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环冲孔落料模具设计冲压模具.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7864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99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槽环冲孔落料模具设计冲压模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槽环冲孔落料模具设计冲压模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槽环冲孔落料模具设计冲压模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槽环冲孔落料模具设计冲压模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槽环冲孔落料模具设计冲压模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槽环冲孔落料模具设计摘要: 槽环是一类形状比较简单用冷冲压零件,对模具的设计制造要求不高。进行了通过分析冲压件的结构特殊性及成型工艺性,并阐述了冲孔、落料动作过程,以及凸凹模、凸模、凹模设计、顶出系统设计、卸料系统设等细节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关键词: 凸模 ;凸凹模 ;凹模 前 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促使模具技术迅速发展,作为生产各种工业产品和民用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产业。近20年来,产值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在现代制造业中,企业的生产一方面朝着多品种、小批量和多样式的方向发展,加快换型,采用柔性化加工,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朝着大

2、批量,高效率生产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规模来创造更多的效益,生产上采取专用设备生产方式。模具,作为高效率的生产工具的一种,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与重要的工艺装备。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和零件,具有生产率高,可实现高速大批量的生产;节约原材料,实现无切削加工;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互换性;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没很高的技术要求;利用模具批量生产的零件加工费用低;所加工的零件与制作可以一次成形,不需要进行加工;能制造出其它加工工艺方法的难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制品;容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特点。 目 录1冲压件零件工艺性分析61.1产品分析62冲孔与落料的工艺方案721定义毛坯尺寸长度72

3、2确定排样方式923计算工序压力、选用压力机103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113.1模具合理间隙值的确定113.2凸模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114模具其他零件的选取和设计134.1凸模的设计134.2凹模的尺寸计算164.3凸凹模174.4定位零件的设计175模架的选用185.1模座参数的确定185.2导柱与导套的选用196模具总装图20总结致谢参考文献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1冲压件零件工艺性分析1.1产品分析零件图展开图如上图为槽环,零件没有公差要求,以IT14级公差要求,普通冲裁可以达第6页共24页到,所以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无表面粗糙度要求。(1)材料:10钢是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含

4、碳量为,1.5mm厚,10钢的特点:塑性韧性好,焊接性好,用作冲压板,渗碳件等冲压制件。(2)该冲压件为槽类零件,为大批量生产,由于该零件外形尺寸不是很大,模具制造工艺比较简单。(3)由图可知,要生产出该零件要由落料、冲孔、弯曲三道工序来完成,而本人只需完成冲孔、落料两道工序。第7页共24页2冲孔与落料的工艺方案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一中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成本高

5、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设计简单,由于工件精度要求不高,完全能满足工件技术要求。方案三也只需一套模具,工作精度及生产效率都比较高,但制造难度大,并且冲压成品件留在模具上,清理模具上的物料影响冲压速度,操作不方便。所以经过比较,采用方案二最为合适。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到槽环结构相对比较简单,采用一套复合模具来完成,这样不仅能达到较高精度,而且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可提高生产安全性。模具越少,表示模具越复杂,制造成本越高。所以我们在选用标准件的种类,规格,数量,位置,有关的尺寸及技术条件,要认真的考虑,尽量选用可以满足冲压件的工艺性能的,又要节省成

6、本的。21定义毛坯尺寸长度2.11外形展开尺寸根据槽环的形状及尺寸要求,我们来设计排样根据上面的分析,长60mm高度12mm,根据公式计算:由上图,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可知其中: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P84,当时,的取值为0.31所以代入上述公式可得:2.12内孔展开尺寸第8页共24页其中: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P84,当时,的取值为0.31所以代入上述公式可得:即毛坯展开后,长*宽为:,内孔长*宽:,22确定排样方式排样方法有:按材料的利用率排样、按布置形式排样。其中按材料的利用率排样包括有废料排样:即工件与工件之间,工件与条料边缘间都有塔边存在。少废料排样:即工件与工件间有搭边存在。工件与条料边

7、缘大废料搭边存在。无废料的排样:即工件与工件间,工件与条料边缘之间均无搭边存在。因少废料排样对模具寿命影响较大,无废料排样定位误差大,因此本零件采用有废料排样。按布置形式排样可分为:直排、对排、斜排、多行排和混合排等等。由于坯料长乘宽为:不算太大,考虑到操作方便,因此本零件采用采用直排板料规格选用。冲压件大批量生产的成本中,坯料材料费用占以上,排样的目的就在于合理利用原材料。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材料面积的百分比称为材料利用率,它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指标。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计算公式:其中为一个步距内零件的实际面积 为一个步距内所需的毛坯面积材料利用率为:总材料利用率:221确定搭边尺寸第9

8、页共24页由模具设计与制造表1-8查得,。两孔中心距。 排样图如下:23计算工序压力、选用压力机冲裁力的计算根据查模具设计与制造P20公式1-8可得:公式中:,。卸料力和顶件力的计算根据查模具设计与制造P22公式1-11、1-13可得:查表1-13得公式中:、采用弹性卸料装置:查模具设计与制造P26得压力为:第10页共24页根据压力值查表1-15选得压力机型号为,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公称压力:滑块行程:压力机工作台面尺寸:(前后*左右)滑块模柄孔尺寸:压力机最大闭合高度:220连杆调节量:45电动机功率:231冲裁压力中心的计算 该零件为中心对称冲裁件,其冲裁压力中心位于冲裁轮廓的几何中心上。

9、3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3.1模具合理间隙值的确定冲裁间隙是指冲裁凹模和凸模之间工作部分的尺寸之差:查模具设计与制造表1-19得、。3.2凸模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3.21凸模凹模分别加工时的尺寸的计算落料:冲孔:对于采用分别加工的凸模和凹模应保证下述关系:第11页共24页式中:为落料凹模和凸模的基本尺寸。 为冲孔凹模和凸模的基本尺寸。 为落料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为冲孔件的最小极限尺寸。 为冲裁件的公差。 为磨损系数查模具设计与制造表1-21和表1-22得:、,对于外形对于外形校核:结果: (满足间隙公差条件)所以:对于外形,。对于外形,。查冲模结构设计P26双边间隙去对于内孔对于内孔第12页

10、共24页校核:结果: (满足间隙公差条件)所以:对于内孔,。对于内孔,。4模具其他零件的选取和设计模具的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压料和卸料零件、导向零件、连接和紧固零件、弹簧、橡胶等要首先按冷冲模国家标准选用,若无标准,可先选用再进行设计。对于小而长的冲头,壁厚较薄的凹模等还需要进行强度校核。设计计算确定了凹模的结构尺寸后,可根据凹模周界选用模架。模具的闭和高度、轮廓大小、压力中心应与选用设备相适应。4.1凸模的设计一般的凸模组件结构包括:凸模、凸模固定板、垫板、防转销和用来固定上模座的螺钉、销钉。4.11凸模的长度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P51公式1-32得:公式中:为凸模固定板的厚度; 为卸料板的厚

11、度; 为导料板的厚度; 为附加的长度,包括凸模刃口的修磨量、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凸模固定板与卸料板的安全距离等,其中取。4.12凸模材料 模具刃口要有高的耐磨性,并能承受冲裁时的冲击力,因此它应有高的硬度与适当的韧性。形状简单的凸模常选用等制造。形状复杂、淬火变形大,第13页共24页特别是用线切割方法加工凸模时,应选用合金工具钢,如等制造,其热处理硬度取。 其他要求。凸模工作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为,固定部分为。4.13凸模固定板 凸模固定板用于固定凸模。固定板的外形尺寸一般与凹模大小一样,可以在标准中查得。固定板的厚度按凹模厚度的倍确定,一般取。 固定板已经标准化,根据厚度和轮廓尺寸查表可选用

12、标准固定板。固定板的厚度:取。4.14垫板 查模具设计与制造公式1-33得:公式中:为凸模端面对模座的压应力,; 为凸模承受的总压力,; 为凸模头部断面支撑面积,。查表1-24得:模座材料的许用压应力模座材料铸铁铸钢模座材料选择铸铁所以小于模座材料的许用压应力,所以不需要加垫板。4.15导料板导料板的内侧与条料接触,外侧与凹模齐平,导料板与条料之间的间隙取,这样确定了导料板的宽度,导料板的厚度查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P81表3-17为。导料板采用钢制作,热处理硬度为,它用螺钉和销钉固定在凹模上。第14页共24页4.16卸料装置 本零件采用弹性卸料装置,该装置由卸料板、弹性装置和卸料螺钉组成。 弹压

13、卸料板与凸模的单边间隙一般为,或采用等间隙配合。为了可靠卸料,弹压卸料板应高出凸模。卸料板: 弹压卸料板的外形一般与同方向上的固定板的外形一致;卸料板一般与凹模外形一致。 卸料板的厚度查模具设计与制造表1-28得:弹性装置: 本次设计的冲模中的弹性元件采用的是橡皮,冷冲模中所用橡皮一般为聚氨酯橡胶。聚氨酯橡胶的总压缩量不能大于,对于冲压模的预压量一般取。橡胶高度与直径要有适当比例查模具设计与制造公式1-38得橡胶高度与直径要有适当比例:橡胶自由高度 公式中 为工作压缩量(工作行程),。所以取橡胶的直径 式中 橡胶压力,可取等于或大于卸料力,; 橡胶的横截面积,; 与橡胶压缩量有关的单位压力,查

14、冷冲压模具设计得; 橡胶的直径,mm。橡胶的预压量为:取;第15页共24页凸凹模所要去除的橡胶横截面积为;固定螺栓所要去除的橡胶横截面积为。4.2凹模的尺寸计算4.21凹模的孔口高度该零件冲孔、落料冲裁模选择常用的直刃壁孔口凹模,见下图:凹模孔口高度,其孔口高度不宜过大,一般可按材料的厚度选取。该零件的材料厚度为1.5,取凹模孔口高度。凹模外形结构的设计 一般方形刃口凹模外形结构也为方形。4.22凹模轮廓尺寸计算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P54公式1-34、1-35得:公式中:b为冲裁件的最大外形尺寸; K为凹模厚度系数,考虑板料厚度的影响。查表1-26得:。第16页共24页凹模厚度取。凹模壁厚取。凹

15、模宽度:凹模长度取由上算得凹模轮廓尺寸为:4.23凹模的固定方法凹模一般采用螺钉和销钉固定在下模座上,螺钉与销钉的数量、规格和它们的位置尺寸均可在标准中查得,也可根据结果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4.24凹模的主要技术要求 凹模的型孔轴线与顶面应保持垂直,凹模的底面与顶面应保持平行。 为提高模具寿命与冲裁件精度,凹模的底面和型孔的孔壁应光滑,表面粗糙度为,底面与销孔的粗糙度为。 凹模的材料与凸模一样,其热处理硬度应略高于凸模,达到 。4.3凸凹模凸凹模的内、外缘均为刃口,外缘之间的壁厚决定于冲裁件的尺寸。从强度考虑,壁厚受最小值的限制。凸凹模的最小壁厚与冲模结构有关,对于正装复合模,由于凸凹模装于上

16、模上,孔内不会积存废料,胀力小,最小壁厚可以适当调小一些。不积聚废料的凸凹模的最小壁厚:对于黑色金属和硬材料约为工件料厚的1.5倍但不得小于。4.4定位零件的设计 本零件可选用送料步距的控制来进行冲压,选用挡料销可有效的控制步距,而挡料销分为活动挡料销和固定挡料销。而本次设计采用钩形固定挡料销:固定挡料销有圆形与钩形之分,标准结构的圆形挡料销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销口离第17页共24页凹模刃口较近,会减弱凹模强度,然而钩形挡料销则可离凹模刃口较远。5模架的选用模架是由上模座、下模座模柄及导向装置组成。模架要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要有足够的精度,上、下模座之间的导向要精确。查模具设计与制造P28,式

17、128):根据压力机的最大装模高度和凹模周界的范围及模具工作的稳定性、刚度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查模具专业设计手册P112,表71可知:模架选择(GB2851.2-81)的滑动导向中间导柱模架。5.1模座参数的确定模座以标准化,在选用时应考虑以下几点:所选用的模座的凹模周界尺寸应于凹模的周界尺寸一致。模座的厚度一般为凹模板厚度的倍,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所选用的模座必须与所选压力机的工作台和滑块的有关尺寸相适应,并进行必要的校核。下模座的最小轮廓尺寸,应比压力机工作台上漏料孔的尺寸每边至少要大。下模座的最大轮廓尺寸比所选压力机的工作台尺寸每边至少要小,以便于安装与固定。5.12下模座

18、的确定 本次设计所选的压力机为型,其工作台上的漏料孔尺寸为,其工作台尺寸为(前后*左右)。所以下模座尺寸为:最小尺寸为: 最大尺寸为。 所以查模具专业设计手册 P116表7-5下模座尺寸为:(GB2851.2-81)。第18页共24页5.13上模座的确定 本零件选择带柄矩形上模座,根据压力机的滑块模柄孔尺寸:查模具专业设计手册表7-17选得上模座规格为:(GB2857.2-81)。5.2导柱与导套的选用导柱、导套类型有A型导套导柱和B型导套导柱。但A型导柱上下端容易装错,B型导柱下端有深的凹槽上下标示明显。5.21导柱参数导柱直径根据下模座导柱安装孔直径确定,导柱的长度应保证在模具最小闭合高度

19、时,导柱上端面与上模座平面的距离为,下模座下平面与导柱下端面的距离应为, 对于冲裁模,模具的闭合高度、导柱的长度可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P67公式1-39和1-40得:公式中:为模具闭合高度; 为上模座的厚度; 为下模座的厚度; 为凹模板的厚度; 为凸模的厚度; 为凸模刃口进入凹模刃口的深度,一般取; 为导柱长度。取5.22导套参数 导套内径根据导柱外径确定,导套外径根据上模座导套安装孔直径确定。导套的装配长度应小于上模座厚度以上,第19页共24页导柱、导套已经标准化,查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手册P152得导柱直径、然后查模具设计与制造表1-29得导套长度。导柱导套如下图:导柱导套的装配关系如下图:6模

20、具总装图 通过以上设计可得到下图所示的模具装配图。模具上模部分主要由上模座、第20页共24页凸模、凸模固定板及卸料板等组成,卸料方式采用弹性卸料,以橡胶为弹性选件。下模座部分由下模座、凹模、导料板等组成。1-推杆;2-模柄;3-卸料螺钉;4-上模座板;5-导套;6-凸凹模;7-导柱;8-卸料板;9-滑块;10-卸料杆;11-凸模;12-下模座;16-凸模固定板;17-弹簧;18-凹模;19-凸凹模固定板第21页共24页结论通过毕业设计,不仅给了我一次独立思考的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自我评价的时候,也是对我学的知识的一次总结。通过广泛查阅资料对冲压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查阅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书籍

21、文献资料,对模具加工、制造的现状及其能够从中提取出与我的毕业设计相关的大量资料。由于模具的加工相对较复杂,且设计又比较灵活加上我国模具行业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模具国家标准,所以我在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不仅对大量书籍和参考文献进行综合比较论证通过推算各种数据、绘制装配草图。将我大学三年来在学校里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在实习工厂里所获得的实践知识有机的融合到一起。使我的综合运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我的创新思维,懂得了治学严谨,持之以恒的道理。 同时这次的毕业设计很好地锻炼了我的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掌握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第22页共24页致谢在这次毕业设计中

22、我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熟悉了独立进行项目设计的全过程以及设计过程中如何解决碰到的难题。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书本上推荐的理论数据与实际应用不符合,这时候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考虑实际的应用性进行合理的选择,此收获虽有勤奋学习的功劳,但更多的却与指导老师平时对我们的严格要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常常在关键时刻给我们以方向性的指导。在此,特感谢指导老师刘中华老师对我们的严格监督和悉心指导,才使我们得以按计划完成本次设计,为我们的三年大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签名:第23页共24页参考文献1马希青,苏梦香,赵月罗.机械制图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2李奇.模具设计与制造M.任命邮电出版社,2014.3翁其金,徐新成.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4周大隽.冲模结构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李名望.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6张瑞平.金属工艺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7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魏春雷,朱三武,章南.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手册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9郝滨海.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第24页共2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机械/制造 > 机械/模具设计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