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说中的反论与悖论 (6千字).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34607 上传时间:2021-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说中的反论与悖论 (6千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辩说中的反论与悖论 (6千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辩说中的反论与悖论 (6千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辩说中的反论与悖论 (6千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辩说中的反论与悖论 (6千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说中的反论与悖论 (6千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辩说中的反论与 (6千字)xx 张友梁 精彩的辩说中常包含有反论与。随着演讲学的研究深入,对此也应当有所揭示。 过去,有人把“反论”与“”当作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名称,例如有人把英文“Paradox”或翻译为“”,或翻译为“反论”。 笔者认为,最好把“反论”与“”区别开来。与汉语名词“反论”相对应概念内容大体是:打破常规逻辑、冲破通说、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之中的、见出新意的立论。也就是说,只要是和传统的旧理论“唱对台戏”而又包含了真理、经得起史实或实践检验的立论,可谓之“反论”。请看这样一个材料:德国女发数学家爱米诺德,在获得博士学位以后,不能立即开课,因为她需要另写论文后,教授会才讨论是否授

2、予她博士讲师的资格。当时正在从事广义相对论研究的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86-943)十分欣赏爱米的才能,他到处奔走,为爱米谋职,要求批准她为哥廷根大学的第一名女讲师。在一次教授会上,出现了争论。一位教授激动的说:“怎么能让女人当讲师呢?如果让刀子做讲师,以后她就要成为教授,甚至进大学评议会。难道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大学最高学术机构吗?”另一位教授附和道:“当我们的战士从战场回到课堂,发现自己将拜倒在女人脚下读书,会作何感想呢?”- 希尔伯特站起来,坚定地批驳道:“先生们,候选人性别绝不应该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大学评议会毕竟不是洗澡堂!”x本免费文来自:/2xxmx 这个比喻妙极了!用人所皆知的

3、事物通过反向联结,与一个严肃的道理挂起钩来。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大学里的女讲师、女教授以至学术委员会成员已不稀奇,但在十九世纪的欧洲(扩大开来说,几乎整个世界)都存在着歧视女性的现象。希尔伯特幽默的反论,却不亚于黑暗中的一声呐喊。 与旧的传统理论“唱对台戏”,需要勇气;打破通行的说法,需要识见,就谈不上令人刮目相看、顿觉新鲜的见解。在辩说、演讲中,最能引起听众为之一震和咀嚼品味的,就是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反论了。xx同志许多充满机趣的妙语中经常显示出反论。古代散文名篇之一登徒子好色赋(这篇赋的作者“宋玉”,后人考证可能是托名),里面写道,那么漂亮的美人爬在墙上偷看他宋玉三年,他还没答应

4、娶她,和她生了五个孩子,这可见登徒子的好色。按照“宋玉”的逻辑和潜台词,登徒子与他的丑妻还这么好,要是见到美女更不得了啦!两千多年来,人们总是把登徒子当作好色者的代表。“宋玉”真要算是以笔毁人的能手。958年月上旬,毛主席在xx同xx的几位老教授和老新闻工作者深夜长谈。在谈话中,毛主席给客人们讲解了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幽默地指出登徒子娶了一个丑媳妇,但是登徒子始终对她忠贞不二,可见他是执行“婚姻法”的模范。相对于两千多年来人们总是把登徒子当作好色者的代表这种传统观点,毛主席的这段话无疑是反论。 ,比反论难以理解。在逻辑学界,是使许多研究者伤脑筋的问题。逻辑学界研究的是思维形式上的:一命题B,如

5、果承认B,可推得非B;反之,如果承认非B,又可推得B,称命题B为一。最古老的是爱皮梅尼特。爱皮梅尼特是古希腊克里特岛上的一个哲学家,他的是:“所有的克里特岛人就是在撒谎,他的话就是错的;假设他的话不对,他自己作为克里特岛人就没有撒谎,那么他的话又是对的了。这个又称为“说谎者”。现代的较著名的有良托尔和罗素。罗素以理发师为例,形象的表述方式是:“一位理发师声称,他给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他给不给自己理发?”这个也很难作出回答。 笔者把这些称之为典型、思维、逻辑。在人们的思维活动和方语活动中都是比较少见的、非常特殊的。通常的辩说、演讲,特别是面对大众的辩说、演讲,切忌出现十分抽象、艰深的逻

6、辑。 如此说来,是否与辩说、与演讲无缘呢?不。我们不仅不拒于演讲学的门外,有时候还应当欢迎它。正如一位逻辑学家普里斯特所指出的:“我们应该接受,学会同一起相处得好。”当然,笔者所欢迎的,与普里斯特所指的不同。笔者下面要讲的,是(而且只能是)语表、修辞(或“式修辞”)。这种,具有一定理解能力的人都是能接受的,而且非常有趣。这种语表、修辞,以语言表面层次的逻辑矛盾形式映射人类认识发展中的某种辩证特征 和深层次的目的动机。表面上出现了一定的“缠绕”,实质上听众很快可以进行信息解码,抓住对方辩说的真谛。譬如:有人问伊索(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大师),世界上最坏的东西是什么?答:“舌头。”这人又问伊索,世界上最坏的东西是什么?答:“舌头”。伊索的话怎么以已之矛攻已之盾呢?这种互相抵牾的回答在传统的形式逻辑中是不允许的,它明显地违背了同一律。但是,我们说,伊索的回答是智者的回答,很富有机 大学生热线-:/2xxm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