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26261 上传时间:2021-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2).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万宁市荣兴学校 夏海容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8页例4及相应的练习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尝试用简洁的语音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三、重难点重点: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难点: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四、教具学具准备相应练习题纸五、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乘法运算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为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奠

2、定基础。教材中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会经历发现规律总结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四个层次。在这四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将会用到观察、计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手段,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索和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事物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六、设计理念本节课四个层次的学习中,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从而培养学生勇以追求,勇于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本节课算式

3、的呈现我没有以纯算式的形式呈现,而是结合身边的生活资源,给算式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课的开始,我与学生进行了谈话“王老师打算到万隆书店去习练习册,请你们帮老师算一算,一本练习册6元,习2本花多少元?习20本呢?买200本呢?根据学生回答,我把三个算式写在黑板上。62=12 620=120 6200=1200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三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小结并板书:积的变化规律。(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1、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的变化情况。62=12 620=120 6200=1200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算式,在小组内互相说说,因数和积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将发

4、现的规律说说。2、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小,积的变化情况。204=80 104=40 54=20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算式,同样在小组内互相说说,因数和积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将发现的规律说说。3、引导学生将两个发现总结到一起形成积的变化规律,(板书)(三)验证规律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你能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吗?同桌互相合作,写出任意一组算式(3个):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算出结果,进行比较。全班交流,通过交流进一步确认猜想成立。(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根据650=300,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积。1250=( ) 625=( ) 2450=( )610=( ) 3650=( ) 65=( )2、根据123456799=1111111111234567918=( )1234567927=( )12345679( )=44444444412345679( )=6666666663、北京红十字会向海南捐赠救灾物资。如果坐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4 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如果坐火车,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同样的时间可以行多少千米?(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