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02472 上传时间:2021-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其中包括:育秧技术、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机插技术、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该项技术在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通过机插实现高产稳产、省工节本、增收增效。 一、育秧技术(1)秧田准备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育秧基地。按秧大田比例1:80-100留足秧田。(2)材料准备软盘:塑盘规格(5828)cm,每亩大田按(2530)张备足。无纺布:每亩机插大田秧苗的秧田需备足1.6m宽的无纺布4-5m。(3)营养土(基质)准备床土选择:最适合作床土的一是菜园土;二是耕作熟化的旱地土(不宜在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

2、的麦田取土);三是秋耕、冬翻的稻田土。取耕作层表层土,粉碎过筛,粒径要求不得大于5mm,粉碎时土垡过干,粉碎后细土粒径太小,团粒结构破坏,播种后透气性差,易造成闷种烂芽,过湿则增加粉碎难度。床土用量:每亩大田需备足合格营养细土(80100)kg。床土培肥:在床土过筛后每100kg细土均匀拌1kg壮秧营养剂。基质准备:使用专用基质育秧,每亩大田需备足专用基质50kg。(4)秧板制作秧板规格:畦面宽1.4m1.5m,沟宽0.25m,沟深0.15m,田周围沟宽0.3m,深0.25m。秧板质量:在播种前(1015)d上水耖田耙地,开沟做板,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播前两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

3、充分拍实,板面达到“实、平、光、直”。(5)播种育苗适期播种:根据腾茬早迟预计栽插日期,掌握秧龄(1618)d,一般播期5月18日5月25日。种子播量:每亩大田用种量33.5kg。种子处理:为防治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药剂浸种的方法:每亩大田种子用25%咪鲜胺2毫升加16%咪鲜.杀螟丹10-15克加水7.510公斤,搅匀后浸种,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让其自然长根长芽。即:白天把种子浸入水中12小时左右;晚上将种子袋取出平摊地面约12小时左右(不需淘洗和更换浸种液)。第二天继续采取“日浸夜露”的方式(一般4-6天),至种子自然破胸露白基本齐芽,摊凉5-6小时后即可播种。(壮芽标准:根长一粒谷

4、,芽长半粒谷)铺盘、铺土(基质):两盘并列对放,盘之间紧密无空隙,盘底紧贴秧板,然后铺土(基质),土(基质)厚(22.5)cm,用木条刮平。沟灌洇水:洇足底水。播种:按盘播种,每盘播芽谷(160175)g,折合干种(115125)g。盖土(基质)、盖布:盖土(基质)厚度(0.30.5)cm,以看不见稻谷为宜。然后在软盘表面,沿秧板纵向每隔30cm平放1根芦苇秆(预防揭布前下雨,无纺布紧靠盘面,造成倒芽)后平盖无纺布,四周封严封实。布盖好后灌一次平沟水,湿润全部秧板后排水,以利控温保湿促齐苗。齐苗前必须开好平水缺,防止下雨淹没秧板,造成缺氧烂芽。揭布立苗:播后(34)d,齐苗后晴天在傍晚,阴雨天

5、在上午(89)时从一边揭布放松后盖好,让秧苗直立,并灌一次平沟水,以弥补盘内水分不足。(6)秧田水管:揭布前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缺水补水;至2叶期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盘土含水又透气,以利秧苗盘根;(23)叶期视天气情况勤灌跑马水,做到前水不接后水;移栽前(34)d,灌半沟水蹲苗,以利机插。(7)秧田追肥:使用营养土的秧田,叶色落黄不明显的可不追肥。叶色落黄明显的可在秧苗一叶一心时,每亩秧田用尿素23kg,于傍晚待秧苗叶尖吐水时建立薄水层,拌适量细土均匀撒施。(8)病虫防治:主要有稻蓟马、稻飞虱、纹枯病、苗期稻瘟病等,视发生情况,进行防治。二、秸秆全量还田技术1、机械切碎联合收割机

6、收获小麦,留麦桩10以下,同时启动秸秆切碎装置,全喂入式收割机将秸秆切成2-3cm碎段,半喂入式将秸秆切成小于5cm的碎段,并用机械或人工均匀分撒于田面。2、施足基肥为加速秸秆腐烂分解,基肥要适当增施氮肥,每亩施测土配方肥25-30公斤加碳铵25-30公斤作基肥于机械灭茬耕翻前施用。3、旋耕埋草一是选用大动力拖拉机进行旱田旋耕埋草,适宜埋深12-15cm。秸秆还田后要及时灌水泡田48小时以上,田面水深1-2厘米(以泥土不露出水面为准),待秸秆软化后采用手扶拖拉机浅旋平整田面,进一步提高整地质量,田面平整度为1-2cm。二是如果选用手扶小型拖拉机埋草还田,则需在麦草切碎后,上水泡田2-3天后,再

7、进行搭水正旋灭茬,埋深在6cm以上,灭茬埋草的同时进行田面平整。三、机插技术(一)秧苗栽前准备:1、适时控水炼苗:栽前通过控水炼苗,减少秧苗体内自由水含量,提高碳素水平,增强秧苗抗逆能力,是培养壮秧健苗的一个重要手段,控水时间宜在栽前3-4天进行,晴天保持半沟水,阴天可排干水。2、坚持带药移栽:移栽前23天要全面进行一次药剂防治,控制灰飞虱带毒传播危害。3、正确起秧运苗:由于机插的秧苗既小又嫩,因此,在起秧的过程中要防止萎蔫,防止秧苗折断,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1)要尽量减少秧苗搬动次数,保持秧块不变型;(2)要随起随运随栽,卸秧时要平卸平放于田埂;(3)运秧时秧块要平放,堆放层数不宜过多,一

8、般2-3层为宜,也可卷叠运输;(4)起运过程中,如遇烈日高温或下雨需用设施遮盖,防止秧苗失水萎蔫,或秧块过烂,影响机插质量。(二)大田栽插技术:1、精细耕整。一是时间要早。由于机插小苗秧龄弹性小,大田耕整必须抢早进行,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二是整地要平。要求做到田面平整,全田高度差异不大于3厘米,表土软硬适中,田面无杂草、杂物。三是土壤要沉实。一般要求沉实时间12天左右。并保持浅水层,防止晒干,田面发僵,移栽前半天要排除田内过多的水,以瓜皮水(12厘米)栽秧最好。2、适龄移栽。机插秧一定要坚持适时适龄移栽。秧龄掌握在16-18天,叶龄3.5-4叶,绝对防止超龄移栽。壮秧标准:茎基粗扁,叶挺色

9、绿,根多色白,植株矮壮,无病株和虫害。秧苗群体质量均衡,每平方厘米成苗23株,秧苗根系发达,单株白根10条以上,根系盘结牢固,盘根带土厚度22.5厘米,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毯状,亦称毯状秧苗。3、合理密度。栽秧前按行距30厘米(9寸),株距11.7厘米(3.5寸)先在插秧机上调整好,机插时做到每亩栽足1.8万穴,每穴栽3-4苗,每亩基本苗5-6万。插秧时要做到清水淀板,薄水浅栽,田面水层深度1-2厘米,栽插深度1.5-2厘米,以入泥为宜,不漂不倒。4、及时管理。栽插结束后如出现缺苗、断垄、漂秧、浮秧,要进行人工补缺,并及时上水3-4厘米,促进返青活棵。四、大田管理技术(一)科学管理水浆1、

10、立苗分蘖阶段。活棵后应浅水灌溉,水深3厘米左右,不淹没心叶,灌一次水待其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分蘖早生快发。对一些秸杆还田量大的田块,若田面糊烂,土表泛泡,土壤透气性差,会影响机插水稻发根,应及时脱水爽田12天,促进新根生长,然后实行浅水灌溉。2、搁田控苗阶段。约栽后2530天,当田间总苗数达到预期穗的90时脱水搁田控苗,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搁田做到前轻后重,分次轻搁,搁到田中不陷脚,但不发白裂缝,叶色退淡为止。控制无效分蘖和基部节间伸长,促进发根,提高根系活力,为后期攻大穗奠定基础。切忌一次重搁,防止搁田过重而发生死苗现象,搁田

11、控苗后坚持湿润灌溉,干湿交替。3、孕穗阶段。一般在抽穗前710天为孕穗阶段,对水特别敏感,抽穗后1520天为灌浆前期,需水量较大,因此在这一阶段田间必须建立浅水层,不能脱水,尤其不能发白裂缝。4、灌浆结实阶段。抽穗扬花至灌浆前期田间要建立浅水层,严重断水会影响受精结实,以后实行间歇灌水,以灌跑马水为主,保持干干湿湿,以利养根保叶,活熟到老,收割前1015天断水,要防止断水过早,影响粒重和米质。(二)合理肥料运筹1、分蘖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分次施用分蘖肥,促进早发,以利攻大穗、争足穗。一般在栽插后57天施一次返青分蘖肥,亩用碳铵15公斤、壮秧营养剂10公斤并结合使用小苗除草剂一起撒施。施好后田

12、间水层保持45天,以提高化除效果。在栽后1015天再施一次分蘖肥,亩用尿素7.510公斤,以满足机插水稻早发早分蘖的需要;栽后20天左右视苗情施一次平衡肥,每亩施复合肥1012.5公斤。2、穗肥。一般提倡分两次施用。穗肥施用要坚持因田因苗制宜的原则,做到“二查二定”:即查叶龄定施肥时间,查叶色定施肥数量。当主茎叶龄余数达3.5叶时施促花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加复合肥10公斤;当主茎叶龄余数达1.5时施保花肥,每亩尿素5公斤左右。施肥一定要在叶色正常褪淡的前提下施用,早褪早施多施,迟褪迟施少施,不褪不施。群体大的适当少施,群体小的多施,也可促保兼顾,一次施用,在叶龄余数2.5叶时每亩施尿素1012.5公斤加复合10-15公斤。4、叶面喷肥:分蘖末期、破口期、齐穗期结合防病治虫每亩用50100克叶面肥进行肥药混喷,提高植株抗性,延长功能叶片寿命,防止后期早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由于机插秧病虫草发生情况在不同地区、不同田块之间不尽一致。因此,要根据田间病虫草发生情况和植保信息,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制订科学的防治策略,选准药种进行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