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冬采访咏给 · 明就仁波切:你可以成为梦的主人这是梁注庄子的第 68 篇读书笔记 本文共 3084 字 | 预计阅读 8 分钟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自取者有 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 哉! ”去观察自己生灭起来的念头 前几天我去了尼泊尔,采访了明就仁波切。他说关于禅有一 个很大的误会,大家觉得我们禅修的时候一定要控制住自己 的念头,让自己什么都不要去想,要让自己像一个被牢牢捏 住脖子的一个人,似乎这个脖子捏住之后, 念头就升不起了。 其实这是个误会,当然这个例子是我自己脑补的
2、 他说实 际上所谓 禅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要学会去观察自己生灭起 来的念头。观察自己的念头,不控制它,不拒绝它,只是“看 到”自己念头的生灭。我们都知道,佛学把这个东西称为“观”, “观”不仅仅是看,而是全然的觉察。我的青少年时期,经历 过的一件特别神奇的学习旅程。我所在的学校,叫北京广播 学院,后来跟旁边的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合并了,现在叫中国 传媒大学。在学校里我们有一门功课叫“数镜头”,是为了成 为一个好导演而做的预备练习。 随便打开一段视频短片, 比如说一条汽车广告。你可以想象一下, 30 秒的汽车广告里,一会儿是一个车灯的特写,一会儿是一个轮子快速转动的特 写,一会儿是一个远距离镜头,
3、一会儿是一辆车在山峦之间 呼啸而过,一会儿是男主角牛逼烘烘地看着旁边的女主角, 女主角含情脉脉地把手搭到了男主角的腿上,然后站起来的 一个镜头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 老师让我们先把声音关掉,去数有多少个镜头。开始时我们通常跟不上那个节奏, 30 秒的一个短片还没反应过来,就播完了。但当这个片段我们 看过很多次之后, 我们就学会了一个一个地数, 有些时候 0.5 秒就会闪一个镜头,一个接一个。 我为什么说这件事情对 我现在来看意义深远呢?那天在尼泊尔听明就仁波切讲观 想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早就开始做禅定的事情了, 只不过那个时候用的方法,是看别人拍摄的片段。 如果我 们闭上眼睛安静下来,是可
4、以看见自己的念头一个又一个起 来的。有一些可能是带画面的念头, 有一些可能是一个想法, 有些是隐隐的一股味道, 还有一些是某种情绪 一般的人如果能看到自己在心里涌现出来的画面,就已经很棒了。但 如果你能够像一个非常精细的剪辑师或者导演一样,你就看 不见电影了。你看见的,会是一个又一个的镜头,听见的是 此起彼伏的旋律、中间乒乒乓乓的音效声,你甚至能够观想 到自己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的情绪反映。在睡梦里产生奇妙 的洞察力 其实,很可能庄子和释迦牟尼,以及其他所有花时间做脑内VR 重演的人,就是白日梦观察者。如果你能够做到在晚上 睡觉的时候也能像白天打坐那样看见自己在梦里面的状态, 你就产生了一种很奇
5、妙的洞察力。 首先,你会意识到这些视频、 影像,是黑白的或者是彩色的。 其次你会意识到它可能不是线性的图像,可能是几个影像叠 加起来的,甚至有些时候是几条故事线中突然闪出一个念头, 一秒钟以后换成故事线的另外一个镜头,有如你在看电视的 时候,快速地按一个换台键一样。 对于一个接收者来说, 他如果经常练习这样看的话,他是不会神经分裂的。他看到 的是一个完整的、有不同的故事线的片段拼凑起来的故事。 好了,如果你重新变成了一个新鲜人,你变成了一个非常清 醒的有觉知的人,开始像看电视那样观看自己内心的种种, 觉察到这一霎那间你的影像、脑子里面听到的声音后,当我 一开口唱“苍茫的天涯”,马上你会听到后面
6、的内容,虽然我 没有唱后面半段,但是你一定听得见后面半段。 你也可以 觉察到自己的情绪。 比如说你看见一个长得比你丑, 比你胖, 比你智商低,但是老公比你帅,比你有钱,还对她很好的女 人的时候,你能看到自己内心的欢喜(妒嫉)吗?如果你连 这个都能觉察到的时候, 你就会发现, 这一些的视频、 音频、 味道、情绪,就像一个又一个涌现出来的文件包, 突然出现, 又突然被删除了。 我们看问题、 思考问题, 也是有惯性的。现代人已经长时间习惯于换台看东西,长时间习惯于在微信 里面跳转,长时间习惯于看几行文字之后必须中间得隔一个 画面,这些都构成了我们心智模式里面的共业。这个心智模 式里面的共业, 用庄子
7、的话来说, 就叫做“夫随其成心而师之”, 说的就是人皆有其自己的思想,并且以各自思想为标准,去 观察、认识、判断周围事物。但当你能够清晰地觉察到这一切的生灭的过程之后,你就会 突然产生了一种虚无主义论。因为你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假 的,全都是忽然就来了,忽然又走了,你想控制它不来它也 会来,你想 hold 住它不要走,它又跳走了 如果我们学会了这样的内观的方法,慢慢慢慢地,就会产生出一种非常自 然而然的情绪。我们会深刻地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个又一 个的文件包,它不构成重量。 我们的情绪反应,也是一些 基于过往的习性而带来的思维惯性、意识惯性而已。如果你 看得多了,就像一个资深导演看多了,他看见的
8、不再是连贯 到一起的影像,他会出现断片,会发现画面中间的缝隙。一个有经验的人,会逐渐地把这个空隙越撑越开,慢慢慢慢 地,他的焦点就会进入到那个画面空间中“空”的状态,那种 状态无比干净,就像今天北京的天空一样,一尘不染,没有 波澜,没有杂音,没有声音。当你感受到那个状态的时候,有一些人就会变得很安静, 因为他知道世界终将会变得无聊;有一些人就会变得很真诚, 因为他知道, 无非就是陪大家玩儿而已, 玩儿嘛,就别当真,尽情地玩。这是洞见空象以后的两种选择。 那种无聊的状态, 或许在小梁这里,可能就接近于叫涅磐寂静。你可以成为梦 里的主人在一个虚空的过程当中体验,和大家一起在梦里面玩,叫做 借假修真
9、明就仁波切在接受我的访谈的时候,提到了一个 问题,他说当你晚上昏沉入梦时,你如果仍然清醒地意识到 这是梦,你就可以在梦里面让自己飞地很高,可以让梦里的 剧情发生改变,因为那都是你想的结果,你成为了你梦里的 主人。白天的时候,你可以让自己的心慢慢地归附于你, 让你成为你的主人。晚上的时候,你也可以成为你梦的主人。 我们在人世间,都是别人的仆人,但是于自己而言,我们必 须成为自己的主人,这并不是一个决定,而是你看见了生命 的真相以后自然的反应。不管你有钱还是没有钱,不管你是聪明还是愚笨,都可以像一个大学电视系的学生看短片一 样,去看自己内在的全息图像,然后你就会自然而然地生出 一种无中生有、有归
10、于无的慨叹,这就是庄子在这一段里面 讲的是以无有为有”。如果你是一个凡夫俗子,你看过这 个画面和画面当中的空隙,并且知道那就是宇宙的真相的时 候,你也不需要再与他人沟通了,因为你已经和那个整个宇 宙的洞察者和旁观者共鸣了。你和他,是用同样的一个思维 模式在看待这世间的东西。统一的宇宙在哪里庄子在齐物论里讲到这一段的时候,已经清晰地点出了 这一点,所谓的统一的宇宙,并不在身体外,而在于反观内 视时候,看到的那一个镜头与镜头,画面与画面当中的空隙 里。当你把这个空隙越盯越大,旁边的那些画面变得越来越 模糊的时候,你就无所畏惧,也无所谓欢喜了。今天晚上讲的内容,小梁也不知道是不是对的,但是作为一个本科学 习电影和电视剪辑的人,我发现原来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就 已经参与了这一种观想的练习。感谢上苍安排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经有一年每一天去拉片子,看镜头。今天用这种方 式来回看自己内在的影像的时候,我变得非常的熟练。如果 你愿意练习,你也可以成为一个观看到自己内在镜头和镜头 间空隙的生命的主人。祝你在梦里面也可以觉察到自己,成为自己梦的主人,你可以做得到,你一定做得到,晚安。 点蓝字,查看梁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