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件制作流程PPT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01952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器件制作流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器件制作流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器件制作流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器件制作流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器件制作流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器件制作流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器件制作流程PPT课件.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概况,4.1 基本工艺介绍 4.2 CMOS技术发展历程简介 4.3 CMOS制作流程,2,MOS工艺流程中的主要制造步骤,3,4.1 基本工艺介绍,基本大类: 图形制备: 光刻 刻蚀 薄膜制备 掺杂,4,各个工艺的作用,光刻: 将电路图形转移到光刻胶上,形成临时图形。 刻蚀: 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有选择性的从硅片表面去除不需要的材料的过程,在硅片上没有光刻胶保护的地方形成永久的图形;,5,各个工艺的作用,薄膜制备: 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在硅片衬底上淀积一层膜的工艺,主要完成介质层与金属层的淀积。 主要包括外延、氧化、化学气相淀积、物理气相淀积。 掺杂: 向特定区域掺入杂质

2、,以改变其电学性能。 主要包括扩散、离子注入。,6,硅片制造厂的硅片流程,7,CMOS 反相器,8,4.2 CMOS技术发展历程简介,20世纪60年代 -PMOS -扩散工艺作掺杂 -金属栅 20世纪70年代 -NMOS -离子注入工艺作掺杂 -多晶硅栅,9,10,-CMOS -Minimum feature size: from 3 mm to 0.8 mm -Wafer size: 100 mm (4 in) to 150 mm (6 in) -局部硅氧化 LOCOS( LOCal Oxidation of Silicon ) -磷硅玻璃PSG和回流 -蒸发镀膜 -正胶光刻 -投影光刻机

3、-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并存,20世纪80年代,11,20世纪80年代CMOS结构,12,-Feature size: from 0.8 mm to 0.18 mm -Wafer size: from 150 mm to 300 mm -外延 -浅槽隔离STI -侧墙环绕 -多晶硅栅 -正胶 -步进光刻机 -干法刻蚀形成图形 -湿法刻蚀用于薄膜的剥离,20世纪90年代的CMOS技术,13,-立式炉 -快速热处理 -直流溅射 -多层金属化 -CVD钨形成钨塞 -化学机械抛光CMP -多腔集系统 -单片处理,14,15,21世纪的CMOS技术,Feature size 0.13 mm or small

4、er Wafer size 200 mm or 300 mm 绝缘层上硅SOI(Silicon on isolator) STI 铜、低k介质互连 双大马士革结构,16,17,4.3 CMOS制作流程,本节目标: 1、理解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所采用的工艺手段。 2、能够自己设计工艺流程。,18,CMOS反相器的原理图,19,20,CMOS制作流程,双阱制作 隔离制作 晶体管制作 互连 钝化,21,CMOS制作流程,双阱制作 隔离制作 晶体管制作 互连 钝化,1.双阱工艺,2.浅槽隔离工艺,3.阈值电压调整 4.多晶硅栅结构工艺 5.轻掺杂漏(LDD)注入工艺 6.侧墙的形成 7.源/漏注入工艺,

5、8.接触的形成 9.多层金属互连的形成,10.钝化工艺,22,一.双阱工艺,CMOS集成电路要把NMOS和PMOS两种器件做在一个芯片上, 采用做阱的方法解决了需要两种类型衬底的问题。 单阱和双阱,23,24,双阱工艺步骤,1.n阱的形成 1)外延成长 2)清洗、氧化层生长 3)第一层掩模:N阱 4)N阱注入 2.p阱的形成 1)第二层掩模: P阱 2) P阱注入 3)去除光刻胶、氧化硅 4)退火,25,n阱的形成,外延成长,26,清洗、原氧化层生长,n阱的形成,27,第一层掩模:N阱,n阱的形成,28,N阱注入,n阱的形成,29,P阱的形成,第二层掩模: P阱,30,P阱注入,P阱的形成,3

6、1,去除光刻胶、氧化硅,退火,退火作用: 阱区推进;激活杂质; 修复损伤。,P阱的形成,32,二.浅槽隔离工艺(STI),1.STI槽刻蚀 2.STI氧化物填充 3.氧化层CMP-氮化物去除,33,1.STI槽刻蚀 (1)隔离氧化层淀积 (2)氮化物淀积 (3)第三层掩模:浅槽隔离 (4)槽刻蚀 2.STI氧化物填充 (1)沟槽衬垫氧化硅 (2)沟槽氧化硅填充 3.氧化层CMP-氮化物去除 (1)氧化层CMP (2)氮化物、氧化物去除,浅槽隔离工艺(STI),34,第三层掩模,STI槽刻蚀,35,刻蚀氮化硅、氧化硅、硅,STI槽刻蚀,36,(1)沟槽衬垫氧化硅(2)沟槽氧化硅填充,氧化物填充,

7、37,氧化层CMP,氧化层CMP-氮化物去除,38,氮化物、氧化物去除,氧化层CMP-氮化物去除,39,三.阈值电压调整,1.P阱阈值电压调整 (1)第四层掩模:N阱阈值电压调整 (2)离子注入 2.N阱阈值电压调整 (1)第五层掩模:P阱阈值电压调整 (2)离子注入,40,第四层掩模:P阱阈值电压调整,P阱阈值电压调整,41,磷原子注入,P阱阈值电压调整,42,第五层掩模:N阱阈值电压调整,N阱阈值电压调整,43,硼原子注入,N阱阈值电压调整,44,四.多晶栅结构工艺,1.清洗 2.栅氧化层生长 3.多晶硅淀积 4.第六层掩模:多晶硅栅刻蚀 5.多晶硅栅刻蚀,45,多晶硅栅制备,栅氧化层生长

8、、多晶硅淀积,46,第六层掩模:多晶硅栅刻蚀,多晶硅栅制备,47,多晶硅栅刻蚀,多晶硅栅制备,48,五.轻掺杂漏工艺(LDD),1.N阱轻掺杂漏注入 (1)第七层掩模:N阱轻掺杂漏LDD (2)N阱LDD注入 2.P阱轻掺杂漏注入 (1)第八层掩模: P阱轻掺杂漏LDD (2)P阱LDD注入,49,N阱轻掺杂漏注入,第七层掩模:N阱轻掺杂漏LDD,50,N阱LDD注入,N阱轻掺杂漏注入,51,P阱轻掺杂漏注入,第八层掩模: P阱轻掺杂漏LDD,52,P阱LDD注入,P阱轻掺杂漏注入,53,六.侧墙的形成,作用:环绕多晶硅,防止源漏注入过于接近沟可能发生源漏穿通。 1.淀积氧化硅 2.氧化硅反刻

9、,54,侧墙的形成,淀积氧化硅,55,氧化硅反刻,侧墙的形成,56,七.源/漏注入工艺,1.n+源/漏注入 (1)第九层掩模:n+源漏注入 (2)n+源漏注入 2.p+源/漏注入 (1)第十层掩模: p+源漏注入 (2)p+源漏注入 (3)退火,57,源区和漏区的形成,第九层掩模:n+源漏注入,58,n+源漏注入,源区和漏区的形成,59,第十层掩模: p+源漏注入,源区和漏区的形成,60,p+源漏注入,源区和漏区的形成,61,八.接触与局部互连的形成,接触的形成 1.钛的淀积 2.退火 3.刻蚀金属钛,62,接触的形成,钛的淀积,63,退火,接触的形成,64,刻蚀金属钛,接触的形成,65,接触

10、的形成,66,局部互连的形成,大马士革结构 1.形成局部互连氧化硅介质 2.制作局部互连金属,67,1.形成局部互连氧化硅介质 1)氮化硅淀积 2)氧化硅淀积 3)氧化硅CMP 4)第十一层掩膜,接触孔刻蚀 5)接触孔刻蚀,局部互连的形成,68,氮化硅、氧化硅淀积,局部互连的形成,69,氧化硅CMP,局部互连的形成,70,第十一层掩模:接触孔刻蚀,局部互连的形成,71,接触孔刻蚀,局部互连的形成,72,2.制作局部互连金属 1)金属钛淀积 2)氮化钛淀积 3)钨淀积 4)磨抛钨,局部互连的形成,73,钛、氮化钛、钨淀积,局部互连的形成,74,磨抛钨,局部互连的形成,75,九.多层金属互连的形成

11、,四层金属层 三明治结构三层金属薄膜 金属层形成 通孔和钨塞的形成,76,1)金属钛阻挡层 2)淀积铝铜合金 3)淀积氮化钛 4)第十二层掩模:第一层金属刻蚀 5)第一层金属刻蚀,第一层金属互连形成,77,第一层金属互连的形成,淀积钛、铝铜合金、氮化钛,78,第十二层掩模:第一层金属刻蚀,第一层金属互连的形成,79,第一层金属刻蚀,第一层金属互连的形成,80,第一层层间介质和通孔的形成: 1)氧化层淀积 2)氧化层CMP 3)第十三层掩模:通孔刻蚀 4)通孔刻蚀 5)钨塞制作,通孔1和钨塞1的形成,81,氧化层淀积、氧化层CMP,通孔1和钨塞1的形成,82,第十三层掩模:通孔刻蚀,通孔1和钨塞

12、1的形成,83,通孔刻蚀,通孔1和钨塞1的形成,84,钨塞制作,通孔1和钨塞1的形成,85,1)金属钛阻挡层 2)淀积铝铜合金 3)淀积氮化钛 4)第十四层掩模:第二层金属刻蚀 5)第一层金属刻蚀,第二层金属互连形成,86,第二层金属淀积,第二层金属互连形成,87,第十四层掩模:第二层金属刻蚀,第二层金属互连形成,88,第二层金属刻蚀,第二层金属互连形成,89,1)氧化层淀积 2)氧化层CMP 3)第十五层掩模:通孔刻蚀 4)通孔刻蚀,通孔2和钨塞2的形成,90,第二层层间介质淀积,通孔2和钨塞2的形成,91,第十五层掩模:通孔刻蚀,通孔2和钨塞2的形成,92,通孔刻蚀,通孔2和钨塞2的形成,

13、93,通孔2和钨塞2的形成,钨塞制作,94,1)金属钛阻挡层 2)淀积铝铜合金 3)淀积氮化钛 4)第十六层掩模:第三层金属刻蚀 5)第一层金属刻蚀,第三层金属互连形成,95,第三层金属淀积,第三层金属互连形成,96,第十六层掩模:第三层金属刻蚀,第三层金属互连形成,97,第三层金属刻蚀,第三层金属互连形成,98,1)氧化层淀积 2)氧化层CMP 3)第十七层掩模:通孔刻蚀 4)通孔刻蚀,通孔3和钨塞3的形成,99,第三层层间介质淀积,通孔3和钨塞3的形成,100,第十七层掩模:通孔刻蚀,通孔3和钨塞3的形成,101,通孔刻蚀,通孔3和钨塞3的形成,102,1)金属钛阻挡层 2)淀积铝铜合金 3)淀积氮化钛 4)第十八层掩模:第四层金属刻蚀 5)第四层金属刻蚀,第四层金属互连形成,103,第四层金属淀积,第四层金属互连形成,104,第十八层掩模:第四层金属刻蚀,第四层金属互连形成,105,第四层金属刻蚀,第四层金属互连形成,106,十.钝化淀积,107,第十八层掩模:压点刻蚀,108,压点刻蚀,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