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57427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帮助孩子走出灰色边缘带学校:合肥市园上园小学姓名:席 桂 梅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帮助孩子走出灰色边缘带合肥市园上园小学 席桂梅基本资料:小龙是一个15岁的小男孩,长得又高又壮,所以五年级的他在班级里算是鹤立鸡群了。按照他的生理年龄应该是上初中的孩子,可是因为在三年级时的一次意外事故中,他在家休学一年。返回学校之后又从三年级重新开始学习,恰好分在我所任的班级。他因意外事故留下的后遗症让他在班级里很难正常地学习、生活,他和同学经常格格不入。二年来,我对他付出了许多特别的关照,因为我相信:心与心的感化是最好的良药。但他身上总有一些不安分的情绪,让他偶尔变得异常暴躁。五年级刚开学时,一

2、天早晨,我刚走进教室,就发现小龙的桌子倒在地下,他生气地坐在椅子上,我知道是他又发脾气了,于是走到他面前把桌子扶起来。同学们也把他的书包收拾好放在桌子上。我轻声地说:“小龙,现在要上语文课了,等下课以后和老师说说,好吗?”他生气地表情缓和了一些,微微地点了点头。那一节语文课,他一直在写些什么。下课了,小龙跟我进了办公室,还没等我说话,他便给了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我不想活了,我想自杀,请问自杀除了喝农药外,还有哪些方式不让人产生痛苦。望着他那迷茫、颓废的样子,我的心紧缩了一下,既感到强烈的不安,又感到十分的心痛。我知道,他又遇到他认为很痛苦的事了。我问:“小龙,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让你不

3、想活了?”他冷冷地说:“我不想说,反正我不想活了!”我见他有抵抗的情绪,便说:“好,老师现在就告诉你,不同方式自杀的过程是怎样的。”我大肆渲染了一些自杀方式的痛苦过程,发现小龙的眉头由最初的舒展到拧成一团。我知道他害怕了,最起码他现在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了。我接着说:“小龙,你知道吗?假如你离开了这个世界谁最伤心哪?”他哭着说:“是奶奶,呜”我递给他纸巾,他擦了擦眼泪委屈地说:“昨晚爸爸又打我了,我不小心把菜籽弄湿了,他狠狠地打了我,妈妈也不说话,我觉得爸爸妈妈都不爱我了,同学们好像也讨厌我,我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思。”我拍着他的肩膀,看着他的情绪缓和了许多,便说:“昨晚发生的事,确实不能怪你,让老

4、师和你的父母谈谈,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他默默地点了点头。其实事情发生以前,我也和他的父母沟通很多次,商讨怎样教育这个特殊的孩子,但收效甚微。这次,我决定带着孩子的这张纸条,再和他父母深谈一次。在这一次的交流沟通中,他父母终于意识到自身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有很大的不足,恳请我能给予帮助。于是我和他们共同协商,做好以下几点:一、“再现事件”:与孩子一起重新面对“弄湿菜籽”事件,着重让孩子表达想法,目的在于让孩子宣泄,也让父母学习与演练和孩子的沟通。二、父母继续“特意”积极评价。只找孩子的有点,并至少准备十句表扬孩子的话。三、改变自己简单暴力教育行为,让孩子健康成长。打开孩子的心灵窗户,关键

5、是父母需要多关注他,共同分享孩子的烦恼、快乐。此外,我又和小龙交流,他也想改变现在的状况,所以采取了以下方法:一、制定“行为契约”,以加强自我控制。如:不主动打人、骂人,不乱发脾气,每天对着镜子笑三下,上课“盯”老师,回到家说:“我回来了。”出门说:“我走了。”二、与他就“最受欢迎的同学”谈“人际交际”问题,找出差异,促进自我感知。三、代币法。每遇到事情,只要能克制自己愤怒的情绪,理智地去处理,便会得到老师的奖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龙与父母关系融洽了许多;随之,和同学们的距离也拉近了许多;做事也积极了,形成了积极的自我观念,他的心真的敞亮了许多。评析:可以说,整个心理事件的发生根源与孩子的

6、生物学原因、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是有关联的。由此而引出的孩子心理防线问题,我们更不应该回避,在帮助他走出灰色边缘带,自我评析如下:首先,心理问题来源于学生,心理问题解决也要依靠学生。学生的多重身份心理问题者、经历者、治疗者,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在心理疏导中的主体地位。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在心理沟通中,创造一个真诚、温馨、理解与信任的气氛,这样能使学生尽情地发泄,敞开心扉,达到促使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另外,教师在孩子面前应该是朋友或向导,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支架,一件工具,帮助学生在建构、生成并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在这个案例中我运用了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与孩子共同讨论,促其全面成长。采用“行为契约法”和“代币法”,来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从而产生内省,让孩子的心理走向健康。再次,心理问题解决的多面性。任何心理问题的源头都不是单方面的,需要协调家长、学校、学生或社会来共同配合。这次心灵之旅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并不觉得轻松,因为这些孩子来到学校,不仅要丰富自己的学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现代社会里,如何直面人生中的种种挑战,避免走进人生的灰色边缘带,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做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