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液压支架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全套图纸加V信153893706或扣 3346389411摘 要对于综合采煤工作面来说,要满足使其高产高效的关键就是液压支架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液压支架对采煤工作面的有效支护是通过应用液压系统,并且配合相关的机械结构使液压支架能够完成预先设定的各个动作和需要达到的效果。液压支架是在煤矿综采工作面装备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装备,当然也是极其重要的生产技术装备。基于这些原因,在液压支架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支架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技术上的重点,都是本文基于已有的液压支架的相关知识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以某矿井生产条件下的四柱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进行液压系统
2、的设计以及有限元分析,对其进行科学的设计。首先通过分析液压支架的工作环境和外载荷特性,进而对液压支架的液压系统基本的回路、工况等等进行分析从而通过计算得到相关数据,进而绘制出相关液压回路的系统基本原理图。针对本文的需要研究的液压支架,首先利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Pro/E进行相关建模并导入进ANSYS,进行相关的模型简化、网格划分等等相关操作后分析其元部件的应力应变的变化情况,最后得到该三维建模后的液压支架的不同工况下不同零部件受到的应力、载荷等的应力云图。通过对应力云图的相关分析,最终得到液压支架在设计以及受力分析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有效意见。本文是以有限元分析和系统建立液压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设计方法
3、的实际应用,对液压支架的完全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解决相关的工程知识问题有一定的应用的意义。关键词:液压支架 液压系统 三维建模 有限元分析 ANSYSDesign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hydraulic supportAbstractAs the fully-mechanized face in the coal mine, the work of coal mining need to be high yielding and highly effective. And the key to the mature work is he hydra
4、ulic support could operate normal and stable. Effective hydraulic support in coal mining face support i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cooperate with related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hydraulic support can complete the pre-set each movement and the need to achieve the effect
5、 Hydraulic support in coal mine fully mechanized working face of equipment most frequently used equipmen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of cours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these reason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ydraulic support design,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6、stent and focus on the technology,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knowledge content in the research of hydraulic support.In this paper, taking a mine produc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our pillars support the shield hydraulic support,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t
7、he design of science.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hydraulic support and external load characteristics, basic circuits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hydraulic support, working condition and so o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 relevant data is obtained by calculation,
8、and then draw ou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diagram.Then using 3D software Pro/E to complet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NSYS, and then will b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entity model into ANSYS, to carry on the related model sim
9、plification, meshing and so on related operations, finally get the 3D modeling of hydraulic support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parts of stress nephogram of stress, load, etc.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tress nephogram, finally get hydraulic support need special attenti
10、on during design and stress analysis effectively.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system to build hydraulic system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odern design method, the complete design of hydraulic support has a certain mean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lated engineering
11、 knowledge has a certain application meaning.Key words: Hydraulic Support; Hydraulic System;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SY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前 言11.1 选题的提出及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1.2.1 国内液压支架的发展21.2.2 国外液压支架的发展31.3 液压支架的设计方法及存在问题4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4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51.4.2 论文研究所
12、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5第2章 液压支架的系统构成62.1 液压支架的机械结构62.1.1 液压支架的组成62.1.2 液压支架的承载分析62.2 液压支架的液压系统92.2.1 液压支架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特点92.2.2 液压支架液压系统的基本工况分析102.2.3 液压支架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122.3 液压系统原理图15第3章 液压支架液压系统的设计183.1 液压支架基本参数的确定183.1.1 架型的选择183.1.2 基本参数的确定183.2 液压支架液压缸的设计193.2.1 立柱193.2.2 推移千斤顶213.3 大流量系统设计223.3.1 供液系统223.3.2 管道尺寸与
13、控制元件的设计243.3.3 控制方式的设计243.4 验算压力损失253.4.1 沿程压力损失253.4.2 局部压力损失253.4.3 管路系统总压力损失263.4.4 管路系统压力效率26第4章 液压支架三维模型的建立274.1 三维建模软件的选择274.2 支架模型的建立284.2.1支架零件的三维结构模型284.2.2 基于虚拟样机的虚拟装配30第5章 液压支架主要部件的有限元分析325.1 有限元法的原理及ANSYS软件325.1.1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325.1.2 ANSYS软件简介325.2 分析方案的制定325.2.1 简化模型325.2.2 工况载荷的确定335.3 各工况
14、下的有限元分析345.3.1顶梁两端集中载荷,底座受到偏载345.3.2顶梁单侧载荷,底座扭转载荷355.3.3顶梁扭转载荷,底座两端集中载荷365.4 分析结果37结 论39致 谢40参考文献41附 录44VI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 前 言能量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从来都与我们的生活形影不离,而作为世界上储藏量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煤炭是我们从古至今的最常规的能源之一。煤炭由于其低廉的运行成本,一直以来都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能源1。煤炭科学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与其相关的开采工艺和装备水平也在随之不断提高。液压支架的诞生和发展为煤矿高效、安全运行提供了极大地保证。1.1 选题的提
15、出及意义作为当前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定依赖于成熟、充足并且可靠的能源供给。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就2014年而言,我国的火力 发电的设备容量大约是全部发 电设备容量的67.28%,由此可以见得,作为传统的主要能源,煤炭依然能在新型能源 发展不充分时占有着国民 经济的重要 战略地位。而为了能让煤矿矿井实现现代化高产高效综采,液压支架是最基本的保障,并且还作为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性设备。液压支架的出现以及其发展是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其实是的一次重大的历史革新。液压支架从根本上改善了公认的煤矿矿井的工作条件,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同时也提升了采煤的效率并且大幅度地提高了矿井产量。液压支架
16、是主要通过若干个液压元件(油缸、阀件)和金属结构件组成2,以高压液体作为动力,一种适用于采 煤工作面的支撑和控制顶板的设备,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移动、高强度、强大的支护性能等一系列特性3。在现代化综合采煤的过程当中,液压支架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预防顶板冒落、为工人在安全作业时提供一定的工作空间以及各项采煤作业能够正常运作4,5。因此液压支架需要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才能可靠有效地支撑和控制工作面顶板,然后隔离开采空区,防止矸石落入工作面造成支架受到偏载6,并且能够实现基本的支撑、推溜以及移架等一系列基本操作。目前我国煤矿矿井当中,四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是采用的主要的架型。但是由于其工作的环境不稳定,因此液压支
17、架受到的承载载荷变化极大,尤其是一些重要零 部件极易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因受偏载而损坏7。由于在采煤过程中,综采工作面顶板附近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围岩,以及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煤层,支架的底座和顶梁是受到应力变化最大的零部件,支架整体倾斜也较为严重,同时不同的开采过程采用的工艺会导致顶 梁和底座不能保证时刻处于水平状态而导致支架整体倾斜,因此支架的四连杆机构永远不会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处于理想状态,所以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的支架基本上都处于恶劣的偏载状 态中,支架在这样的工作工况下使用时,液压支架在承受扭曲时产生的疲劳损坏就会增加,支架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支护过程的安全系数也同时降低8。因此,为了让液压支架
18、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液压支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需要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液压支架的关 键性结构元件做相关的静力学分析,得到相关可以用来进行参考分析的结果。本文的重点就是通过已有的流程,进行液压支架液压系统的设计和其三维建模并用于有限元分析,而液压系统的设计和有限元分析是作为本文的重点和难点。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自从液压支架诞生以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各国在煤矿矿井井下开采支护设备在设计以及使用中有了的根本性变化,就是广泛的采用了液压支架用来作为长壁开采支护设施的最主要设备9。通过使用液压支架来管理顶板是针对现代采煤来说的一次全新的技术变革,同样也成为了煤矿现
19、代化采煤的标志之一10。液压支架作为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中综采的重要设备,同样也是保证安全生产和作业空间的关键设备,它的整体重量大约占整个综采设备总体重量的80%90%,其费用大约占总体综采设备总体费用的60%70%11,12。而液压支架中大 型 复 杂金属结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决定了综采技术最终的成败。因此世界各产煤大国长期以来都在对液压支架进行研究,以能够达到提高采煤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改善工作条件等为最终目的。1.2.1 国内液压支架的发展我国采矿业相对于先进国家来说起步晚,煤矿地质条件也颇为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有薄煤层、急倾斜煤层和特厚煤层等诸多类型的煤层,所以我国液压支架具备了批量小
20、品种多的明显生产特色13。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目前在支液压架的结构和配套设备上有了喜人的成绩,但是总体仍与发达国家存在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材料制造、焊接 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但是我国在支架的制造结构上已经掌握了世界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在一些相对关键性的部件和具有特别针对性性能的液压支架,如铺网支架、两硬煤层的强力支撑、支撑特厚煤层的放顶煤支架、端头支架等,但在精细程度上仍然与国外同等类型液压支架存在明显差距14。我国自行研发的液压支架在系统的自动控制这一块上的可靠性较差,而且液压系统当中设定的额定压力值一般来说都不足35 MPa,额定流量一般来说也低于200 L/min径一般介于25 mm
21、到32 mm之间,回液管的直径一般介于25 mm到50 mm之间12。与此同时常采用屈服极限为345 MPa的钢材,而井下实际应用时移架最高速度在20 s/架甚至以上,高于理论移架的最高速度1012 s/架,实测初撑比为0.250.4,也低于一般水平的0.520.776。因此在未来国内的液压支架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的主要研究的方向将朝着高强度钢板、高技术含量、快速移架以及电液控制阀这几个大方向发展15。针对有破碎带 以及断层的工作面会增加支架的移架力,并且精良使用整体可靠推杆及抬底座机构的同时减少千斤顶的数量16。另外还将大范围将额定压力设定为40 MPa、额定流量设定为400 L/min的高压
22、大流量乳化液泵站考虑进增加快速移架时间的方案中17。为了让支架具有达到初撑力需求所足够的压力,液压系统一般选用双向或环形供液,并保证精确的接顶位置18。同时为了能增加液压支架工作时的稳定性,还需要对四连杆机构进行结构上的优化。1.2.2 国外液压支架的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由英、法两个国家分别研制出的垛式、节式液压支架并以之从此结束了原有煤矿固定支架的时代,液压支架便开启了新的煤矿安全支护的新篇章。到六十年代前苏联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后的OMKT型掩护式支架,到七十年代全球广泛使用的立即支护式支架,到八十年代澳大利亚引入电液控制技术,再到九十年代美国引入乳化液泵站让推进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液压支架
23、在大半个世纪以来始终朝着高效安全的方向不断的进行着改进和革新,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高度可靠性、大功率、重型的设备成为全球液压支架新的发展趋势。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架是目前国外综采工作面选用液压支架的主要架型,该型支架的结构是通过刚性连接的分体式底座和整体顶梁,并且附带提底座装置,其工作阻力相对较高19。该液压支架最大的组成特点是将推移千斤顶的相关机构进行反向装配的倒拉框架式结构20。以支架的支护状态能够自行进行调控为目的,通过控制环形供液和电液阀仪器配合形成的控制方式,使得支架的升柱、降柱、移架的循环时间一般不超过10s,且该支架有5万次以上的寿命试验21。德国DBT公司开发研制液压支架时,会
24、结合有限元分析和运动学仿真来进行支架的设计,同时还对四连杆机构进行了相关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推出了有着相当的使用高度的一系列适用度较高的架型。作为世界上采煤业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早在1990年就已广泛使用额定压力为50 MPa、额定流量为478 L/min的乳化液泵站来提供高压液体,从而让支架能够快速移架,移速达到68 s/架13。美国研究设计的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架,其使用寿命一般可以达到810年,支架平均工作阻力范围一般可以达到6470 kN,最大峰值为9800 kN,且中心距也在逐渐向2 m及2 m以上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了减少支架数量带来的繁琐和移架时间的缩短,单个液压支架的架宽也在逐步进
25、行加大。澳大利亚也普遍采用一井一面的机械化生产,两柱掩护式支架的平均工作阻力也高达7640 kN,与此同时英国研究的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其工作阻力范围也达到了7000 kN8000 kN 17。就当前的液压支架的发展前景来看,大吨位、大缸径仍然在未来液压支架发展方向中占据主要的部分。使用大流 量 安 全阀可以有效地对大吨位、大缸径的液压支架形成保护,但是目前针对大流量安全阀的技术尚未不够完善。1.3 液压支架的设计方法及存在问题传统的液压支架设计采用二维平面设计,设计周期长、试验费用大,液压支架的强度得不到保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目前世界上研究开发液压支架的技术手段基本都是采用三维力学模型分
26、析法,即研究设计的工作中引入有限元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并且在对液压支架技术进行相关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或者是改进。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根据前文当中提及的液压支架的设计方法和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采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工作的展开。研究的具体内容及技术路线如下: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以四柱掩护式支架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如下:(1)完成某矿井生产条件下液压支架的结构设计并进行相关三维建模。(2)完成液压支架液压系统设计,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3)模拟液压支架在不同工作状态,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做出有限元分析,通过
27、结果得出其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强度。1.4.2 论文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1)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采用自底向上的建模方法完成液压支架的三维结构建模并且装配以及干涉检查。(2)通过ANSYS,对需要进行有限元分析的三维结构模型做出必要的简化、设置相关边界条件、划分网格后,然后进行有限元分析,然后根据支架主要零部件的应力分布完成合理的分析和总结。第2章 液压支架的系统构成2.1 液压支架的机械结构2.1.1 液压支架的组成常见的液压支架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液压元部件、承载结构件、控制元部件以及辅助装置10。(1)承载结构件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并传递顶板载荷和防止矸石掉落,包括顶梁
28、前连杆、后连杆、掩护梁、底座、支护梁、伸缩梁等22。顶梁与顶板在接触后承受来自于顶板产生的载荷,达到支撑和管理顶板的目的;而支架的掩护梁、前连杆、后连杆以及底座组成了一个四杆机械机构,分担了水平方向上的支架收到的力和支架不平整时掩护梁的扭转载荷;底座通过连接推移千斤顶后,达到让运输机和支架快速地进行移动的目的。(2)液压元部件的主要功用是通过乳化液泵站产的生液压动力来实现液压支架的各个不同的动作,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千斤顶以及立柱。立柱是液压缸的一种形式,用来调整支架的支护高度;千斤顶则根据在液压支架中不同的功能可以分为前梁千斤顶、侧推千斤顶、推移千斤顶、防滑千斤顶、防倒千斤顶等诸千斤顶,且千
29、斤顶一般在支架中都是作为辅助装置的构成部分23。(3)控制元件是控制各个立柱或者千斤顶动作并能保证其相关的功能,从大致上基本可以分为方向控制阀和压力控制阀。方向控制阀囊括操纵阀单、向阀等,用来保持腔体油液压 力恒定或切换到不同的工作状态;压力控制阀包括节流阀、溢流阀等多种阀类,可以用来防止千斤顶和立柱的过载,保证使用安全。(4)在支架中设置辅助装置的目的是为实现液压支架的某些特定功能或者动作,所以必定就会安装相应的辅助装置,例如推移装置、护帮装置、防倒滑装置等等这些具有特定功能的装备5。辅助装置可以为液压支架找到合适的工作位置,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止支架推移过程或降落过程的不稳定。2.1.
30、2 液压支架的承载分析要设计出合理的液压支架液压系统,需要结合特定环境中围岩的作用,然后分析支架在各个工作阶段的承载状况。(1)液压支架受到载荷的确定从液压支架的设计经验上来说,需要对液压支架与采场周围的岩石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才能保证设计的液压支架具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从力学关系上看,围岩和支架之间存在的是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围岩运动过程中会有围岩变形、不可控岩层的下沉等,造成作用于支架的外载荷不同9。在液压支架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参考的对象是支架受到的可控岩层的最大载荷,这个载荷对支架的工作阻力由很大的影响。因此,确定围岩对于支架的外载荷是进行支架阻力计算是的首要任务。液压支架主要受到静态载
31、荷和动态载荷两种载荷方式。其中,静态载荷顶板产生的负载和压力,并通过大量的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通常在顶板下沉时,直接作用在支架上的力可以近似看成常量值;而动态载荷的主要的形成因素是在老顶岩块断裂后产生了 回转13,24。静载荷的计算公式为:Qj=hl (2-1)其中,Qj是直接顶重(即静载荷);h是直接顶高,m;l是悬顶距,m;是直接顶岩体的容重,3 KNm。初次来压时,动载荷的计算公式为:Qd=qL02 (2-2)L0=H2KRtrq (2-3)其中:Qd是动载荷,N;q是基本顶的均布载荷,N/m;L0是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m;K是基本顶的岩层抗拉强度系数;Rtr是基本顶的岩层参考抗拉强度
32、MPa。根据实际的工作过程得出的数据表明,顶板下降阶段的过程中,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的受力比较符合实际的情况,切受力比较稳定。(2)液压支架在不同的工况阶段下的承载情况液压支架的工作过程概括起来分为四个过程:升、降柱,移架以及推溜,而且支架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它的承载状况是截然不同的。升柱过程 液压支架升柱过程分为顶梁与顶板接触阶段和不接触阶段13。在顶梁还没有接触顶板时,支架受到的载荷是支架本身的重力和立柱自身的摩擦力;接触顶板后,顶梁对顶板的支撑力不断增加直到达到初撑力为止,这时就需要考虑顶板、顶梁以及底板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弹性力带来的影响了。图2-1是升柱过程中的受力简图。 图2-1 升柱
33、过程受力简图降柱过程在立柱卸载降柱的阶段,顶梁会在脱离顶板后降到制定的高度。降柱过程包括顶梁和顶板接触和不接触两个阶段12。降柱过程的各元件的动作顺序与升柱过程相反。图2-2是降柱过程中的受力简图。图2-2 降柱过程受力简图移架过程当支架移动时,从台阶深入移出,接着继续移动,一直到达到移架的步距,这就需要考虑由静摩擦系数以及底座压入底板所形成的台阶大小来决定的阻力。推溜过程推溜过程主要是控制千斤顶动作,使工作面向煤壁一侧移动。推溜过程中,载荷主要来自于底板间的摩擦力以及液压元件的粘性摩擦力。2.2 液压支架的液压系统2.2.1 液压支架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特点液压支架的液压系统是通过各种不同的
34、管接头附件以及高压胶管,将系统中的立柱、各个装置中的千斤顶及各种阀类与泵站,主供、回液管连接起来,让液压 支架能系统地完成预先设定的动作和需要完成的各类需求25。液压支架的液压系统是泵-缸开式系统。这样的回路系统是以乳化液泵作为动力源,各种液压缸作为执行元件,工作介质是高压乳化液,通过液压泵把发动机产生的机械能通过液压缸转换成液压能,经过传送后又转变回机械能,就这样通过机械能的传递和转换实现液压支架的不同动作26。通常来说,液压支架的液压系统根据液压支架需要实现的不同的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的部分,即泵站、立柱控制、千斤顶控制这三个相关联的系统。油箱、乳化液泵、控制元件和相当的辅助元件共同组成了
35、乳化液泵站,普遍是在工作面的下顺槽进行安装,让其能够随着工作面一同推进25。单个液压支架在维护时,可以关闭需要维护的支架与主管路相连的截止阀,系统回路中的其他支架仍然能正常进行工作25。液压支架液压系统具有以下的特点:(1)液压系统庞大,液压元件多。液压支架是沿采煤工作面全长铺设的,因此具有大量的立柱以及千斤顶,还有相当数量的方向控制阀和压力控制阀,有很多管接头和高压软管使整个液压系统变得复杂25。因此在系统中的各个部件之间的密封性能和工作时的可靠性对支架工作时的影响相当大。(2)工作压力高。在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需要有相当数值的支撑力才能支护顶板,初撑力的大小一般是由泵站的工作压力来决定的,
36、所以一般选取的泵站工作压力的范围在1035 MPa之间27。立柱的活塞腔在支架完成初撑后就需要立刻封闭,这样就使得其达到工作阻力后的回路压力远大于工作压力。所以,液压元件的耐高压强度就需要足够的高28。(3)供液回路长,沿程压力损失较大。乳化液来自安装在工作面下顺槽的乳化液泵站,是支架的千斤顶和立柱工作的基础,但是经过长距离的输送后导致其沿程压力损失较大,特别是在移架及推移输送机的过程中,在液压回路中存在较大容量的工作液在持续不断地循环流动,所以主管路需要考虑有相当充足的过流断面27。(4)工作环境潮湿、粉尘较多,采煤工作条件不稳定。由于地下工作面的空间有限所以检修不方便,因此还要求液压元件可
37、靠,工作的寿命足够长。(5)对液压元件有高要求。由于工作液体是含水量为95%的乳化液,所以这样就使润滑性和防锈性相对矿物液压油而言要低,因此需要液压元件精度高、使用良好材料制造之外,还要具有比较好的防锈和防腐蚀的能力28。2.2.2 液压支架液压系统的基本工况分析液压支架的庞大的液压系统,由于牵涉到大量的液压元件和液压回路,工作状态比较的复杂。根据如图2.3所示的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图,下面对液压支架具体的工况分析如下:1-顶梁;2-立柱;3-底座;4-推移千斤顶;5-安全阀;6-液控单向阀;7、8-操纵阀;9-运输机;10-乳化液泵;11-主供液管;12-主回液管图2.3 液压支架液压系统工作
38、原理图(1)升柱:移动液压支架后需要将露出的顶板及时地进行支撑。将三位四通操纵阀8打到升柱位,高压油液从泵站流至液控单向阀6,顶开单向阀球后流进立柱的活塞腔。顶板和顶梁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在升柱的过程中一直在变化着,立柱的负载也就因为作用力的变化而进行相对应变化29。这个变化过程有三个阶段:初撑阶段、增阻承载阶段和溢流承载阶段,如图2.4: 图2.4 工作曲线图初撑阶段:支架上升让顶梁和顶板产生接触,立柱的下腔压力增大至乳化液泵站的工作压力P1后就关闭泵站液控单向阀。这个时候立柱活塞腔下腔受到的液体压力即为初撑力。增阻承载阶段:初撑完成后,顶板下沉时立柱活塞腔内的油液就会被压缩,使得其压力增大,支
39、架下腔受到的压力值增大直到支架安全阀预先调定的压力值,此时立柱下腔压力即为支架的工作阻力P230。顶板的下沉有两个因素,分别是支架对于顶板的初撑力大小以及顶板岩层的结构特征。因此为了避免初撑力太小时不能保证受支撑顶板的稳定性,或者初撑力太大时又会将顶板顶碎导致矸石冒落,所以从一般生产经验看来,掩护式支架的初撑力根据生产、设计经验设定为支架工作阻力的70%。溢流承载阶段:顶板下沉时需要支架提供的支撑力会随之增大,当大于安全阀设定的调定压力值时,安全阀就会打开溢流从而让立柱下腔受到的压力降低;当立柱下腔受到的压力小于安全阀设置的调定压力值时,安全阀就会立刻关闭以让立柱下腔压力得到相应提升31。所以
40、压力在安全阀设置的调定范围内,立柱下腔受到的压力曲线随时间呈现出波浪形的变化13。(2)降柱:当液压支架需要降柱操作时,高压油液进入立柱的活塞腔上腔,另一腔油液流回泵站,从而使活塞杆下降并最终让顶梁脱离顶板。降柱过程和生柱过程比较相似,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顶梁和顶板仍然还有接触时称为卸载冲击阶段;彻底分离之后是为降柱阶段。(3)移架:液压支架卸载过后,把三位四通操纵阀7打到移架位,此时高压液体从乳化液泵站流入推移千斤顶后流回主回油管,支架完成移架。此时利用相邻支架之间的的推移千斤顶就可以用来固定运输机,避免支架不稳定的现象25。(4)推移运输机:支架完成移架且重新支撑顶板后就需要吧运输机推移到新
41、的工作位,将操纵阀7打到推溜位,运输机就会反将支架作为支点快速移动到下一个新的工作位置。2.2.3 液压支架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液压支架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两个最为基本的部分:主管路和基本控制回路。液压控制系统囊括了包括换向、差动、连锁、阻尼、锁紧等在内的许多基本控制回路。(1)换向回路换向回路是对各个液压缸的工作腔中的液流行进方向进行改变,从而最终让液压缸达到缩回或伸出的目的。从一般的生产设计经验来说,换向回路又分为简单和多路两种换向回路。简单换向回路:如图2.5(a)中所示,该回路的操纵阀由数个三位四通换向阀构成,而且其中的每个换向阀只能控制单个液压缸进行换向。简单换向回路各个阀之间可以独立操
42、作,可以达到各个缸之间的系统动作,但是对操作人员的高要求操作水平和技能,不能容忍失误操作对支架的损坏。多路换向回路:如图2.5(b)中所示,操作阀3是就九位十通的控制阀,整体就一个把手操作,液压缸之间只能一次实现动作。多路换向回路的每一个工作位只对应相应的液压缸动作,不会因为误操作对支架造成损坏,因而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技能要求不是很高。 (a) 简单换向回路 (b)多路换向回路图2.5 换向回路(2)连锁回路 液压缸再受到数个不同操纵阀控制的时候,连锁回路的应用可以使得他们之间的动作形成相互之间的制约,然后就能防止由于工人失误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 (a) 单向顺序阀控制的连锁回路 (b)液
43、控单向阀控制的连锁回路图2.6 连锁回路图2.6 (a)的回路中使用了两个单向顺序阀以及两个单向阀组成的连锁回路,可以防止单个支架两个立柱同时降柱时引起的顶板坍塌。当需要对立柱1的进行降柱动作时,从P口进入的高压油液在单向顺序阀2的阻拦下经过单向阀3来到了立柱5的下腔回路,当立柱5正在支撑时,单向顺序阀2就会因为压力达到预先设定的阀值打开使立柱1完成降柱动作;当立柱5也处在降柱的动作中时,液压油就会直接经过单向阀和操纵阀8回流,立柱1就无法完成降柱的动作,从而保证液压支架始终有立柱在支撑顶板;当立柱5处于为支撑状态时,操纵阀8已经归为零位,液压油就会直接进入立柱5的下腔使5完成升柱对顶板进行支
44、撑,然后单向顺序阀2就会打开使立柱1完成降柱的动作25。反之,要对立柱5进行降柱的操作同样也有三种不同的情况。总之,这样的连锁回路可以保证始终有立柱对顶板进行支撑。图2.6 (b)使用了两个液控单向阀,也同样使回路中的两根立柱不能同时降柱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在支架的每根立柱的下腔液路当中都安装了两个液控单向阀,当立柱13支撑时,液控单向阀11就会被解锁,这样就可以通过操纵阀12让立柱9完成降柱的操作33。反之只有立柱9支撑时才能让立柱13完成降柱的动作。在该回路中有两套不一样的液控单向阀,10和14是用来锁定立柱下腔回路的,需要的打开压力值并不大;11和15是对连锁回路的控制,需要让它的打开压力
45、大于立柱支撑时的最小支撑力才能保证支撑的安全性。(3)紧锁回路为了使得液压缸在不操作时也能承受回路中高压的液压油,就需要将液压油封闭在液压缸的工作腔中,紧锁回路就能实现这一目的。当液压缸的后腔封闭时能预防活塞杆往回缩,这样就能达到让液压缸能够承受推力负载的目的。当液压缸的前腔封闭时,能预防活塞杆被强行拉出,这样也就能达到让液压缸能够承受拉力负载的目的。当前、后腔同时被封闭时,液压缸就能同时承受推理负载和拉力负载34。需要注意的是,在回路中应用普通单向阀来实现紧锁回路的目的的时候,就需要并联一条旁通解锁支路如图2.7(b)。在液压支架的回路中,紧锁回路主要都是应用在推移千斤顶以及侧推千斤顶的回路
46、中,起到放倒、防滑的作用。 (a) 单向紧锁回路 (b) 单向紧锁回路 (c) 双向紧锁回路图2.7 紧锁回路(4)阻尼回路阻尼回路能够让处于浮动 状态下的液压缸在一定范围内具备抗冲击负荷的性能,同时还能使液压缸更为平稳的进行相关动作。阻尼回路主要是在支路中连接节流阀或者节流孔形成,如图2.8。该图中将节流阀2设置在液压缸所在的前腔支路当中,所以不管在供液亦或是回液的回路当中其都能起到节流作用。而通过在前腔支路中设置的单向阀与一个节流阀进行并联了之后,该回路就只能在回液时才能达到节流的目的,这样就能保证液压缸在动作缩回的时候能够稳定地完成该动作,并且同时具有承受一定的冲击的能力。基于阻尼回路的
47、特性,所以一般将其用于千斤顶或者立柱的控制。图2.8 阻尼回路2.3 液压系统原理图通过前文对液压系统的个别回路以及其运行的原理,结合目前已有的液压支架的液压系统和相关的参考资料,本文制定的该型液压支架的液压回路原理图如图2.9。图2.9 液压支架液压系统原理图第3章 液压支架液压系统的设计目前,液压支架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定量化设计和经验设计这两种方式。经验设计就是参考应用于目前已有的液压支 架的液 压 系 统,系统中相关的主要参数基本都是通过设计经验来确定得出的28。目前对于国内外来说,基本采用的方法都是通过经验设计得来的。所以本文也采用经验设计方法来进行本文液压系统的设计。3.1 液压支架基本参数的确定要完整、合理地设计出液压支架的液压系统,需要提前确定所有千斤顶以及立柱的数目,各类控制元件的型号、规格以及数量,而这些因素又是主要根据液压支架选用的架型、功能上的要求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