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及其治理机制.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718305 上传时间:2021-03-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及其治理机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刍议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及其治理机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刍议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及其治理机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刍议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及其治理机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刍议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及其治理机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刍议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及其治理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及其治理机制.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刍议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及其治理机制(作者 :_单位 : _ 邮编 : _ )内容摘要 : 非效率投资是一种不以企业或全体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损害企业长远利益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主要表现为过度投资、投资不足、盲目多元化等。导致非效率投资的因素很多 , 本文主要从融资约束和利益相关人之间的代理冲突角度来分析。 并提出只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减少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关键词 : 过度投资投资不足信息不对称代理冲突投资决策是企业的三大核心财务决策之一 , 其决策行为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企业价值能否最大化。然而 , 现实中企业却大量存在着过度投资、投资不足、盲目多元化

2、等非效率行为 , 这不但影响资本的最优化配置、浪费大量的资源和生产要素 , 还形成呆、坏帐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探究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内在形成机制 , 进而提出治理约束措施 , 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非效率投资行为及其成因( 一) 过度投资行为及其理论解释过度投资 (over investment) 是指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小于零的情况下 , 决策者仍实施的一种非理性投资行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导致过度投资的主要原因 :股东经理之间的代理矛盾。 现代公司的典型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 两权分离导致企业所有者股东与负责企业日常经营决策的经理层之间出现利益冲突。 JensenM

3、eckling(1976) 认为经理努力经营的成果由股东和他们一起分享 , 而成本却由经理人独自承担 , 这势必降低其努力水平 , 表现在投资上 , 经理会选择有利于自身而有损于股东的投资项目。 而经理牟取私利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扩大企业规模 , 建造“企业帝国” 以满足获取由企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各种货币、非货币收益的欲望。 的确 , 经理收益是企业规模的增函数 , 大规模企业经理的货币非货币收益都远高于小规模企业经理 (Conyon and Murphy 2000) 。因此 , 目标的偏离使经理倾向于消耗企业的资金进行过度投资以追求私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时 , 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也存在利益冲突, 这

4、也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在股东与经理目标一致的前提下,Jensen Meckling认为 ,当企业以负债契约的方式融入资金后, 股东倾向于选择投资高风险项目, 因为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一旦成功 , 股东就享有投资带来的高收益,而债权人却只能获取合同事先规定的固定利息收入; 如果项目失败 ,按企业的有限责任制股东也只是承担其出资额的部分损失, 而债权人却要蒙受超过股东损失额以外的全部损失。这种股东与债权人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使得股东有动机进行过度投资。( 二) 投资不足及其理论解释投资不足主要指在投资项目净现值大于零的情况下, 决策者被动或主动放弃投资的现象。对投资不足的理论解释主要有:MyersM

5、ajluf(1984)基于信息经济学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 , 他们认为在企业外部投资者和内部经营管理者之间存在着关于企业投资项目预期收益方面的信息不对称 , 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外部投资者往往会低估企业证券价值 , 导致外部融资成本偏高而经理为维护股东的利益不得不放弃净现值为正的项目 , 从而形成投资不足。BerkovitchKim(1990) 进一步提出因负债过度而导致投资不足。企业通过负债融资会导致财务杠杆的增大 , 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就会降低 , 当企业有好的投资机会时 , 若内部资金不足而负债又较多 ,便有可能因企业负债过高而无法为新项目筹集到资金, 所以债务过高也会导致企业不得不放弃正

6、NPV的项目导致投资不足。有时候, 虽然可以筹集到资金进行投资但项目盈利可能要全部用于偿还债务利息和本金 , 对股东来说在承受风险的同时得不到任何收益, 那么该项目就不会被实施 , 也会导致投资不足。( 三) 其他非效率投资行为及分析与上述情况类似 , 经理还热衷于可以给个人带来威望、权利、地位和报酬等额外私人收益的多元化投资, 产生不合理多元化投资所带来的价值减少的“多元化折扣”(Jensen and stulz);出于对己声誉和职业生涯等因素的考虑, 经理还倾向于投资那些能较快看到回报的短期项目 , 因为回报很快才能迅速引起各方的关注从而建立起管理者的声誉 (Narayanan,1985)

7、 。现阶段我国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表现( 一) 行业投资过度企业做出投资决策时 , 应分析投资产品和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和市场供需状况。 在行业整体或产品已出现过剩特征的情况下 , 企业就应该考虑减少在该领域的资金投入。但部分企业考虑到已获得的市场竞争优势和技术设备投入 , 不甘心放弃此成熟市场向其他领域转移资本 , 就只能靠继续追加投资和扩大规模 , 通过过度竞争方式把其他竞争者排挤出局以维护自身利益。 这种过度投资行为不仅使得企业无法全面实现其经营目标 , 而且还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 我国电器行业的多次恶性价格战就是行业过度投资行为的结果。( 二) 盲目多元化多元化是企业向

8、不同行业多种产品方向发展的一种经营战略。通过多元化投资实现企业的多元化经营 , 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内部优势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有部分企业把多元化经营视为企业做强做大的最佳途径 , 在设立初期 , 企业范围大多比较集中 , 经营目标也比较明确 , 初步实现了资金的积累和规模的扩张。 但在未做好充分的资源储备和战略规划的情况下 , 就急不可耐实施多元化投资 , 企业资源的分散影响了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 , 削弱了原有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 降低了优势产业在市场竞争有利的地位。 而在新投资的领域内又达不到规模经济 , 产生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状况 ,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

9、把多元化经营作为分散风险的解决思路 , 当一部分业务陷入萧条或亏损时 , 其他方面的经营成功可以弥补亏损。 但实际上 , 企业若实行关联性较低的多元化投资 , 要面对多种产业和多个市场 ,会大大增加企业经营管理的难度。正如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言 : 一个企业的多元化投资程度越高 , 协调活动和可能造成的决策延误就越多。过分强调投资多元化在分散风险方面的功能而忽视其可能诱发和增加的低效率问题 , 会使企业走上加速陷入财务危机甚至是破产的道路。优化我国企业投资行为的对策思考( 一)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 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 对管理层的非效

10、率投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因此 , 必须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 , 改变“橡皮图章式”的董事现象 , 增强董事会、监事会的独立性 , 确保公司投资决策行为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同时要积极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通过多方监督和制衡减少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 二) 积极发挥负债的治理作用负债融资迫使企业“吐出”(disgorge)现金减少管理层控制的资源 , 同时也能带来债权人的监督, 增加企业破产的可能性, 从而有助于减少过度投资。在债务的选择上, 为防止过于借助单纯的负债而带来的“破产威胁”所引起的投资不足, 可以发行带有赎回条款的可转换债券。( 三) 积极推行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

11、政策现代企业理论研究表明, 积极的经理层薪酬计划及科学的激励制度可以减轻委托代理冲突, 降低代理成本。通过实施管理层持股、制定退休金计划等多方位的激励制度, 使管理者的报酬不仅与企业的短期经营绩效相联系, 更与企业的长期绩效挂钩, 从而提高管理者理性决策的积极性。( 四) 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制度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 , 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 , 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 , 运用系统分析原理 , 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 , 最后做出取舍。在决策过程中尤其是要排除个人意志和绝对权利对决策的影响 , 抛弃仅凭高层管理者个人心理、情感、 喜好、作风 , 价值观和经验 , 纯粹依赖个人直觉的精英型、直觉型和随意型决策模式。 严格按照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审核决策决策形成执行反馈的程序制定投资决策。 只有建立科学的决策制度才能有效减少非效率投资行为。参考文献 :1. 袁春生 , 杨淑蛾 . 经理管理防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 . 经济问题 ,2006(6)2. 周红霞 , 欧阳凌 . 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综述. 管理科学 ,2004(12)3. 邢敏 , 闫存岩 , 李博 . 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分析及优化对策 . 经济问题 ,2007(5)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