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案 第1课 鸦片战争.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71807 上传时间:2021-03-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3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案 第1课 鸦片战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历史学案 第1课 鸦片战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历史学案 第1课 鸦片战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历史学案 第1课 鸦片战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历史学案 第1课 鸦片战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学案 第1课 鸦片战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案 第1课 鸦片战争.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鸦片战争点击新目标1 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记住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2 列举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3 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影响;课堂实行时【课前小热身】背景1、初读课文,完成知识建构: 2、小组交流答案,全班展示; 鸦 片 战 争 迅速崛起的英国:世界上最强大的 国家。 日益衰弱的清王朝: 统治危机四伏。 中英正当贸易:中国长期处于_的有利地位。 目的:扭住对华贸易逆差。 鸦片走私: 危害:政治_;军队_;_大量外流,严重影响 清政府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英侵 结果: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_。 华三 原因:为了打开_。(根本原因) 步曲 鸦片战

2、争: 为了维护鸦片走私利益。(直接原因) 时间:_年6月-1842年8月。 结果:1842年8月,英舰驶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 割地:割_给英国。南京 赔款:赔款2100万_。 条约 通商:开广州、_、_、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议税: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有_。 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_”和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 1 社会性质: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被破坏,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开始沦为_社会。 影响 社会矛盾: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3 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新课解读】一、虎门销烟材料一:“势将胥天下之编氓丁壮,尽为萎靡不振之徒。”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

3、朝)材料二:“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能够御敌之兵,且无能够充饷之银。” 林文忠公政书乙集根据材料,说说鸦片走私有哪些危害?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二、鸦片战争1、读右图鸦片战争形势图后,回答问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_ (2)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名称_及签订的时间_。(3)写出图中ABCDE五处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名称:A_ B_ C_ D_ E_及在这次战争中被割占的地点F的名称_(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2、合作探究:材料一 (鸦片)战争领

4、导权掌握在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手里,他们和本国的广大人民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他们不但不能利用在本土上作战能够取得的有利条件,反而使对敌方本来不利的条件变成了有利的条件。在整个战争中一贯地没有坚定的方针,和战不定封建统治者既然没有决心反对侵略者,既然在抵抗侵略的战争中仍然纵兵继续扰民,当然它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二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主要是因为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派活动的猖獗,在它的强烈影响下道光皇帝缺乏抵抗到底的决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 徐凤晨主编中国近代史根据以上材料,归纳鸦片战争中

5、国失败的原因。清政府_腐败;战争中_;没有_支持;_、_和军事技术落后。【课堂小结】“十九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英不利,英国商人用心恶,为牟暴利贩鸦片,带给中国大灾难,白银外流体质弱,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长志气,英国以此掀战争。一八四零八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割地赔款还通商,关税司法领土丧,此后社会性质变,半殖民地半封建,鸦片战争转折点,中国近代史开端。”【课堂大练兵】1、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B、英国侵略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 C、虎门销烟 D、1841年,派兵侵占香港岛2、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 )A.专制统治加强 B.对外闭关锁

6、国C.频遭列强入侵 D.政治制度腐败3、“弱国无外交”是中国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给我们的警示。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C、中英天津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4、“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这副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事件对中国人民的危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输入 D烟草输入5、在南京条约里割出去的香港部分是( )A 九龙半岛 B 新界 C 香港岛 D 整个香港地区课后谈收获:我学到了_ 我收获了 新学期历史第一节课教学案例新学期第一节历史谈话课(杨华) 201

7、2 。2 。15同学们,上一学期我们的历史学科成绩考得不好,这可能是老师没教好的原因,当然也可能使同学们的原因。不过考得好也罢,差也罢,那都如我们这一科名字一样都成为了历史,算不得什么,关键是今后如何学习。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学习新的一册历史了。今天,我的话题是围绕如何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关于历史时间、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大家可能有一些了解,但是,对于系统的历史知识,大家就要从今后的历史课中有所新的认识了!首先是了解什么是历史?我们要学习历史,那么,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怎样学好历史?历史,是客观的人类和国家过去已经存在的事实。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胜利者的主观意识而变

8、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历史的真实,还原历史的本源。如果解释的详细一点,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减少人们社会活动的失误。其次是了解历史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初中三年的时间,我们要学习哪些历史知识呢?初中三年共六本历史书,分别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以及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到了高中阶段,也是讲上面的内容,不过不是简单了解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是从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更深入的去学习,当然,如果你们中间有人去大学里学习历

9、史话,那会更加专业探讨和探索。我们已经学过了中国古代史的上册,我们没有学好。从今天之后我们可要好好学习了!第三是如何学习历史? 历史帮助我们了解人和社会,历史帮助我们理解变化以及今天的社会从何而来。历史学科知识具有连贯性、完整性、系统性的特点,在10年或更长的时间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学科。因为:1、一个现实的回答是中考、高考都要考。历史学科是一门必修学科。美国教育家卢布姆说:“如果一门学科是学生必修的,那么人们便认为它对于学生或社会是重要的,希望这门学科学得更好,更充分些,而不愿学得较差。”历史在中考、高考都是必考科目,无论如何学生都要把它学好。2、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你也需要学习历史。 如果古往今

10、来的人都不学历史,不懂历史,人也就不成为人了,同动物没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万年前的蜜蜂同今天的蜜蜂没多大区别?一千年前的猴子同现在的猴子没什么不同?而一百年前的人同现在的人相比,却有很大的变化呢?因为动物没有历史,人有!人类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和吸收先辈的经验和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然后再把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给后人,如此代代相传,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大,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向前发展了。正因为如此,一位名人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出生前的历史,他永远是个孩子。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同历史知识有着不解之缘,他既是历史知识的继承者,又是历史知识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知识的传播者。3、作

11、为一个中国人你需要学习历史。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很长时间内,由于完善的制度,灿烂的文化,领跑于世界。可是到了近代,我们却落伍了,备受宰割,任人欺凌。一提到古代,我们无比自豪,一提到近代,我们却无地自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就我们需要去探索的历史问题。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会消亡的,而一个歪曲历史的民族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因此,要研究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熟悉历史才能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国家。4、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说明读史可以鉴今。 唐朝重臣魏征去世时对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12、;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国人是一直很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的。毛泽东对历史的重视是大家都知道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就是总结了项羽对穷敌存妇人之仁的教训。5、学习历史人物的精神,传承民族辉煌。 尧舜禹实行民族禅让,开了人类民主的先河;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岳飞背上刺的是什么精忠报国;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 顾炎武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7岁的毛泽东在长沙的一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撼天动地;这些史实告诉我们什么?坚韧不拨的毅力!宏大的人生志向!必将留下历史的辉煌!打开历史长卷,不难发现:历史的天空闪烁着无数颗星星,他们是永恒的星辰,照耀

13、着我们的前程,激励我们一代一代奋勇前进!所以,我们要学历史。6、读史还可以使人知识渊博。常言道:“文史不分家”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学历史,并不是在故纸堆中翻垃圾,也不是去挖古墓。对中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的学科: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作文的水平,因为众多史实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论据。毛泽东不仅是军事家、思想家,还是文学家、诗人,不管是“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还是“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都可以看出毛泽东兼有文学、史学功底。孰不知,他将线装的资治通鉴读了17遍,通读了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妙言珠语信手拈来,也就“胜似闲庭信步”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手中还捧着他终身之

14、爱容斋随笔。所以,我们要学历史,爱历史课,从历史课中吸取政治、经济、文学素养,丰羽我们的人生。第四、学好历史必备哪些精神和习惯。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同学们应当是见仁见智,这里我也不想作太多的说教,只是通过几个故事让大家获取一点启示。看看同学们能否从这些故事中悟出一些道理。故事之一: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菩萨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菩萨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在度我;你被雨淋,是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

15、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又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菩萨。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菩萨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不是昨天那位观音菩萨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很多困难,你可以请教老师,可以请教同学,但千万不要养成依赖别人的心理,最终能解决问题的还要靠你自己,成功者自救,上帝只救自救的人。故事之二: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

16、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坚信:自己是一只雄鹰,要勇敢面对一切挑战和失败。故事之三:开学第一天,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

17、,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他是苏格拉底最得意的学生。为什么柏拉图成功了?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把一件简单的事长时间地坚持洗去,就必将成功!故事之四: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

18、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牛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要培养好的习惯来取代坏的习惯,养成好的习惯,终生受益;养成坏的习惯辈子受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故事之五: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

19、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你们说,这个小孩是不是很聪明?“得人之鱼,不如得人之渔”!重要的还在钓技。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故事之六:一人赶着一头驴,一头马驼东西。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这是主人的安排,我乐得轻松呢。”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在学习中,处事中要学会合作,与人和谐相处才

20、会双赢!好,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我把上面的故事总结成三句话送给大家:第一,相信自己,勇敢面对第二、养成习惯,重在坚持第三、学会合作,培养能力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十五中学 曾平点击新目标1. 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侵略国家、签订条约的名称;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情况;2. 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3.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及影响;链接旧知识读一读:第一课丛书P2知识建构。填一填: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课堂进行时【课堂热身】 读教材正文、勾画要点、完成填空;小组交流检查、订正答案;全班交流。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

21、_。 第 1.原因 借口:“_”,“马神甫事件”。 太二 起止时间:_。 平次 侵略国家:英、_ 、俄。 军 鸦 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 抗片 2.概况 大事件 火烧_。 击战 沙俄侵占中国_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洋争 结果:签订 。 枪3.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队 【情景创设】 2009年2月26日,清朝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巴黎高价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原是在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喷水台南北两岸12石台上的。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这些文物是如何流失海外的?【新课解读】(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阅读教材8-10页,填一填: 第

22、二次鸦片战争始于_,结束于_。战争性质:_;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圆明园海晏堂被毁前旧迹图 圆明园遗址材料二 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请回答: (1) 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发生在哪次战争中?(2) 该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影响是什么?(3) 材料二中俄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你知道具体指什么吗?(4) 面对列强在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请你举例说明。(5) 为什么列强一再的侵略中国?他们的侵略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阅读教材11-12

23、页,找出并勾划出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取得胜利的战役:太平军的将领,洋枪队的头目:课堂小结读一读,记一记: 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 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南有太平军,反清抗洋兵。 奇兵杀华尔,千古留美名。课堂大练兵完成指导丛书选择题,列举题。选做读图说史题。课后谈收获1、我记住了: ;2、我知道了: 。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成都龙泉第七中学 韩爱华点击新目标1、记住收复新疆的人物、甲午中日战争起止时间、涌现的民族英雄及签订的条约名称;2、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3、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链接旧知识读一读:上课知识建构; 填一填:1840年, 战争爆发;1856

24、年, 战争爆发;课堂进行时【情景创设】在嘉峪关关城闸门附近,有一棵两人合抱不拢的大古柳左公柳。它根深叶茂,浓荫遮地,被人们称为左公柳。左公是谁?他的主要活动是什么?走进第三课的学习:【课堂热身】请阅读教材正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小组同学交流检查完成情况、订正答案;左宗棠收复新疆1、原因:阿古柏、 和俄入侵新疆,西北边疆出现危机;2、概况(1)1876年,左宗棠出关西征,收复新疆(伊犁除外) (2)曾纪泽赴俄交涉,沙俄归还 ;(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3、意义: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1、开始: 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2、战役:1894年,中日 海战(邓世

25、昌壮烈牺牲);1895年, 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中国战败求和,签订 ; (1)时间: ,人物 , (2)内容:割地(台湾岛),赔款,开口岸,设 ; (3)危害: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主权,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中日战争【新课解读】(一)左宗棠收复新疆阅读材料、结合教材14-15页内容,回答问题:“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杨昌濬(1)材料中的“大将”指 ;(2)他“筹边”的原因 ;(3)他“筹边”的结果是 ;意义是 (二)甲午中日战争1、阅读教材15-17页内容、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此日漫挥天下泪,有

26、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1)材料中的“此日”是哪年?“公”指谁? (2)他为何能赢得“天下泪”?(3)从他身上你能学到什么?2、阅读教材17-18页内容,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黄遵宪(1)诗歌应写于 年,去年今日割台湾的条约是 ;(2)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 、 、 ;(3)制作表格比较南京条约与该条约,认识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条约名称签订时间条约内容影响南京条约1842年割地(香港岛)、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开始沦为(4)分析战败原因,说说教训或启示 【课堂小结】归纳要点;齐读知识结构课堂大练兵 选择题:1、1870年

27、前后,在我国西北边疆大肆扩展势力的主要西方列强有()、美国、英国 B、法国、英国 C、俄国、英国 D、美国、俄国2、曾率军收复新疆,也曾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的人是( )A、李鸿章 B、曾纪泽 C、邓世昌 D、左宗棠3、“镇远号”是中国北洋舰队的旗舰,北洋舰队覆没之时落入敌手,后来其铁锚一度陈列于日本军事博物馆,受尽侮辱。北洋舰队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 B、威海卫之战 C、黄海战役 D、旅顺港之战4、马关条约签字的中国特命全权公使是( )A、慈禧太后 B、光绪帝 C、李鸿章 D、丁汝昌5、在近代史上,列强正式取得在我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特权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

28、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6、时局图揭露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蛮行径。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最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 D、甲午中日战争课后谈收获我记住了 ;我想到了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六中学校 廖正勇点击新目标1、记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止时间、国家和签订条约的名称。2、列举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3、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链接旧知识 1、读一读上节课的知识建构。2、填一填,列强发动的三次侵略战争分别是:、 、 ,所签订的主要条约有:、 、 。课前小热身 阅读教材正文,勾划知识要点,完成填空; 小组检查交流完成情况

29、,全班交流,订正答案。 1、 原因:列强借口镇压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概况:(1)爆发时间: 年6月。 (2)主要国家:英、俄、日等八国。 3、经过:(1)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 。 (2)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太后携光绪帝出逃西安。 时间:1901年。4、结果: 人物:奕劻、 。签订 内容 :赔款白银 两;禁止反帝;拆炮台、驻洋兵;设使馆区。 危害:严重危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了 的深渊。 课堂进行时 【情景创设】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时,有一位“刀枪不入”的传奇人物张德成。他原是天津白沟河人,操舟为业。当义和拳传至静海

30、县独流镇时,一天,有几个小朋友在练拳,张德成在旁边看了大笑,不屑的说:“这也叫神拳?”旁边的人不服气,问他有什么本领,他取出一卷黄纸丢在地上,让大家去捡,结果几个壮汉去拿,黄纸在地上纹丝不动。众人大惊,拜倒门下说:“原来是神仙啊!”于是推举张德成设坛,远近拳民争来附合,势力一时大涨。当时的拳民被称为什么?他们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四课。【新课解读】(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阅读教材20页,找出并勾划出义和团的斗争矛头、口号、清政府的策略。(二)八国联军侵华阅读教材20-23页,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庚子国变记:8月4日,黎明,北京城破,夷兵从广渠门、朝阳门、

31、东便门攻入,进驻郊坛。城中禁军溃散,空无一兵。16日,皇上从西直门逃出,日暮抵达昌平县贯市。皇上和太后已整整一天粒米未进10月26日,到达西安材料二 图片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庚子”指哪一年?“国变”是指哪一次战乱?为什么会发生此次“国变”?(2)材料二中图片记录了什么时间发生的哪一次重大事件? (3)该事件签订的条约中 ,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的条款是 ;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的内容是 ;标志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款是 。(4) 议一议:辛丑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危害?课堂小结义和团真神勇,扶清灭洋把帝反。公元一九零零年,清朝与敌开和谈,次年辛丑条约签,权益损失实空前,赔偿白银四

32、亿五,海关税务做担保,大沽炮台被拆除,京山铁路洋兵驻,东交民巷建使馆,日后不许把帝反,清朝从此入深渊。课堂大练兵:1、完成三新丛书单项选择。2、拓展练习:结合本单元四次战争,说说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课后谈收获:我记住了:_。我明白了:_。第5课洋务运动成都市龙泉八中 包木牧点击新目标1、记住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2、列举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兴办的主要军事和民用企业);3、简析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链接旧知识1、 读一读上课的知识建构2、 写一写:1900年6月,为镇压 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年,清政府被迫同1

33、1 国签订 ,到此中国完全陷入 的深渊。【情景创设】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铁拳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震醒了清王朝内的部分官僚。一场以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兴起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它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吗?课前小热身1、初读正文,勾划书中知识要点;2、填写本课历史指导丛书P16的知识建构;3、小组交流答案、质疑,全班展示、解疑;课堂进行时【新课解读】1、 结合课文28到29页,阅读材料回答: 李鸿章等洋务运动官员认为,中国的典章制度远远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只有武器落后。因此,他们谋求富强之道,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制枪制炮技术,建立

34、军事工业,建立近代化国防,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思想。(1)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2)洋务派除李鸿章外还有哪些为代表?(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4)结合课文和材料说一说什么是洋务运动?2、看课文29页到30页填写下表,并结合地图册找一找它们的地理位置。 类别企业时间创办人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中国第一个近代煤矿1878年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企业1890年3、 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开平煤矿产的煤还没投放市场。由于煤质优良,价格便宜,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上的地位。但好景不长,1900年,英国霸占了开平煤矿。材料二:1873年至188

35、3年,轮船招商局获利白银达六百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李鸿章死后留下的四千多万两白银的遗产,致使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廋”的说法。材料三:而他们所谓“自强”“求富”的真实目的,只是维护日趋衰落的。这是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的,注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但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成功了,因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化军事与民用工业。(1)据材料一、二指出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的原因。(2)结合课文和材料三谈一谈你对洋务运动的看法。【课堂小结】朗读歌谣:洋务运动新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派,兴工业,办工厂,建海军,开学堂,“自强”“求富”似梦乡。洋务运动虽失败,未使中国得富强,但引科技和经验,客观

36、作用不能忘。课堂大练兵1.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 ( )解除内忧外患 实现强兵富国 发展国内经济 维护清朝统治A. B. C. D.2.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有 ( )林则徐 邓世昌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A. B. C. D.3.下列不属于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4.下列属于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有 (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开平矿务局 轮船招商局A. B. C. D.5、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课后谈收获我记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