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三颗钻石》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17332 上传时间:2021-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三颗钻石》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9.《三颗钻石》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9.《三颗钻石》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9.《三颗钻石》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三颗钻石》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三颗钻石》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9 七颗钻石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准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重点、难点:1、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2、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1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2交流作者。二、读通课文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三、认字1读准字音。“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

2、“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咽”为多音字。2开火车认读。3记忆字形。4组词竞赛。5开火车认字组词。四、写字1重点指导:(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3)“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舔添(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2学生书写。3听写。教学后记:这节课中学生能掌握课文的脉络,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第二课时一、通读课文,提问1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有什么问题?2学生全班交流。二、理解课文1第一自然段教学。(1)齐读第一自然段。(2)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

3、表达的主要内容。(3)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2主体部分教学。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实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1)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2)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3)水罐变成银的:

4、引导学生由第一自然段“很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4)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5)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别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3重点理把握“爱心”这个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喝,从而得出“爱心”主题。三、升华内容1理解课题。思考: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四、课后延伸1课后选做题。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缸水找水分享水分享快乐 分给小狗 变成银罐 母女推让 变成金罐 分给过路人 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关心他人、有爱心教学后记: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我适时利用课文,要求学生个人谈谈父母对自己的爱,学生滔滔不绝,谈出自己的事例,并能体亲情、友情的可贵,并能感受到爱所带来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