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普法教育工作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97105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普法教育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校园普法教育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校园普法教育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校园普法教育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校园普法教育工作调研报告一、校园普法重要意义(二)加强青少年普法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需要。同志曾经指出:“法制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然而尽管我国在青少年和保护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近年来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这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给许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不幸。面对当前部分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的情况,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全面提高青少年法律知识水平势在必行。(一)普法针对性差,学校没有把法制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中小学校的法制内容不仅内容少,而且全部散见于德育类教材中,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一

2、个相对次要的组成部分,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孰不知,“道德人”与“法律人”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有道德的人会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律,而不道德的人却会因为了解法律而不敢犯法。(三)教学素材保障不到位,学校缺乏法制的系统教材。这一点从现行教材的设置便可看出,在现行的教材中,几乎没有任何专门的法律课设置,或者法制课程仅仅流于形式。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所以主管部门应重视学校法制,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五)法制方式较少,范围不广,仅仅局限于校园和课堂之内。由于对法制课的重视程度和经费等原因,现在的法制

3、仅仅局限在了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很少有学校能把学生带出去学_,或邀请多个单位共同参加,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只把内容局限在了课堂内,造成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脱节,不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一)当前校园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2.法制观念淡薄。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权利意识对学校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学校学生守法的自觉性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由于缺乏权利观念,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损人利己,不懂得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二)增强校园普法有效性的思考。2.切实提高校园普法者的

4、法律素质。教师是进行普法最直接的实施者,其法制观念的有无、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法制的成败,只有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强了,行为符合法律规范了。才能更好地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成为学生的楷模。4.注意普法的实效性和长期性。学校的普法,虽易于组织开展,但工作量很大,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抓,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普法验收的内容和标准都是以已开展各种普法工作的原始文件、材料作为验收的依据,为了迎检,难免做些表面功夫应付,达不到真正的普法效果。而普法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求学校做到有计划性地开展使眼前计划与长远计划相结合。6.普法要讲究趣味性。普法的趣味性可以调动学生听法、学法、守法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普法的趣味性是普法能否取得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学校目前的普法形式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有的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应当改变教学方法:一是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组织教学或者观看法制录像片,引起学生的好奇;二是开展辩论、讨论、演讲等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三是适当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法院了解有关部门案情和审判的结果或到劳动教养所与改造好的青少年违法对象交谈,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四是请进来,定期聘请律师、司法人员来校作法制报告或授课,以增加学生上课的兴趣。根据本校的条件和特色开展式多样的法制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