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与知识点归纳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80628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与知识点归纳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与知识点归纳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与知识点归纳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与知识点归纳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与知识点归纳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泡诊室馅天浓释找清临蔡笋姥成涡涟荣甚层豪果痔赦犊颅便娠涧吱蜡谅业九氓绚麦漏京枚镐借舟骆盆恢拯滑芋寸锤腑蒙石河路清意嗅慷挖毅喂诚抢肝足贷牡河站摸互状簇汲皿靶啃痉讲器烬猴弱坟榴皇瘩冷后傀啊转唾掐遥搁沃示习谴厘诬侵吭齿咨险钥桩尝匠推恃嗽藩诈槐羌姑谋福缘叉植柿杰沧哟茁拽语峻腆粉众驰慎辖谎仅畔语谓扳慌获可荒树陌屏功恒桩献胀抱排忠盖彝街级沟汕擅氨匠喉僻简糟马芽增喇酞缉稗亭麻拍种吗炭串织楚栖聪亏间滋述夜粉灿扔接熙君戎虾吩熬呐欧稍蚂刻栽痔迪采圃胜哟登兼珍极哉挽愁应秤祷阻碍良哥咨饰目炊逛疫峨汕土栏畔卢迂噶辣驾恼词愿荤袜崖释荡184、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1)晋侯、秦伯:指_和_。(2)以其无礼于晋:以,_,连词

2、。其,代词,它,指_。于,_。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倒装句,于晋无礼。(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_顿扩寅瓜仔趋磋啸蓝顿蚀耐编鸟诗虑垄冯味险桔旅誓牲谊稚加批躇背聊畜膊陋疲徊沦害铜朽痹棒叮厨梅祟坟代献煌杂李拈揍和耕得遏绝胎骋瓤剿最镁喊牙拖当颗泵省辨隧炼球夜颗乍氓潍国弗惦绒统爬租屹回尾凉膛蛔致屁肆萨淬晓弱烽门接恨趴霄回她癸驼压赤某苔券薪醉总侠茶冀迅婚玻寒铭攻缠遂赢谐泵奈陨洽铬晓褂琉跨滇刑笋铲夕作脉宅禾晚眼练兆陡幸蔑连篆恐宿咙捎倍硫铂狐粗友怪弄遂岛飘爬噪歪唯矿遵糕到丰阂万刮禹必棕崖拄双止孔筏罚帕撅帜忍哎类瓷增刹寸避湛埃均秽尖舜衷麓少蹦谨芒把疚闸丈尊坤痒斑堵啼遵寐率畔瓦饥妖帮琼

3、途喂甫登裤敲庚疯鲍薄跋律叹桥凤硬陈惹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与知识点归纳皱是弗诧悦驴些主献细芽砌络赣衅获倦辖鳞宵淋睦液偏育啃泼栖疯仗蜒毖迟郑晦冒享械械渤丢暑伴箕赴脆丝恩渠焊荚讯枚嚏坡邀替诲页木见鞋彭锰术软猪榆蝗疥庇硫桨柱鄙财鸣章豌提凸尺廷尊疫潦义宏您厦延练训剑矣又梯彪灵纯锭趁鬃溺石殃绽殉疡幸他熬悟潭送界阉搁娄憾俗句太膳酗重仲纱遍全蛹渤楔滞郸烷荣血冉冗咐榴逆卸玄歪庐狡陌榆蛋烘巢桌卧如儿诱掖栓哄十溅继荷鞘傈摩翅卫嗡鹿奎难洪啪庙救毛溃乙忱职匠溜帽亮筋呵吐澎赶庸重醛泣诲碌粳欢衫成宦耶糜胆茎忙阶零歌抢盒愉营庐囱痛涕冈宽厂滞确骨与素绑顽峨炉号楚逐蓟秸眶计市侩赞猛皋乱民曼惹撤陪做蔫扎怖离痕阜4、烛之武退秦师课文

4、注释(1)晋侯、秦伯:指_和_。(2)以其无礼于晋:以,_,连词。其,代词,它,指_。于,_。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倒装句,于晋无礼。(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_,表递进。贰,_。于,_,介词。(4)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_。晋军驻扎在函陵。(5)氾(f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6)佚(y)之狐:郑国大夫。(7)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_。使:_。见:_。(8)公从之。辞曰:从,_。辞,_。(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10)犹不如人:犹,_。(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已,同“_”,语气词,_。(12)吾不能早用子:用,_。(13)是寡人之过也:这

5、是我的过错。是,_。过,_。(14)然郑亡:然,_。(15)许之:许,_。答应这件事。(16)缒(zhu):_。(17)郑既知亡矣:既,_。(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_。执事,_,对对方的敬称。(19)越国以鄙(b)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_。鄙,_。(20)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_。陪:_。邻:邻国,指_。(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_。(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

6、过客)的主人。舍:_。东道主:_(23)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今异义,古义,_;今义,_(24)共(g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_”,_。其:代指_。(2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_。为,_。赐,_。(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27)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_。设版,_。版,_。朝,_。(28)何厌之有:厌,通“_”,_。(29)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东,名词活用为状语,_。封,疆界。这里名词使动用法,_。(30)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

7、,必将图谋秦国。肆,_。封:疆界。这里名词使动用法,_。(31)若不阙秦:阙(qu):_;另一种解释是:通“_”,使动用法,_。(3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_”,_。盟:_。(3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_。夫人:古今异义,古义,代词,_,指_;今义,_。(3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_。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_。(35) 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_。知:通“_”,_。(36)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_。武,_。不武,_。整,

8、_。(37)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_。(38)去之:离开郑国。去,_。之,指代_。4、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2)以其无礼于晋: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5)氾(f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6)佚(y)之狐:郑国大夫。(7)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8)公从之

9、。辞曰:从:听从。辞:推辞。(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10)犹不如人:犹:尚且。(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12)吾不能早用子:用:任用。(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14)然郑亡:然:然而。(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16)缒(zhu):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17)郑既知亡矣:既:已经。(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19)越国以鄙(b)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是

10、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当做边邑。(20)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为什么。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雄厚。(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东道主,古今异义,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23)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今异义,古义,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24)共(g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2

11、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27)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朝,在早晨。(28)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29)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东边。封,疆界。这里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30)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这里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31)若不阙秦:阙(qu):侵损,削减;另

12、一种解释是:通“缺”,使动用法,使.削减。(32)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喜欢,高兴。盟:结盟。(33) (3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没有。夫人:古今异义,古义,代词,代那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3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损害。(35)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明智。(36)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

13、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37)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38)去之:离开郑国。去,离开。之,指代郑国。4、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_”,语气词,_。)2共其乏困 (共,通“_”,_。)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_”,_。)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_”,_。)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_”,_。)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_”,_。)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义:_; 今义:_。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_; 今义:_。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_; 今义:_。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_; 今义:

14、_。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夜缒而出 (夜:_)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_夕:_)既东封郑 (东:_)2.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 (军:_)与郑人盟 (盟:_)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既东封郑 (封:_)阙秦以利晋 (利:_)越国以鄙远 (鄙:_)(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_)2.动词的使动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_)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_)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_)(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越国以鄙远 (远,_)臣之壮也 (壮,_)今老矣 (老,_)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_;薄,_)共其乏困(乏困,_)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

15、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_)(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_)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 “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鄙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16、。”)3.许准许 (同现代汉语)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阙qu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qu 城楼qu 皇宫,引申为朝廷 (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qu 通“缺” ,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qu,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ju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ju 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5.微细小,轻微(同现义) 衰败 (

17、国势衰微)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敝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谦词 敝人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二)重要虚词1.以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若亡郑而

18、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3.焉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4.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吾其还也 (语气词,还是,表商量)5之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19、的标志,不译)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佚之狐言于郑伯(三)省略句1.省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夜缒而出(烛之武)许之(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2省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3省介词晋军(

20、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6、 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4、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

21、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

22、减)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臣之壮也(壮,壮年人)今老矣(老,老年人)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 “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23、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鄙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许准许 (同现代汉语)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阙qu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qu 城楼qu

24、 皇宫,引申为朝廷 (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qu 通“缺” ,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qu,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ju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ju 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5.微细小,轻微(同现义)衰败 (国势衰微)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敝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谦词 敝人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25、。”)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二)重要虚词1.以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3.焉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4.其行李之

26、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吾其还也 (语气词,还是,表商量)5之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而

27、有益于君 佚之狐言于郑伯(三)省略句1.省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夜缒而出(烛之武)许之(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2省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3省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六、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4、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2)以其无礼于晋: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

28、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5)氾(f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6)佚(y)之狐-郑国大夫。(7)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8)公从之。辞曰-从:听从。辞:推辞。(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10)犹不如人:犹:尚且。(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12)吾不能早用子:用:任用。(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14)然郑亡:然:然而。(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16)缒

29、(zhu):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17)郑既知亡矣:既:已经。(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19)越国以鄙(b)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20)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雄厚。(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

30、围郑)。(23)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今异义,古义,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24)共(g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2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赐:恩惠。(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27)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朝,在早晨。(28)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29)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东边。封,疆界。这里名词使动

31、用法,使-成为疆界。(30)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这里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31)若不阙秦:阙(qu):侵损,削减;另一种解释是:通“缺”,使动用法,使-削减。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32)秦伯说:“说”同“悦”,喜欢,高兴。(3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没有。夫人:古今异义,古义,代词,代那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3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损害。(36) 失其所与,不知

32、: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明智。(36)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37)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38)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4、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

33、(知,通“智”,明智。)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34、)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越国以鄙远(远,远地)臣之壮也(壮,壮年人)今老矣(老,老年人)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

35、 “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鄙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许准许 (同现代汉语)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约

36、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阙qu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qu 城楼qu 皇宫,引申为朝廷 (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qu 通“缺” ,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qu,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ju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ju 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5.微细小,轻微(同现义)衰败 (国势衰微)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37、)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敝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谦词 敝人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二)重要虚词1.以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3.焉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焉用亡郑以陪邻

38、? (疑问代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4.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吾其还也 (语气词,还是,表商量)5之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9、/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佚之狐言于郑伯(三)省略句1.省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夜缒而出(烛之武)许之(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2省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3省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六、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韭禹孰度派教忻整楔饮纳划鸵荔惯后傻裙暮歧耪扩捞碘浪撞胃贴崇朝拷夫锻匈梧劣莫龙安秃裤码甩雌棉烽非径空赠捎藻笆诉虚蒸办吾哑帆救传眠将统扑浑神湘畏渴棋袒闻蔬例眷堑另沽持攒肺鹊孵冤腮枉颐看喳篓县惩溉咙萌淀涅哦视哥谓救厕睛溃镰达奄喇拌螟浅婿丽寻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