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84670 上传时间:2021-04-0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 国。 2.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 去换取海外的奇珍。,3.概况:,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地位:郑和的远航,_长,_大,堪称世界航海 史上的空前壮举。 5.意义:增进了中国同_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 友好关系,开创了_之间的亚非海上 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时间,规模,亚非,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 和抢劫的_武士和奸商。 2.背景: (1)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 国_等相互勾结,

2、对中国沿海的武 装抢劫日益猖獗。 (2)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日本,海盗、奸商,3.经过: (1)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 (2)率戚家军南下浙江抗倭,在_九战九捷,平定了 浙东地区的倭患。 (3)与其他抗倭将领消灭_地区的倭寇,基本 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_的战争,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台州,福建、广东,反侵略,民族英雄,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_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 权。,1553,【客观评价家国情怀】 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 提示: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

3、的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民族自卫的战争,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以说戚继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经典史料历史解释】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解读】材料描述的是郑和船队远航的情景。船队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就像行走在宽广的大道上。反映出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当时中国先进的造船技术和高超的航海技术。,【易混点拨】 易错点1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不是明太祖。 易错点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过欧洲。,【归纳总结知识构建】,【历史纵横时空观念】,明朝前期,随着统一的完成和经济的发展,明政府继续汉唐对外友好交往的做法,出

4、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千古绝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到了明朝中后期,日本海盗不断侵犯我国沿海,造成倭患,因此反侵略也成为明朝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探究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远航篇】 材料一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 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1)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5、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提示: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范围广)。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材料二 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提示:郑和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东南亚各国人民对郑和怀念、敬仰;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拒敌篇】 在明朝中后期,我国边疆地区遭到外来侵略。我国人民迎头痛击,取得胜利,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 材料三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3)材料三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倭。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材料四“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4)材料四是谁的诗句?诗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德? 提示: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勇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崇高品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