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齿孔》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52906 上传时间:2021-03-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邮票上的齿孔》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邮票上的齿孔》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邮票上的齿孔》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票上的齿孔》教学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邮票上的齿孔课后反思 教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做得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由于现代科技发达,人们使用邮票频率降低,因此现在的孩子对邮票很陌生,班上见过邮票的只有少数的几个孩子,所以我从网上搜集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邮票的图片,结合语文百花园四中的“我的采集本”的内容,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欣赏。由世界上第一张邮票到中国的各种代表性的邮票,使学生对邮票有了直观的认识,还对邮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堂课都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又富有知识性。 二、导入课题中巧妙识字 在导入课题时我先让学生欣赏邮票,然后出示词语“邮票”,学生读词后,我再出示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和现在邮票的

2、对比图,引导学生观察:最早的邮票边缘和现在的邮票边缘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观察后会发现最早的邮票边缘是直的,现在的邮票边缘像牙齿一样整齐地排列,这时我指导他们看图认识邮票上的齿孔,并认读词语:齿孔。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邮票欣赏,使学生牢牢记住了“邮票”一词,再通过两张邮票的对比,理解并认识了“齿孔”一词。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三、以读为本,引导自主合作探究 在学文时,我紧紧扣住“是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是怎样发明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读文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接着我由一个简单的问题:在阿切尔发明打孔机之前,邮票使用起来有什么不方便?来引入全文的学习,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感悟到在阿切尔发明打孔机之前,邮票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发明打孔机后使用邮票就方便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