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06648 上传时间:2021-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课堂教学设计和几点说明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做一说明:一、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上一节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是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和金属和盐溶液等反应的不同,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理解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教材注重对

2、学生学习水平的培养,如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均采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知识是怎样来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水平,同时使他们通过自我探究的方法获得新知识。2.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 A.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B. 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C.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相关的置换反应实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2) 过程和方法目标 A. 通过小组合作实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实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使用对比、归纳、

3、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实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实行表述,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B. 通过符合理解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实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协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本课题的重点。(2)使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是本节课的难点。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已经知道金属会和氧气

4、反应。2.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氢气的制取实验,已经知道金属会和酸溶液反应。 3.在第五单元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习过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了解了金属化合物溶液 。三、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教材处理教学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把教材分三块教学分三次总结出金属的活动性规律。1.对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教学,本人采取了学生自学教材后自发探究镁条、铝箔、铁丝、铜丝等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行认真的对比和分析,从中得出金属活动性的规律。采用自学实验探究自我总结的教学模式,归纳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处理一些与日常生活相

5、关的化学问题。学法指导1.我个人认为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应倾注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讨上,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2.置换反应的概念是在对镁、锌、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类别的角度归纳学生自我得出的。教师并实行总结。3.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通过实验,探究分四步实行:(1) 从金属和氧气反应激烈水准,能够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从金属与盐酸或硫酸反应是否有气泡,以及气泡产生的速度,能够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从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能够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4)经过了很多类似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

6、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这是相关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四、课堂教学设计本节课我设计了七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分别为一、课前一分钟小测、二、出示目标、三、情景创设、四、传授新知、五、小结-反思、六、在线测试七、补标。具体过程如下:(一) 课前一分钟小测首先,写两个化学方程式,一个是金属和氧气反应的,一个是金属和酸反应的。这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回顾和对课堂的迅速调控。对迅速展开教学有很大协助。(二)出示目标出示今天的教学目标,梳理清学生的思路。(三)、情景创设用幻灯片展示几幅色彩明快的金属照片,吸引学生

7、的注意力,引入新课。(四)传授新知通过自学教材、自主实验、教师点拨三个过程完成新课的教学。探究实验一、镁条、铜丝、金丝分别与氧气反应。这样做能够加深学生的感性理解。引导学生从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实行认真的对比和分析,为什么镁条在空气中就能点燃,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铜丝加热后,仅仅变黑,而金丝无任何现象。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是MgCu Au。 同时,也让学生再次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得出金属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之一。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接下来,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和方法继续完成以下的两个探究实验。探究实验二、 镁、锌、铁、铜与稀

8、盐酸的反应结论:可根据金属是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引导学生继续完成探究实验四 1、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2、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结论: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可根据金属能不能把另一种金属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五)小结-反思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通过自学教材、自主实验、教师点拨三个过程基础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对以上四组探究实验进行小结。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归纳。(六)、在线测试通过在线测试深化对教学重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突破。(七)、补标黄岗名师导航练习册P29-30 6.7.8.9五、几点说明1、 本课采用多媒体辅助

9、教学解决了教学课堂容量的一个问题,没有多媒体想要在一个课时完成以上教学是不可能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重点和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教学难点主要采取三个探究实验的学习和精选的练习来完成教学上的突破。2、 探究学习的完成,关键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比、对实验事实的归纳与概括。在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对他们提出的不同方案不要一下子就否定,在确定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可以试着让学生尝试错误方案,指导学生在实验中修整错误、改进设计。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有三个学生探究活动和置换反应一个概念的学习,使得本节课的课堂容量有些过大,有一些知识完成的比较仓促,不透彻。在今后

10、的教学中,应该尝试将其分成两节课来完成,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学生在探究活动时,课堂的秩序显得有些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活动探究实验时的课堂秩序的控制。本节课是第八单元的重点内容,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讨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开学初就一直贯彻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今天又是一个很好检验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案例,让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板书如下:1、 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能与O2反应;(2)大多数金属能与稀HCl或稀H2SO4反应;(3)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2、判断常见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2)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3)金属与能否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3、置换反应特点: 单质化合物 单质化合物字母表示法:A + BC B + AC4、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