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90388 上传时间:2021-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中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中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中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案2021年中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幼儿园名称:XXXX班级: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幼儿园教案2021年中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这是中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教学理论依据: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

2、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实施策略:1.把握教材,合理改编。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但两段乐曲长度略显短促,于是我将A段和B段的音乐做了适当的延长,并在两段乐曲中间增加了一个掉落的音效,缓解了从A段乐曲转到B段乐曲时紧张、突兀的感觉,为幼儿随音乐表现小老鼠的音乐形象做了必要的准备。2.改编童谣,巧妙

3、铺垫。幼儿对小老鼠上灯台这首经典童谣耳熟能详,教师提取其中主要内容巧妙地将它和A段乐曲的节奏相吻合,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参与兴趣,又降低了幼儿学习节奏的难度,对小老鼠走和张望的节奏合拍也做了铺垫。3.剖析要点,抓住神韵。为了让幼儿表现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动作,教师紧紧抓住轻轻走没有声音、眼睛盯住不动、咬紧牙、攥紧拳等动作要点,引导幼儿讨论剖析,帮助幼儿理解并进行表现,达到神似和夸张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过程中,幼儿对九拍的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师及时借助声势的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并进行表现。4.由慢到快,循序渐进。为了落实走、看这两个重点动作的合拍,教师采用由慢到快、由说唱童谣到

4、旋律跟进,循序渐进,步步递进地将节奏、乐曲、动作融为一体。5.游戏中韵律,韵律中游戏。无论是乐曲的音乐形象,还是乐曲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同时也为了避免韵律活动的单一、枯燥,教师将游戏自然融入,在游戏中完成韵律动作的合拍,在韵律活动的合拍中又有游戏的愉悦和轻松。隐藏的猫和大松紧带的巧妙运用,更为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增添了重要一笔,也为幼儿保持长久的游戏兴趣埋下了伏笔。教学目标: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2.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3.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教学准备:改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并带领幼儿说唱;经改编、剪辑的音乐、音效;松紧带一条。教学重点:能根

5、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教学难点: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韵律动作。教学过程:1.说唱童谣,游戏导入,初步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教师带领幼儿边说童谣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下 不 来 0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滚 下 来 0,边进入场地,渗透A段乐曲 Χ Χ Χ 0 的节奏。2.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创造性地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1)引导幼儿讨论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小老鼠最喜欢上灯台偷油吃,可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猫,小老鼠

6、在上灯台的时候应该怎样走?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还得边走边看,应该怎么看?看哪里?小结: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还要上下、左右、前后四处看一看,才不会被大花猫发现。(2)带领幼儿边说童谣边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合拍练习。(3)由声势练习自然过渡到乐曲跟进,完整地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合拍练习。3.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1)播放掉落声音,引导幼儿讨论、猜想:这是什么声音?小老鼠正在上灯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小结:原来小老鼠掉在了一块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这是大花猫设的一计,小老鼠真的中计了。(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

7、、眼睛、身体等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讨论: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怎样把泡泡糖快点从身上拉下来?小结:拉泡泡糖时,胳膊硬硬的,拳头攥得紧紧的,眼睛、嘴巴、身体都要用力。(3)带领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4.播放完整的乐曲,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5.指导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尝试完整、合拍、夸张地表现老鼠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6.增加大花猫角色,韵律中玩游戏,在放松和愉悦中结束活动。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接近生活实际,幼儿也对此很感兴趣,利用图普及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让幼儿充分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2、教学过程中,启发幼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3、发散幼儿思维,拓展了教学内容。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4、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在于没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这样课堂内容不够绘声绘色,感染力不足,今后在这方便还得加强研究,实践。优质文档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