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本土音乐教学的策略.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9952578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本土音乐教学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开展本土音乐教学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开展本土音乐教学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开展本土音乐教学的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展本土音乐教学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本土音乐教学的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开展本土音乐教学的策略摘要:开展本土音乐教学是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需要。在小学阶段开展本土音乐的教学,既要保持本土音乐的风格特色,又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因此,在本土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统编教材与校本教材的教学分配、教学素材的选取与难易取舍、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等。本文根据本土音乐教学课题研究中的一些探索,围绕教学中的策略从有利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对上述问题的一些粗浅认识。关键词:本土音乐 教学 策略本土音乐是一种经由历史文化积淀而发展传承下来的具有浓郁鲜明地方性、民族性的传统民间音乐。她是地方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

2、朵奇葩,也是社会生活中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瑰宝。开发本土音乐资源运用于音乐教学,使学生从小感知传统文化,体验生活中的音乐并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这既是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相关要求的具体落实,也是通过音乐教学来传承和弘扬优秀民间文化,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而言,从本土文化出发,选择适合少年儿童学习的内容,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从身边具体丰富、形象直观的素材中感受、领悟音乐的魅力,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为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精选本土音乐资源,开发校本音乐

3、课程,在教学中融入本土音乐元素,既能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又能极大地拓展音乐教学空间,并使音乐学习活动更具延展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实施本土音乐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呢?我们根据开发本土音乐资源课题研究中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初步认识。一、找准切入点,引入本土音乐这里所说的“切入点”是指教学中可资用来自然引伸出本土音乐内容的学习主题或学习活动。也就是指在统编教学内容的教学中,利用教学主题的自然过渡来添加本土音乐元素,让学生初步接触认识本土音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推进不失时机自觉自然地适度引入本土音乐,既可以作为低年级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起点,又可以作为中高年级学习深

4、化本土音乐学习的手段。这也将使得本土音乐的种子在这里萌发。围绕课堂教学主题引入本土音乐,一是要注意两者间内容上的关联性,精心选取与教材内容主题相近的素材;二是要注意本土音乐种类的运用,有利于表现、烘托、渲染音乐学习主题;三是要注意本土音乐引入的时机,既不会对教学主题喧宾夺主,又能与学习内容有机融合,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拓展迁移音乐学习。切入点的选取和把握可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需要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利用主题自然延伸,如二年级“月儿弯弯”单元歌曲教学小小的船,当学生学唱这首歌曲后,教师利用“月儿”这一主题将其适当拓展延伸,教授学生学唱常德丝弦中的儿童丝弦月亮月光光“月亮巴巴跟我走,我和月

5、亮交朋友”这段老幼皆知,朗朗上口古老的地方童谣让学生倍感亲切,而丝弦曲调的独特韵味又让学生充满新奇。又如在欣赏教学月亮巴巴这课中,我们把常德丝弦静夜思引进课堂,李白的诗句是那样熟悉,家乡的曲调是那样缠绵,让学生既喜又爱,充满期待,兴趣大增。围绕主题横向拓展。如在一年级过新年这课中,教师以“我们的家乡是怎样迎新春的?”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初步认识民俗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家乡戏曲舞蹈、民谣山歌种类。针对主题全面响应。如在六年级土家儿童迎客歌一课中,教学设计为用澧州大鼓营造土家儿童迎客时的欢快场景,并运用澧州大鼓的舞蹈动作和打击节奏来烘托、喧染歌曲的热烈欢快情绪,表现土家人的热

6、情豪爽,利用家乡戏曲映衬,强化歌曲主旨,把歌曲学习和地方说唱艺术表演融为一体。二、运用延伸点,学习本土音乐这里所谓的“延伸点”是指可资用来较为系统地认识和学习本土音乐的校本音乐课程教学时间。也即是指安排集中的时间开展本土音乐专题教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15%-20%的教材总量留给地方教材及校本教材。由这一要求可见,地方及校本音乐教学时量,如果从音乐教学的课时总量上看则是相当可观的。开足用好这些时间,将为学生较为系统地接触和了解本土音乐提供了教学内容及时间上的保证。精选本土音乐资源开设校本音乐课程,为对学生在平常音乐课中所学到的零碎、分散的本土音乐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深化提高,全面系统构建了一个良

7、好的发展平台。这也就为学生心中本土音乐这棵小苗扎根成长提供了沃土。如何运用延伸点搞好本土音乐的教学?从教学策略的角度而言,我们以为其总体的要求与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分清主次;分层推进。 “以人为本”即是从关注学生兴趣出发组织教学。兴趣是走向成功的基石,是学习的催化剂。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包括如围绕学生兴趣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我们从小朋友最感兴趣的儿童歌谣入手,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从本土音乐中精选出的月亮巴巴、打水仗、童年、马马嘟嘟骑等教学素材,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学习热情高,教学效果良好。再如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和强化学习兴趣。教学中,我们把民间乐器和地方戏曲表演的程式化动作及舞蹈引入课堂,使

8、听赏、学唱与唱奏、唱舞、唱演结合,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分清主次”即是本土音乐教学要较好地保持地方音乐的风格特色,使传统的旋律精品根植于孩子的心中,同时,从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鼓励学生在次要方面积极创新。如常德丝弦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种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兼备,变化多样的民间说唱表演艺术。她旋律柔美抒情,讲究“腔从字出,音随韵转”,有着鲜明独特的个性魅力。学习常德丝弦,重在让学生领会她的旋律,音乐结构和润腔方法。在武陵谣一课中,我们让学生在熟悉词曲的基础上套用原曲模仿创编歌词来演唱自己的作品,原词“大西门,小西门,湘西那个门户门中门”常德的历史一下子变成了“武陵阁、排云阁,沅

9、江那个边上阁连阁”常德的今天,学生们尽心演唱,加深了对原曲的理解和掌握。“分层推进”即是同一题材的教学分年级明确不同的目标要求。如常德地花鼓这一题材,由于形象生动,很爱学生喜爱。但她的篇幅较长,旋律难唱,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如果不加区别地完全照搬引进,由于起始要求高,一则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则费时费力不利于学生完整地了解把握这一地方戏曲形式。为此,我们采取了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各有侧重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低年级在总体把握地花鼓特色的基础上简化曲谱,交将部分歌词改编为说白,以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年级突出重点唱段的学习与把握,突破旋律上的难点,掌握戏曲特点;高年级则在前述铺垫的

10、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一折完整的曲目。分层推进较好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照顾了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差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学的乐。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三、培植成长点,传承本土音乐这里所指的“成长点”是指借助学生学习本土音乐兴趣以使学生活动向课外延伸,从而为学生构筑自主学习、合作表现的本土音乐的发展平台。简单地说,也就是指以实现教学的开放来带动学生开展课外学习活动,稳定提高学习成果。本土音乐的学习,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依托课堂教学,建立有利于学生在课外积极学生本土音乐的长效机制尤为重要。成功地开展课外学习活动,不仅能极大地拓展和延伸学

11、生学习本土音乐的空间与时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习内容,而且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学生已取得的学习成果,维持稳定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只是交给学生打开本土音乐宝库的钥匙,引领学生进入资源宝库,而对这一宝库更为充分深入地探究发掘需要学生自主完成。因此,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能否得到及时有效地开展,关系到本土音乐教学的成败得失,这也是开展本土音乐教学所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培植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成长点,一是要不断强化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兴趣取向与兴趣水平。为此,我们在本土音乐的教学中除了狠抓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外,还采取了如下措施:请专家学者和民间艺术进课堂。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

12、聘请文化馆的老师或民间艺术到校举行专题讲座或进行现场表演,增强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了解与理解。组织学生观摩本地民俗表演活动,增强对本土音乐的感受与体验,学会欣赏,把握音乐中浓郁的地方韵味与音乐的艺术格调。开展本土音乐表演,保护传承家乡的歌、家乡的戏曲活动。如定期开展“家乡的歌舞”表演;利用校园广播推介同学们喜爱的本土音乐;组织学生编排师生共创的家乡戏曲参加学校艺术节及市、区的演出等等。学校为学生的合作,成长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二是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本土音乐的学习习惯。为此,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收集家乡戏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发动他们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收集自己喜欢的本土音乐资料;节

13、假日,则要求他们利用走亲访友或远走的机会在家长的带领下,开展民俗走访活动,有条件的学生可用DV拍摄当地的民俗表演等,学校则交流、展示学生收集整理的学习成果,提供“学唱几句家乡戏”的展演舞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协调利用校外资源,使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及家庭音乐教育有机整合。本土音乐教学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学习生活。以前,学生根本不了解家乡的歌家乡的戏,现在学生们已能说出自己所喜爱的家乡的歌与戏的种类,会唱一些家乡的歌和戏;他们不仅在赏、吹、奏、唱、跳等音乐表现形式中受到本土音乐的感染与熏陶,还初步学到了对本土音乐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特点把握及学唱的方法与技巧;课堂内外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还使得学生的课外活动、课外音乐生活、校园文化生活得到了丰富与协调。开展本土音乐教学为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起到了准备和铺垫的作用,丰厚了音乐课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它不仅促进了学生音乐素质的整体提高,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品行完善等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