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北京市东城区西总布小学刘宇彤.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9737054 上传时间:2021-03-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北京市东城区西总布小学刘宇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北京市东城区西总布小学刘宇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北京市东城区西总布小学刘宇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北京市东城区西总布小学刘宇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北京市东城区西总布小学刘宇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北京市东城区西总布小学刘宇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北京市东城区西总布小学刘宇彤.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人美版)第六册第 18 课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说课稿东城区西总布小学刘宇彤2016 年 3 月说教材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第6 册第 18 课内容。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它与本册第13 课生活中的装饰布、第 16 课秸秆造型、第 17 课设计小帽子和第19 课设计动漫标志牌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同时,它又为四年级上手绘导游图的学习奠定基础。说观念近几十年,世界上各类突发灾害事故不断发生, 如地震、海啸、洪涝、台风、雪灾、泥石流等,面对这些突发灾害,让人们不得不思考自然的变化,思考人类的行为,我们究

2、竟将如何做?本课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构思、设计和绘制等美术教学活动,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使他们逐渐形成环保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 本课从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入手,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避难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灾害, 能够在灾难来临时具备基本的逃生和避难方法。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从小具有公共意识, 借助本课知识点, 学习绘制紧急避难路线图等,有效提升学生关爱生命的意识,关注自然的能力。说目标知识与技能:简单认识和了解地震、 火灾、洪水等生活中的自然灾害及灾害所带来的主要危害,学习紧急避难的方法。学习逃生路

3、线图的设计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视频、图片,采取小组讨论、探究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及避难的方法。 通过对消防与安全示意图的学习借鉴,教师进行示范引领,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大胆设计自己家庭、 小区的紧急避难路线图, 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紧急避难常识的简要了解,激发学生学习避难方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遇事不乱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加强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认识, 提升关注环境和生态的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说学情

4、三年级学生年龄尚小,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在绘制能力上面是比较弱的。但是,由于学校的安全教育中经常会涉及到对自然灾害的宣传, 学生也多次参与学校安全疏散紧急逃生的演习, 所以学生有来自自身的体验, 加上学生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正在学习方位知识, 学生会识别面对地图上北下南走西右东。 学生来自于综合学科的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课将应急避难的方法以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表现出来, 来引导自己及家人躲避灾难, 会给学生增添一种学习与认知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教法本课学习要在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灾害的相关知识, 与家长一起了解自己家庭或小区的安全区域与逃生路线。 在课堂教学实施中, 再利用

5、视频、 图片等信息资源观察、讨论、探究、想象和设计。本课将引导学生吸取教材中的知识,在先了解自己的家庭及社区的安全区域及逃生路线的基础上, 欣赏教材中消防示意图以及安全疏散指示图以及探究学习绘制方法, 再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 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设计出自己的紧急避难路线图,突出应用性。说设计本课的课前准备环节是非常有必要和重要的, 它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表现紧急避难图的前提。 学生课前要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自然灾害、 安全逃生的方法的文字、图片资料;和家长一起了解自己的家庭或小区的安全区域和逃生路线;也可以与家长一起画一画平面图。课堂教学第一个环节是导入部分, 先以一段汶川地震的纪实视频引入, 学

6、生在观看中感受地震的危害, 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随后,再播放几组关于自然灾害的图片,并提问学生: “你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图片中反映出的自然灾害的场景, 对自然灾害有初步的认知。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着“自然灾害它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进行小组讨论,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可怕。 这第一个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知与了解。课堂教学第二个环节是学习紧急避难方法。 此时出示课题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并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学习简单的紧急避难方法, 并为自己的家庭或小区设计一幅紧急避难路线图, 确定正确的逃生路线, 防止灾害给

7、我们带来伤害。”这一环节主要依据教材中提供的图片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欣赏老渡江工作室绘本 着火了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发生火灾时如何急中生智进行自救;认识紧急避难示意图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应对不同灾害所采取不同自护方法,学习示意图中需要用简洁概括的方法表现人物和环境; 认识紧急疏散集合地点、安全出口指示牌、 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 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指示牌的作用有初步认知,指示牌是要安放在醒目的位置及人们容易看到的地方, 目的是帮助学生知道应急避难场所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地点。 本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对安全疏散指示图进行分析和探究活动, 这一部分是本课解决设计的重点环节。 安全疏散指示图既要做到简

8、单明了, 更要做到准确地标出逃生路线。 在图中你可以看到哪些标识?这些标识为人们提供什么信息?如何将复杂的建筑简化成一幅平面图?学生通过具体的分析, 小组研究活动, 学习绘制方法, 为自己设计一幅紧急避难路线图奠定基础。课堂教学第三个环节是教师示范部分: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的步骤及要点。通过教师示范,帮助学生直观学习, 更有效地掌握美术技能, 发展美术表现能力。课堂教学第四个环节学生艺术实践,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进行巡视与个别指导,鼓励大胆表现,纠正不正确的路线表现。课堂教学第五个环节展示评价,评价方式: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展示互评。课堂教学第六个环节拓展分三个层次: 1. 出示不同表现方法的紧

9、急避难图作品,供学生开阔视野。 2. 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按照自己设计的紧急避难路线进行演习。 3. 提供学习网址,与家长一起亲子学习,了解更多的自救自护常识。说评价评价标准:1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参与活动,对本课的学习有兴趣。2学生能简单地介绍自己是怎样为家庭或小区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3学生设计的路线图是否简洁、明了、合理、易懂、可操作性强。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学习认知自然灾害。1(汶川大地震纪实片段)设问:从刚才的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小结:“家”是人们的避风港,但是各种灾难却威胁着“家”的安全。2如果发生危险,你知道应该怎么办吗?3(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图片)设问:你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吗?它

10、有什么特点?小结:“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人界中所发生的,人力无法支配和控制的,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及其生命财产造成破坏和威海的自然现象。特点:表现形式多样,分布面广,多数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对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伤害较大。4出示课题板书: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二、学习紧急避难方法。1设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发生火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你了解这些灾害吗?它们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有关自然灾害的文字和图片等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小结:“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是人力无法支配和控制的,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及其生命财产造成破坏和危害的自然现象。特

11、点:形式多样、分布面广、多数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对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伤害较大。2(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三幅紧急避难示意图)设问:你知道这是在发生什么灾害时所选择的避难方法吗?(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3(引导学生看课本中安全指示牌图片)观察任务:(1) 你留意过这些标志出现的位置吗?(2) 你知道什么地方可以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吗?三、探究紧急避难线路图的表现方法:(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学习)1设问:这幅示意图是做什么用的?2我们在安全疏散时需要注意什么?3安全路线图怎样才能做到简洁、明了?师生总结:四、教师示范、引领设计:五、学生艺术实践内容:了解家庭、小区的安全区域与逃生路线, 为自己的家庭或小区绘制一幅紧急避难路线图。要求:1可参考一些优秀的逃生路线图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绘制。2设计的路线图不仅要简洁、明了,还要合理、易懂,可操作性强。六、课堂评价1简单介绍自己是怎样为家庭或小区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的?2设计的路线图是否简洁、明了,合理、易懂,可操作性强?七、课后拓展:1出示不同表现方法的紧急避难作品。2引导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紧急避难图回家后与家长“实战演练”。3提供学习网址附: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