 戊基(-C5 H11)有

3、8种,如戊烷的一氯代物有8种 等效氢法,考点二 甲烷、乙烯、苯,2 甲烷、乙烯和苯,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1 甲烷 稳定性: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点燃 燃烧反应: CH4 +2O2 CO2 +2H2 O 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生成一氯甲烷,进一步取代又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光 CH4 +Cl2 CH3 Cl+ HCl 光 CH3 Cl +Cl2 CH2 Cl2 + HCl 光 CH2 Cl2 +Cl2 CH Cl3 + HCl 光 CH Cl3 +Cl2 C Cl4 + HCl,乙烯 1 燃烧反应:火焰

4、明亮且伴有黑烟 点燃 C2 H4 +3O2 2CO2 +2H2 O 2 氧化反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现象为溶液紫红色褪去 3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CH2 =CH2 +Br 2 CH2 Br CH2 Br 催化剂 CH2 =CH2 +H2 CH3 CH3 CH2 =CH2 +HCl CH3 CH2 Cl 一定条件 CH2 =CH2 + H2 O CH3CH2 OH 加聚反应 nCH2 =CH2 CH2 -CH2 n 单体CH2 =CH2 ,链节-CH2 -CH2 - ,聚合度n,苯(性质类

5、似饱和烃、类似不饱和烃) 稳定性: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也不与溴水(或溴的 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与液溴发生溴代反应(溴化铁做催化剂)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燃烧时,火焰明亮,带浓烟 鉴别:甲烷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乙烯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溴水加入苯中振荡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为无色,考点三 煤 宏观组成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 微观组成主要含C ,另有少量H、O 、N、S等元素 煤的加工 干馏、气化、液化 催化剂 煤+氢气 液体燃料 高温,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合成氨、甲醇。 主要成分CH4,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表示方

6、法 1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2 电子式:用“”或“”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 3 结构式:具有化学式所能表示的意义,能反映物质的结构;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或排列顺序的式子,但不表示空间构型 4 结构简式: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结构特点(官能团) 5 球棍模型: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价键(单键、双键、三键) 6 比例模型: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大小的原子,第2讲 乙醇 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合成高分子,考点一 乙醇和乙酸,乙醇的组成和结构,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点比水低,易挥发,密度比水小,与水任意比互溶

7、化学性质 与钠反应 CH3CH2OH+Na CH3C H2ON a+H2 催化氧化 Cu 2CH3CH2OH+ O2 2CH3CHO+2 H2O 燃烧 CH3CH2OH+ 3O2 2CO2 +3 H2O,乙醇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K 2Cr2 O 7溶液直接氧化成乙酸 乙酸,物理性质 俗名:醋酸或冰醋酸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与水互溶 化学性质 弱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C H3 C OOH C H3 C OO- + H+ 与碳酸钙反应 2C H3 C OOH+CaC O3 (C H3 COO)2 Ca+H2O+CO2,酯化反应: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8、浓硫酸 C H3 C OOH +CH3CH2OH C H3 C OOCH2CH3+H2O 用途 乙醇 燃料、饮料、化工原料;常用的溶剂;体积分数75%时可作医用酒精 乙酸 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醋酸纤维、香料、染料、医药和农药,考点二 基本营养物质 1糖类 组成:C、H、O元素,多数可用通式Cn(H2 O)m,2葡萄糖 结构简式子 CH2 OH( CHOH )4CHO 性质 有甜味,易溶于水 与新制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在酒化酶催化作用下,转化成乙醇 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酶 C6H12O6+6O26H2O+6CO2,双糖 在稀酸催化下发生水解 H + C12

9、 H22O11 +H2O 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淀粉和纤维素 在酸或酶的催化、加热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C 6H10 O5 )n+ nH2O nC6H12O6 淀粉遇单质碘变蓝色,可用于检验淀粉的存在,3油脂 组成:C、H、O 结构: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结构简式 R1 COOCH2 R2 COOCH R3 COOCH2,分类 性质水解反应 酸性条件: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酸性条件: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该反应又称皂化反应 用途: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用于生产肥皂和甘油,3蛋白质 由C、H、O、N、S等元素组成,蛋白质分子是由氨基酸分子连接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性质 (1)在蛋白酶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 (2)在浓硝酸作用下,变黄色,颜色反应 (3)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作用,变性 (4)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用途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动物的毛和皮、蚕丝-这样的纺织原料,制服装 动物胶-制照相片基和感光纸 酶(一种特殊的蛋白)-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