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人的影响--集体研讨式备课提纲.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75587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对人的影响--集体研讨式备课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化对人的影响--集体研讨式备课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对人的影响--集体研讨式备课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对人的影响--集体研讨式备课提纲.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集体研讨式备课提纲课 题 文化对人的影响设计的理由教学目标1、明确高考考点,把握考纲要求。2、落实考点,夯实基础。3、合作探究,突破难点。设置情境,思考激趣。考点分析,夯实基础。探究讨论,总结提升。课标、考纲要求1、 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及表现,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2、 说明文化对塑造人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考点知识分析,核心内容解读教学难点全面理解文化的作用。教法、学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讲解点拨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问题导入:目前,城市小学生上网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据统计,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高达10

2、%15%,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屡屡发生。面对孩子上网成瘾,有些家长无奈地呼喊:请救救我的孩子吧! 设疑思考:你对网络文化有什么认识? 合作探究: 一、明确高考考点,学生自主学习: 1、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 2、文化塑造人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考点知识分析,核心内容解读 考点一: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如家庭、学校、社区),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学习、研究)。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

3、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从影响的过程来看) 文化环境影响的不可回避性。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人的行为在一定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下得到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的文化因素影响下养成。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需要自觉地选择。人的行为有目的性,在接受什么样的文化影响问题上,人们总是主动鉴别、自觉选择。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也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受优秀文化和接受崇高思想的过程。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们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可以使人们得到精神

4、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道德素养。 (2)深远持久(从影响的效果来看)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文化素养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精神名片。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深远持久性,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深远持久性突出表现在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考点二:文化塑造人生(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

5、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 考点突破,讨论交流探究一:有人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法选择的。”对吗?探究二:建国60周年之际,人们纷纷唱革命歌曲,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唱“红歌”对人们有何影响?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老师总结点评。 时间2分钟5分钟30分钟8分钟反馈矫正明辨易混易错点:区分“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深远持久的影响”任何文化都能塑造人生课时小结 学生总结,概括升华作业设计 完成课时作业困惑与问题 1、知识的理解运用,热点材料链接分析是难点 2、学生思考的自觉性较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