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级科学上册《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29110 上传时间:2021-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级科学上册《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级科学上册《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级科学上册《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级科学上册《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级科学上册《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级科学上册《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级科学上册《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揭示科学探究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对土壤熟悉吗?土壤中有些什么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土壤中有什么 【设计意图:提出科学探究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本环节由教师揭示探究问题,避免了学生在确定探究问题环节可能会出现的无休止的拓展、延伸,直接指明了探究的方向。】 二、提出假设,了解学生课前对土壤的认识 师:谁来说说,土壤中有哪些东西? 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引导学生 教师板书:动物、植物、空气、水等【设计意图:学生汇报的大多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间接经验,并非有意识直接观察得到的信息,因此只能作为假设。同时这也是教者了解学生前概念的环节,为

2、后续的观察验证及建立概念做好了铺垫。】 三、小组合作,制订观察活动计划 师:是啊!有些东西需要借助于更复杂的方法和更先进的工具才能看到,那同学们所说的这些物质在土壤中都存在吗?我们还需要通过实际的观察来验证一下。那如何进行观察呢?大家小组里讨论一下,如果有困难,可以参考课本。 1、学生小组合作制订观察计划,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观察计划的制订能让后续的观察实验更加有序、高效。对于观察,学生只局限于用肉眼观察和借助于工具观察这两种方法,对于“倒入水中观察”这种方法学生不可能想到。教师让学生在讨论观察计划时参考课本,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到第三种观察方法,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同时又能结合组员的智慧

3、得出第三种观察方法的操作顺序,可谓是一箭双雕。】师:哪位同学愿意把本组讨论好的观察计划完整地告诉大家?老师希望这位同学发言时,其余同学都能认真地听,看看有没有需要完善或更正的地方。2、全班交流实验计划请大家再仔细阅读课本上关于“倒入水中观察”的操作过程。 学生再次阅读课本。3、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呢? 4、学生小组内交流完善观察活动计划。 【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第二次阅读课本,让学生搞清楚了“倒入水中观察的顺序”,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得到增强。最后小组内完善交流观察活动计划,让每一个同学都能系统地掌握观察的方法及注意点,保证了后续观察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小组实验,验证土壤中的物质 (课前采集

4、好土壤) 师:同学们的观察活动计划制订得很不错,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计划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物质和现象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中。 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同时提醒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实验结束,各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实验获取的信息,以验证自己先前提出的假设。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本组观察到的与大家分享一下?你获取的实验证据能够验证自己的假设吗?学生汇报交流 生1:我们用肉眼观察确实见到土壤中有蚂蚁、蚯蚓、植物的根和叶,还有石块、方便面袋等杂物;用放大镜观察到土壤中有黑色的物质,通过阅读知道那些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腐殖质;把土壤倒入水中,发现植物的根和叶都浮到了水面上,搅

5、拌、静置后发现土壤都沉淀在杯底。说明刚才的假设是成立的。 师:土壤中的黑色物质是腐殖质吗?请解释给大家听一下。 学生阅读课本 师: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生2:土壤中有腐殖质和盐分。板书:腐殖质、盐分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假设描述实验现象,学生有意识地用观察到的现象验证自己的假设,说明学生求真、求实的证据意识正在形成。学生的观察现象引出了腐殖质,通过阅读验证了腐殖质的存在,而且很自然地得出了盐分,整个过程自然顺畅。】生3:我们把土壤倒入水中后,植物的根和叶浮上了水面,还发现水面上冒出了很多气泡,这证明土壤中有空气。 生4:我们组发现沉在杯底的土壤分成了好几层,而且上面

6、的颗粒比下面的小,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这些颗粒有着不同的名字,从大到小分别是沙砾、沙、粉沙、黏土。 板书:大小不同的颗粒【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土壤中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尝试解释土壤形成的原因,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将本节课与上一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概念体系。】 师:真不错,同学们都观察沉积在杯底的土壤,看是不是上面的颗粒小,下面的颗粒大?大家再思考下,为什么颗粒的排列是上小下大呢? 生:大的颗粒重,所以要先沉下来;小的颗粒轻,最后沉下来。 师:对,你真会动脑。同学们挑一点最上层的颗粒,用手捻一捻,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生:感觉很细腻,说明了颗粒很小。 【设计意

7、图:观察与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知道沉积在杯底的土壤,上面的颗粒比下面的颗粒要小。】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描述得很精彩,最后再请大家观察一下装土壤的白纸,看看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生:白纸上放土壤的地方是湿润的,说明土壤中有水分。 【设计意图:整个观察活动,学生注重于用不同的方法依次对土壤进行观察,而忽略了对装土壤的纸进行观察,因此对土壤中的水分无法进行验证。教师的及时提醒,弥补了这一点,从而保证了概念的完整性。】五、教师播放微视频.学生观看微视频:在学生观察土壤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微视频进一步认识土壤的成分六、总结实验,建立土壤的科学概念 师:经过细致的观察,想必同学们都知道了土

8、壤中有哪些物质,谁愿意完整地说一说,土壤中有哪些物质呢? 生:土壤中有空气、水、大小不同的颗粒、腐殖质、盐分和一些杂物。 师:对,土壤就是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板书:混合物 【设计意图:土壤的科学概念是建立在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之上和学生细致的观察、深入的讨论之上,因此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 六、研读课本,自学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师:土壤中有动物和植物,说明土壤是动物和植物的家,它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54页“土壤和生命”。 学生自学课本第54页 师:通过研读课本,你知道了什么? 生:土壤给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给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中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以及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师:阅读了这一部分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想跟大家说说的? 生:土壤为我们提供了生活所需要的材料,因此我们要保护土地。 生:生活中有许多人采用深埋的方法处理垃圾,这样会污染土壤,我们不能再这样做了。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学生能够自主获取土壤与生命的有着密切联系的信息,培养了自学能力,获取了深刻的感受,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得以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