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81596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材料优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新能源材料优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新能源材料优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新能源材料优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新能源材料优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材料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材料优秀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新能源材料,2,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 能源结构的变化; 一次性商品能源(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到二次电池的发展 矿物能源面临枯竭的前景; 矿物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如:矿物燃烧时放出的SO2、CO、CO2、NOx、烟尘等。,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与面临的挑战,第一章 概述,3,新能源、新能源技术与新能源材料,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新型反应堆)、风能、地热、海洋能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中的氢能。 太阳能利用技术、氢能利用技术、核电技术、化学电能技术、生物质能应用技术、风能、海洋能与地热应用技术、潮流能利用技术、地热能技术。 新型二次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太阳电池材料及核能材料。,

2、4,新能源材料的主要进展,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材料 (1)正极材料的改善,如改进球形Ni/(OH)2 (2)AB5型储氢合金的改进 (3)新型高容量储氢电极合金的研究与开发,如Ni/MH合 金、Mg-Ni系合金 锂离子二次电池材料 (1)碳负极材料 (2)纳米合金材料,如纳米Sn、SnSb、SnAg等 (3)正极材料,如LiCoO2 (4)电解质材料,5,燃料电池材料 (1)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 ( PEMFC材料) (2)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MCFC材料) (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材料) 太阳电池材料 太阳能电池发展的制约因素: (1)接受面积的问题; (2)能量按时间分布不均匀的问

3、题; (3)电池材料的问题; (4)成本问题。,6,太阳能电池材料的进展: (1)发展材料工艺,提高转换效率; (2)发展薄膜电池,节约材料消耗; (3)材料的大规模加工技术; (4)与建筑相结合。,核能材料 (1)包壳材料; (2)核燃料; (3)聚变堆的第一壁材料; (4)核废料的处理。,7,第一篇 新型二次电池概述,新型二次电池概述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材料 锂离子电池材料,8,第1章 新型二次电池材料,9,二次电池,放电时通过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电能,通以反向电流(充电)时则可使体系回复到原来状态,即将电能以化学形式重新储存起来。这种电池称为二次电池或蓄电池。 分类:铅酸电池、镉镍电池、锌镍电

4、池、金属氢化物镍电池、锂高温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等(绿色电池)。 研究热点:储氢材料及金属氢化物镍电池;锂离子嵌入材料及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锂蓄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10,Ni/MH二次电池,优点: 能量密度高,同尺寸电池,容量是Ni/Cd电池的1.52倍; 无镉污染,又称绿色电池; 可大电流快速充电; 工作电压为1.2V,与Ni/Cd电池有互换性。 原理:,11,电池反应,正极,负极,商品Ni/MH电池的形状有圆柱形、方形和扣式等多种类型; 按电池的正极制造工艺分类,则有烧结式和泡沫镍式(含 纤维镍式)两大类型。,12,13,Ni/MH电池正极材料初期采用Ni/Cd电池用的烧结式正

5、极; 随后采用高孔率泡沫或纤维镍和球形Ni(OH)2制造的氧化镍 材料;目前生产Ni/MH电池所用的储氢负极材料有AB5型合 金和AB2型合金两种。,14,锂离子二次电池,工作原理,15,正极反应,负极反应,电池反应,商用锂离子电池按形状分类有圆柱形、方形和扣式。按正极材料分类,有氧化钴锂型、氧化镍锂型和氧化锰锂型。,16,锂离子电池的前景展望 (1)发展电动汽车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2)开发及使用新的高性能电极材料; (3)加速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实用化进展。,17,第2章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材料,高密度球形Ni(OH)2正极材料 储氢合金材料 AB2型Laves相储氢电极合金 其他新型高容量

6、储氢电极合金、 Ni/MH电池材料的再生利用,18,2.1高密度球形Ni(OH)2正极材料,2.1.1 球形Ni(OH)2的基本性质与制备方法 Ni(OH)2是涂覆Ni/MH电池正极使用的活性物质。电 极充电时Ni(OH)2转变成NiOOH,Ni2+被氧化成 Ni3+;放电时NiOOH逆变成Ni(OH)2, Ni3+还原成 Ni2+。电极的充放电反应式为:,19,高密度球形Ni(OH)2能提高电极单位体积的填充 量和放电容量,且具有良好的充填流动性;松 装密度大于1.5g/mL、振实密度大于2.0g/mL的球形Ni(OH)2为高密度球形Ni(OH)2。,Ni(OH)2存在、两种晶型, NiOO

7、H存在、两种晶型。目前生产Ni/MH电池使用的Ni(OH)2均为型。,在充放电过程中,各种晶型的转变关系如下图:,20,制备方法 主要有化学沉淀晶体生长法(制备的 Ni(OH)2综合性能较好)、镍粉高压催化氧化法及金属镍电解沉淀法。,2.1.2影响高密度球形Ni(OH)2电化学性能的因素,主要因素有化学组成、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密度、 晶型、表面形态和组织结构等。,21,化学组成的影响,(1)钴的影响 在Ni(OH)2中添加Co可提高Ni(OH)2的利用率、 增加电化学过程中Ni2+/Ni3+间反应的可逆性及改善传 质和导电性能。此外掺钴还能提高析氧电位,降低电池 内压,提高Ni(OH)2的利

8、用率。掺加量在2%以下较 合适,过高会增加电池的自放电率,影响其他电学性能。 (2)锌的影响 掺锌提高析氧电位、细化微晶晶粒、抑制过充时- NiOOH的产生并可减少电极体积膨胀,22,(3)钙、镁的影响 钙镁过高(0.02%)会降低Ni(OH)2的活性,阻止 Ni(OH)2中的质子的传递,妨碍Ni2+/Ni3+的相互转化、 加速容量和电压平台的衰减和影响电池循环寿命。 (4)铁的影响 含有较高的铁,增加电池的自放电,影响电池正常使用。 (5)硫酸盐、碳酸盐的影响 其含量升高,Ni(OH)2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放电容量降低,电极极化增加。,23,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主要影响N

9、i(OH)2的活性、比表面积、松装和振实密度。一般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活性就搞。但粒径过小,会降低松装和振实密度。,表面状态的影响,一般表面光滑、球形度好的Ni(OH)2的振实密度高,流动性好,但活性差;而球形度低、表面粗糙、孔隙发达的产品振实密度相对较低,流动性差,但活性较高。,24,微晶晶粒尺寸及缺陷的影响,结晶度差、层错率高、微晶晶粒小、微晶排列无序的Ni(OH)2的活化速度快,放电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其他电性能也较好。,2.1.3 Ni(OH)2正极材料的研究动向,(1)新型添加剂的研究 日本和德国正在开发锰、钛和铝等新型添加剂,可增加 Ni(OH)2晶体内部的生长缺陷和变形缺陷、提高

10、Ni(OH)2的放电容量和改善其他电化学性能。,25,(2) Ni(OH)2表面覆Co或Co(OH)2的研究,采用化学镀方法在Ni(OH)2表面覆Co或Co(OH)2,使正极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增大电极的放电深度、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放电容量,但表面的镀层不够牢固,经一定周期充放电循环后会出现表面镀层溶解和脱落的现象,需进一步研究改进。,2.2 储氢合金负极材料概述,目前研究的储氢合金负极材料主要有AB5型稀土镍系储氢合金、AB2型Laves相合金、AB型Ti-Ni系合金、A2B型镁基储氢合金以及V基固溶体型合金等几种类型。,26,用于Ni/MH电池负极材料的储氢合金应满足的条件: (1)

11、电化学储氢容量高,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不发生太大的变化,合金氧化物的平衡氢压适当,对氢的阳极极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2)在氢的阳极氧化电位范围内,储氢合金具有较强的抗阳极氧化能力; (3)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合金组分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4)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合金不易粉化,制成的电极能保持形状稳定; (5)合金应具有良好的电荷热的传导性; (6)原材料成本低廉。,27,AB5型稀土镍系储氢合金,代表LaNi5合金 LaNi5合金因合金吸氢后晶胞体积膨胀较大,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其容量迅速衰减,不宜作为Ni/MH电池负极材料,解决办法就是降低合金中Co的含量,并用廉价的混合稀土Mm替代单一稀土L

12、a和Nd制备LaNi5系多元合金。,28,代表ZrMn2合金 具有储氢容量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主要有C15型(MgCu2)型面心立方结构和C14型 (MgZn2型立方结构)。 AB2型合金目前还存在初期活化困难、高倍率放电性能较差,以及合金的原材料价格相对偏高等问题。,AB2型Laves相合金,29,以Mg2Ni为代表的镁基储氢合金具有储氢量高、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但吸氢动力学性能较差,使其难以在电化学储氢领域得到应用。,V基固溶体型合金,镁基储氢合金,V基固溶体日合金吸氢后可生成VH和VH2两种氢化物,具有储氢量大特点,但V基固溶体本身不具备电极活性,所以较少研究。通过在V基固溶体的

13、晶界上析出电催化活性良好的Ti/Ni等第二相后,可使V基固溶体合金称为一类新型高容量储氢电极材料。,30,AB5型混合稀土系储氢电极合金中,合金化学式的A侧是混 合稀土金属,主要由La、Ce、Pr、Nd四种稀土元素组成。 可以分为富镧混合稀土(Ml)和富铈混合稀土(Mm)两种 类型。 主要分为单一稀土和二元混合稀土组成对合金电极性能的影 响。其中单一主要包括La、Ce、Pr、Nd四种单一稀土元 素;混合主要是La-Ce二元混合稀土, La-Pr二元混合稀 土, La-Nd二元混合稀土;市售混合题图组成主要是调整La 和Ce的比例,进一步优化,提高储氢电极合金性能。,2.3 AB5型混合稀土系储

14、氢电极合金,2.3.1 合金的化学成分与电极性能,合金A测混合稀土组成的优化,31,LaNi5型合金吸放氢后晶胞体积膨胀较大,在反复吸放氢过 程中,合金会严重粉化,比表面积随之增大,从而增大合金 的氧化腐蚀,使合金过早失去吸放氢能力,因此除A测元素 优化外,可以将B测元素的优化。 1)钴元素的作用 钴能够降低合金的显微硬度、增强柔韧性、减少合金氢化后 的体积膨胀和提高合金的抗粉化能力;同时,在充放电过程 中,钴还能抑制合金表面Mn、Al等元素溶出,减少合金的 腐蚀速率,从而提高合金的循环寿命。由于钴价格昂贵,可 以用Cu、Fe、Si等替代。,合金B测元素的优化,32,2)锰元素的作用 锰对Ni

15、的部分替代可以降低储氢合金的平衡氢压, 减小吸放氢过程的滞后程度。 3)铝、硅元素的作用 Al对Ni的部分替代可以降低储氢合金的平衡氢压, 但随着替代量的增加,合金的储氢容量有所降低。 此外在充放电过程中,合金表面的Al会形成一层比 较致密的氧化膜,可以防止合金的进一步氧化腐 蚀,可以提高合金的循环稳定性。,33,4)铜、铁元素的作用 在合金中加入适量的Cu能降低合金的显微硬度和吸氢体积 膨胀,有利于提高合金的抗粉化能力。Fe大于Ni的部分替 代能够降低合金的平衡氢压,但使合金的储氢容量有所降 低,同时,在降低合金吸氢体积膨胀和粉化速率方面,Fe具 有与Co相似的特性。 5)其他元素的作用 微

16、量Ti部分替代Ni时,可使合金的放电容量及循环稳定性得 到提高;Zr或V对Ni的部分替代将加大合金的吸氢粉化倾 向,降低合金的循环稳定性;Sn或Ge对Ni的部分替代能降 低合金的平衡氢压,提高合金的吸放氢速率,并能减小合金 氧化得 体积膨胀,使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得到改善;一种含锂 和以Zn替代Co的专利合金,可以使合金的电化学容量和循 环稳定均有一定提高。,34,2.3.2 合金的表面改性处理与电极性能,合金表面的成分、微观结构及电催化活性等对合金电极和Ni/MH 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储氢合金进行适当的表面处 理,可以显著改变合金的表面特性,使合金电极和电池的性能进 一步得到提高。,

17、表面包覆处理,1)化学镀 在储氢合金粉表面包覆一层Cu、Ni、Co等金属或合金的作用是: 作为表面保护层,防止表面氧化及钝化,提高电极循环寿命; 作为储氢合金之间及其与基体之间的集流体,改善电极导电 性,同时改善电极导热性,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 有助于氢原 子向体相扩散,提高金属氢化物电极的充电效率,降低电池内压。,35,2)电镀 电镀镀层与化学镀具有相同的作用,但由于合金粉 的电镀设备较为复杂,对电镀的研究相对较少。电 镀Pd对放电容量没有明显提高,但可改善电极的活 化性能;电镀Co可使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有较大提 高。 3)机械合金化方法 通过机械合金的方法可以在储氢合金表面形成一层 金属包

18、覆层(如Ni、Co、Cu等),使合金电极的 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得到提高。,36,在储氢合金表面涂上一层疏水性有机物,可使负极表面形成 微空间,有利于提高充电后期及快速充电时氢、氧复合为水 的反应速度,从而降低电池内压,提高循环寿命。对储氢合 金表面进行特殊憎水处理,对氢、氧复合也有良好的催化作 用,并能降低电极极化,从而提高了电极高倍率放电能力和 大电流的充放电效率。 在储氢合金表面涂覆贵金属也能有效提高电极性能。 在合金表面修饰一层连续亲水性有机物膜,并在亲水性有机 膜上修饰不连续的孤立岛状的憎水性有机物,能够显著提高 合金的抗氧化能力及电池循环寿命。 用非金属材料修饰合金表面也能有效提高

19、电极性能。,表面修饰,37,经浓(热)KOH溶液处理后,随着合金表面层中Mn、Al等 元素的溶解,将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富 镍层。它不仅提高了合金粉之间的导电性能,而且显著改善 了电极的活化性能和高倍率放电性能。同时防止合金表面层 进一步腐蚀,提高合金的耐久性。但得注意热碱处理必须严 格控制处理的工艺条件,否则合金的过度腐蚀会损失一部分 有效容量,同时长时间碱处理所造成的表面腐蚀凹痕和空洞 加速了合金的腐蚀,反而降低了循环寿命。,热碱处理,氟化物处理,经HF等氟化物溶液处理后,合金的活化、高倍率放电性能 及循环稳定均能得到一定的改善。,38,氟化物处理,储氢合金经酸浸渍处理后,

20、可溶解除去合金表面的稀土氧化 层,并在合金表面形成电催化活性良好的富Ni(Co)层。 同时,由于合金表面层氧化产生较多的微裂纹,使合金的比 表面积增大,从而使合金的活化及高倍率放电性能得到改善。,化学还原处理,采用含有还原剂(如KBH4、NaBH4以及次磷酸盐等)的 热碱溶液对合金粉(或MH电极)进行浸渍处理后,可以改 善合金电极的性能;同时由于合金表面部分金属元素溶解, 表面形成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富镍层,防止了MH电极在循 环过程中的氧化和粉化,提高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MH电 极的初始容量、活化性能、循环稳定性、电催化活性和快速 放电能力也能得到显著提高。,39,2.3.3 合金的组织结构与

21、电极性能,在合金的晶界上有不同种类的合金元素或第二相析出时,则 可能促进(或抑制)合金的吸氢粉化及腐蚀过程,降低(或 提高)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也可能因晶界析出的第二相 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从而使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典型能 得到改善。,常规铸造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电极性能,AB5型混合稀土系储氢合金的常规铸造过程中,提高合金的 凝固冷却速度(急冷凝固)是提高合金循环稳定性的有效途 径。而对放电容量较高的含Mn合金而言,适当的退火处理 可使合金的电极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40,快速凝固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电极性能,储氢合金快速凝固制备方法主要有气体雾化法和单辊快淬法。 气体雾化法是通过高压Ar气流(2

22、8MPa)将合金熔体雾 化分散为细小液滴的一种快速凝固方法。合金的凝固冷却速度 为103104K/s,可获得3040微米球形合金粉末气体雾 化合金的循环稳定性比常规铸造合金有显著提高,还可以使 Co及无Co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球形合金也 存在反应的比表面积最小和晶格应变较大的问题,导致气体雾 化合金的初期活化比较困难,并降低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因此必须对球形合金粉进行热碱浸渍等表面处理或真空退火处 理,才能更好地满足Ni/MH电池的实用性能。,41,单辊快淬法试讲合金熔体倾倒(或喷射)在高速旋转 (15003000r/min)的水冷铜辊上进行快淬的快速凝 固方法,合金的凝固冷

23、却速度为105106K/s,可获得 3050微米的合金薄片。 单辊快淬方法可使合金生成超细晶粒的柱晶组织并有效抑制 稀土和Mn等元素的凝固偏析,快淬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均比 常规铸造合金有显著提高。但随着单辊快淬时合金凝固冷却 速度的增大,可使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但合 金的活化循环次数明显增多,其实放电容量有所降低,因此 必须选择合适的凝固冷却速度才能使快淬合金获得较好的综 合性能。此外可以适当的低温(400)退火处理,消除合 金中位错等缺陷,使循环性得到改善。,42,在AB5型混合稀土系合金中A测或B测过高或过低导致某相 偏析,会降低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因此要准确控制混合稀土 金属的成

24、分,使合金保持A:B(原子比)=1:5的正常化 学计量比。在用Zr部分替代La或Mm的合金中,发现晶界 上不吸氢的ZrNi5第二相析出型具有抑制合金粉化的作用, 使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得到改善。对合金进行快速凝固或 适当均匀化退火处理是消除合金元素或有害第二相晶界偏析 的有效途径。,合金的晶界析出物与电极性能,43,2.4 AB2型Laves相储氢电极合金,A原子核B原子的原子半径之比(rA/rB)接近于1.2左右而 形成一种密堆排列的Laves相结构。 AB2型合金比AB5型 合金的储氢密度更高,可使Ni/MH电池的能量密度进一步 提高。,2.4.1 AB2型Laves相储氢电极合金的基本特

25、征,AB2型Laves相储氢电极合金的过程中,必须用Ni和其他 元素部分替代ZrM2或TiM2合金B侧的元素,或用Ti等元素 部分替代ZrM2合金A侧的Zr,调整合金氢化物的平衡氢压 机其他性能,使合金具有良好的电极性能。,合金成分的多组元特征,44,合金的多相结构特征,通常含有C14和C15型两种Laves相,此外还可能存在有 Zr7Ni10、Zr9Ni11以及固溶体等Laves相。合金A侧含Ti量较高 的合金通常以C14型Laves相为主相,而含Zr量较高的合金以 C15型Laves相为主相,在不同的体系中, C14和C15型两种 Laves相对合金的电极性能往往表现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因

26、此必须对具体的合金体系确定两种Laves相的合适比例,使 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45,AB2型合金与AB5型合金的吸放氢特性比较,AB2型合金的气态可逆储氢量大于AB5型合金;放电容量提 高30%左右,但AB2型合金的活化性能明显不如AB5型合 金,许多AB2型合金通常必须经过表面改性处理,合金的活 化性能才能满足实用化的要求。,2.4.2 AB2型Laves相储氢电极合金的研究开发,合金成分的优化筛选研究,主要包括Zr(Mn-V-Ni-Cr)2型合金; Zr(Mn-V-Ni- M)2+型合金; Zr1-xTix(Mn-V-Ni-M)22+合金; Ovonic合金,46,合金相结构的优化研

27、究,通过对合金成分和相结构的综合优化,能使合金的电极性能 改善,但含有较多的Zr-Ni型非Laves相,限制了合金放电 容量的进一步提高。采用铸造方法制备Zr系多元合金过程 中,因合金的凝固冷却速度缓慢(102K/s),导致合金成 分偏析,这是合金中生成Zr-Ni型非Laves相的重要原因, 制约合金放电量及循环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合金制 备过程中,对合金进行快速凝固或退火处理以消除合金中 Zr-Ni型非Laves相,可使Zr系合金的电极性能明显改善。,47,1)热碱浸渍处理 2)热碱+还原剂浸渍处理 3)氟化物处理 4)添加微量稀土元素,AB2型储氢电极合金的表面改性处理,2.4.3

28、AB2型Laves相储氢电极合金的发展方向,1)合金的表面状态与表面改性处理研究 2)合金成分与相结构的综合优化研究 3)合金的制备技术研究 4)降低合金的生产成本,48,2.5 其他新型高容量储氢电极合金,研究开发中的新型高容量储氢电极合金主要有Mg-Ni系非晶 合金和V基固溶体型合金两种类型。,2.5.1 Mg-Ni系非晶合金,以Mg2Ni为代表的Mg-Ni合金具有储氢量大(理论容量近 1000mAh/g)、资源丰富及价格低廉等突出特点。国内采用置 换扩散法及固相扩散法合成的晶态Mg-Ni系合金,可使合金的动 力学及热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并具有一定的室温充放电能 力;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的

29、非晶态Mg-Ni系合金具有比表面积大 和电化学活性高的特点,室温下实现充放电过程;采用元素Y部分 替代Mg2Ni中的Ni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合金电极的吸放氢性能。,49,日本东芝公司研究发现:当用Al或Mn部分替代Mg2Ni中的 Mg时,可降低合金氢化物的稳定性,提高合金的可逆吸放氢 能力。目前,非晶态Mg-Ni系合金的放电容量已达到 500800mAh/g左右,具有开发前景,但非晶态Mg-Ni合 金目前仍存在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必须进一步研究改进。,2.5.2 V基固溶体型合金,V基固溶体型合金具有可逆储氢量大,氢在氢化物中的扩撒速 率较快等优点,已在氢的储存、净化、压缩以及氢的同位素分 离等

30、领域较早得到应用。主要包括V3TiNix合金、 V3TiNi0.56 Mx合金及以Laves相为第二相的V基固溶体型合金。,50,V3TiNix合金,V3TiNix合金中,TiNi基第二相的组成、结构及析出量(第 二相与主相的比例)对于合金的电极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合金含Ni量增大而析出的TiNi基第二相组织增多,可 使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得到改善;并通过对合金再适当温 度(1073K)下进行热处理以降低第二相中的V含量,已使 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51,V3TiNi0.56 Mx合金及多元V基固溶体型合金,V3TiNi0.56 Mx中当添加元素M为Al、Si、Mn、Fe、Co

31、、 Cu、Nb、Mo、Pd及Ta时均可使合金的循环性能得到不 同程度改善但合金的起始放电容量也有所降低,其中以 V3TiNi0.56 M0.046(M代表Co、 Nb、 Ta)合金的容量降 低较少,而循环稳定性的改善比较显著。,Laves相为第二相的V基固溶体型合金,通过在合金组织结构中将V基固溶体主相(吸氢相)和三维 网状分布的第二相(导电集流及催化相)复合,并优化控制 主相和第二相的协同作用,使合金获得良好的电极性能,但 存在问题就是金属V材料价格昂贵的问题。,52,2.6.2 Ni/MH电池材料的再生利用技术,1)火法冶金处理流程,53,2)湿法冶金处理流程,54,3)大型动力电池材料的

32、冶金处理流程,55,第3章 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电解质材料,56,3.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演变过程,57,3.1.1 金属锂负极材料,在锂电池中,锂电池与非水有机电解质容易反应,在表面形 成一层钝化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使金属锂在电 解质中稳定存在。充电过程中,锂将重新回到负极,新沉积 的锂的表面由于没有钝化膜保护,非常活泼,部分锂将与电 解质反应并被反应产物包覆,与负极失去电接触,形成弥散 态的锂,与此同时,充电时在负极表面会形成枝晶,造成电 池软短路,使电池局部温度升高,熔化隔膜,软短路变成硬 短路,电池被毁,甚至爆炸起火

33、,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研究:,58, 寻找替代金属锂的负极材料; 采用聚合物电解质来避免金属锂与有机溶剂反应; 改进有机电解液的配方,使金属锂在充放电循环中保持光滑均一的表面。,3.1.2 合金类负极材料,个中国锂合金包括LiAlFe、LiPb、LiAl、LiSn、LiIn、 LiBi、LiZn、LiCd、LiAlB、LiSi等。 问题?锂合金负极在反复循环过程中,将经历较大 的体积变化,电极材料逐渐粉化失效,合金遭到破 坏。,59, 采用混合导体全固态复合体系; 将活性物质(如LixSi)均匀分散在非活性的锂合金中,其中活性物质与锂反应,非活性物质提供反应通道。 将锂合

34、金与相应金属的金属间化合物混合; 如将LixAl合金与Al3Ni混合。 将锂合金分散在导电聚合物中; 如将LixAl、 LixPb分散在聚乙炔或聚丙苯中,其中导电聚合物提供一个弹性、多孔、有较高电子和离子电导率的支撑体。 将小颗粒的锂合金嵌入到一个稳定的网络支撑中。,解决办法,60,近年来出现的锂离子电池,锂源是正极材料LiMnO2 (M代表Co、Ni、Mn),负极材料可以不含金属 锂,比如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纳米级的Sn及SnSb、 SnAg金属间化合物,其循环得到明显改善;纳米合 金复合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绝对体积变化较小,电极 结构有较高的稳定性,且比表面积大,存在大量的晶 界,有利于改善电

35、极反应动力学性能,因此纳米合金 是负极材料的最佳选择。,61,3.1.3 碳负极材料,碳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碳纤维、石油焦、无序碳和有机裂解 碳。 与负极材料有关的问题: (1)电化学容量 电化学容量通常指单位质量的活性物质充电或放电到最大程 度时的电量,一般用mAh/g表示. (2)不可逆容量损失 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的充放电效率低于100%,即放电 的电化学容量低于充电,损失的部分被称为不可逆容量损失。,62,(3)电极电位 电极反应为xLi+6C+xe-=LixC6 室温下碳电极的电极电位为: E=E+0.02567lnC(Li+)/C(LixC6) (4)充放电倍率 充当电电流I=C/N

36、,其中C为电池的额定容量值;N为放电 小时数。 (5)循环性 循环性即电极材料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保持电化学容量的能 力。其好坏与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 性有关。,63,3.1.4 氧化物负极材料,锂源的负极材料如LiWO2、Li6Fe2O3、LiNb2O5等; M1M2pM4q的负极材料,其中M1M2为Si、Ge、Sn、 Pb、P、B、Al、As和Sb,M4为O、S、Se、Te。,3.1.5 其他负极材料,Li3-xMxN(M为Co、Ni、Mn、Fe)负极材料,其中 Li3-x CoxN的可逆容量达到了760 mAh/g;机械球磨法制备 了Mg2Ge,锂在第一次放电时的嵌入容

37、量为950 mAh/g; Li1+xM1-3xTi1+2xO4(M3+为Fe、Ni、Cr、x=0.2、 0.33)循环25次可逆容量保持在250 mAh/g。,64,3.1.6 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要求,(1)在锂嵌入过程中电极电位变化较小,并接近金属锂; (2)有较高的比容量; (3)有较高的充放电效率; (4)在电极材料内部和表面,锂离子具有较高的扩散速率; (5)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6)价格低廉、容易制备。,65,3.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二次电池锂电池(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放电电位(对Li/Li+),3.2.1 一般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66,目前已经用

38、于锂离子电池规模生产的正极材料为LiCoO2, 廉价的电极材料LiNiO2和LiMn2O4正在广泛研究并已在电 池中试用。这三种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及综合性能如下表:,67,3.2.2 LiCoO2正极材料,LiCoO2为NaFeO2六方晶型结构,为R3m空间群。其影 响因素主要包括: 1) LiCoO2的化学组成对性能的影响 2) LiCoO2粉末粒度及粒度分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3) LiCoO2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导率及扩散系数 4) LiCoO2的合成方法,3.2.3 LiNiO2正极材料,LiNiO2的价格比LiCoO2低廉,而且重量比容量大,但合成 条件苛刻。应用中的主要问题是脱锂后的产物分

39、解温度低, 分解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氧气,造成锂离子电池过充电时易发 生爆炸、燃烧,因此尚未大规模应用。,68,3.2.4 尖晶石LiMn2O4正极材料,LiMn2O4的Mn2O4框架对于锂的脱出和嵌入是一个很好的 宿主,因为它为锂离子扩撒提供了一个由共面的四面体和八 面体框架构成的三维网络。 Mn2O4框架为立方对称。在嵌 入和脱出的过程中尖晶石各向同性地膨胀和收缩。 LiMn2O4在湿空气下是稳定的,理论容量为148mAh/g。 LixMn2O4的x值在0.151之间变化时充放电是可逆的,可逆 容量在120mAh/g左右,电压平台为4.15V。,尖晶石LiMn2O4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69,尖

40、晶石Li1+xMn2-xO4 的锂锰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Li1+xMn2-xO4 中Mn的平均价态大于3.55,晶格参数a低于 0.823nm,充放电完全在单相中进行,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尖晶石LiMn2O4 的温度稳定性,LiMn2O4正极材料存在问题是高温下循环性能和存放性 能差,对这些问题研究如下表:,70,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组成和加工工艺、晶格参数、粉末 的粒度均一性和表面积、电解质的性质和纯度以及充放 电状态均影响其高温循环和储存性能。,71,LiMn2O4 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导及扩散系数,充放电过程中,锰有混合价态,电子导电是靠电子在高价态 和低价态之间跳跃产生;脱锂过程电位(相

41、对Li/Li+电位) 从3.5V升高到4.2V时,电子电导由2.4*10-5Scm-1降到 1.4*10-5Scm-1 ,嵌锂的过程与电导的变化相反;锂的扩散 系数也随脱锂过程电位的升高而降低。,尖晶石LiMn2O4 的合成,主要包括固相合成法、共沉淀法、凝胶法等。,72,3.2.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主要包括锂钴镍复合氧化物,用镍取代LiCoO2中的 部分钴可以降低材料成本; 改性的尖晶石复合正极材料,多种阳离子置换的材料如 LiMyMn2-yO4 (M为Co、Cr、Ni、Al等)以及钛尖晶石材料。 其他类型的复合正极材料,如电压为5V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 料Li2MMn3O8 ( M

42、为代表Fe、Co、Cu)、电压为3V的二次 锂电池正极材料LixMnO2 ( CDMO)、无机非晶材料V2O5 和-MnO2,以及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机硫化物正 极材料。,73,3.3 电解质材料,电解质作用是在电池内部正负极之间形成良好的离子导电通 道。电解质分类: (1)水对许多离子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 (2)采用有机溶剂电解质后,由于使强还原性活泼金属及其化合物作为负极材料。电池的工作电压得以大幅提高; (3)使用熔融无机盐作为电解质具有高电导率和高电压的优点,但仅能在高温下工作; (4)聚合物或无机固体作为电解质的主要优点是无漏液,电池的尺寸形状容易设计,电池的可靠性大为增强。,74,

43、3.3.1 非水有机溶剂电解质,正负极界面之间的有机溶剂电解液首先要有高度的化学和电 化学稳定性,即要求有机溶剂电解质既不会同正负极材料直 接发生化学反应,又能够保证在电池工作状态下不会再正负 极上发生氧化与还原;其次实际锂电池要求有机溶剂电解质 具有高导率。 为了保证有机溶剂电解液的稳定性,通常采用无机锂盐作电 解质盐;有机溶剂的粘度直接影响电解质的迁移速率。粘度 越小,离子迁移受到的粘性阻力越小,电导率就越高。,锂电池用非水溶剂电解质的基本性质,75,对于有机溶剂电解液的另一要求是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低的熔 点,以使锂电池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同时要考虑电解 质盐浓度对有机溶液电导的影

44、响。为了得到综合性能更佳的有机 溶剂电解质,一般需要不同性能的有机溶剂进行搭配组成混合溶 剂。,有机溶剂电解质的应用与研究发展,70年代,常温下,许多以酯类、醚类为溶剂的有机电解质的 电导率均能达到10-3Scm-1以上,可以满足锂电池的应用要 求,广泛使用的Li-MnO2电池所用电解液为LiClO4+PC/DME 80年代采用LiAsF6/1,3-DOL+2MF、LiAsF6/EC+2-MeTHF、 LiCF3SO3/EC+DME等有机溶剂电解质体系均被认为是提高锂 电池循环的有效措施。,76,3.3.2 聚合物电解质,将有机溶剂电解质加入到惰性聚合物材料中形成的凝胶电解 质为聚合物电解质;

45、离子导电橡胶和离子交换膜也称为聚合 物电解质。 (1)不含增塑剂的聚合物电解质 典型代表为聚氧化乙烯(PEO),基于高结晶度的PEO类 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体系的室温电导率(10-8Scm-1) 始终没有大幅度改善,虽然高温(100)下可能达到 10-5Scm-1左右。但力学性能很差,为克服结晶度带来的 问题,研究低温下保持非晶性的无规聚氧化丙烯(PPO)。 聚合物电解质大致分为无规聚醚类及梳状共聚物两大类。,77,(2)含增塑剂的聚合物电解质,含增塑剂的聚合物电解质制备方法:一种是将可溶聚合物(如 PEO、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 加入液态电解质中增大粘度形成凝胶电

46、解质。另一种是将溶有电 解质盐的小分子溶剂加入聚合物微网络结构中成为增塑聚合物电 解质。这两种方法均能大幅度提高离子电导率。,3.3.3 无机固体电解质,无机固体电解质是指在熔点以下具有可观离子导电性的无机固 体化合物。主要有Li4Si04、Li-Al2O3、层状结构Li3N、 -Li2ZnGeO4或-Li3(P,As,V)O4基础上形成的固溶体 LISICON。,78,3.3.4 电解质的新发展,(1)聚合物电解质的展望 今后几年聚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决电导率与力学性能之间矛盾的技术措施; 采取湿度的交联方式; 采用共聚合方法; 利用共混方法。 2)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与导电机制的关系; 3)聚合物超离子导体; 4)聚合物单离子导体,79,(2)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应用及研究展望,对无机固体电解质的探索集中在两方面: 进一步研究晶格结构和离子传输机理,探索和合成高离子迁移率骨架结构的化合物。 发展新型非晶态无机固体电解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