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说课设计.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9952584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说课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说课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说课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说课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说课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说课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说课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说课设计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中的起始课。下面我来谈谈如何教学这一课 一、理解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每一节课都是整个课堂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只有明确它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才能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本节课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将要学习的面积及面积的计算做好提前孕伏。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二、确立本节课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三、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四、说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

3、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和对教材的分析,在本节课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因此教师在选取例子和操作材料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通过想象、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对周长的直观体验,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

4、趣。2、让学生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本节课的学习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在生动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剪一剪、摸一摸、描一描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然后在测量和计算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这种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情感、态度、能力的发展。3、 关注学生的学习的体验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概念,所以只有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因此教学时要组织学生积极地进行充分的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感知、去体验,去探索。三、说教学过程荷兰著名数学

5、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再创造出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再者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概念,为了突破重点,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课前我设计了一个小插曲:让学生用“周”字组词,例如“圆周”、“四周”、“周围”等,并用手势表示出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埋下伏笔。为充分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根据临沂市课堂教学策略,课上我主要安排了四个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2、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3、巩固运用 内化提高 4、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

6、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上课伊始,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送礼物活动入手(课前发给学生一些带有各种图案的小图片),让学生用剪刀将这些礼物中的图片剪下来。并交流:你是怎样剪的?从而引出什么是一周的边线,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一周的边线,为揭示周长的概念做好孕伏,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2、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此环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教学关键,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体验、发现、探索再发现的积极状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本环节我分4步来完成:(1) 摸一摸紧接上面剪一剪之后,让学生摸一摸周围

7、一些物体的面(如数学课本封面、文具盒面、课桌面等)一周的边线。(2)描一描让学生描一描书中树叶和各种平面图形的的边线。(3)揭示周长的概念通过上面大量的剪一剪、摸一摸、描一描活动,学生已经对周长建立了丰富的表象,因此对周长的概念的理解也水到渠成,在此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什么是周长,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难点。(4)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对课堂中生成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为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刚才描过的三角形、长方形、圆形、五角形等平面图形的纸片。提出问题: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呢?引导学生想办法,如量一量、先绕后量等。然后再请各小组合作测量,算出各平面图形的周长。最后进行交流,进一步清晰学生对周长的认识。3、巩固运用 内化提高(略)4、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谈收获及自我反思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以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为准绳,通过丰富多彩的 教学活 动,如剪一剪、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等,引领学生亲历充满发现的数学化过程,让学生在想象、操作中获得丰富多彩、充满灵性的个性体验,在交流中积累概念所涵盖的具体内容,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概念是对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具体内容的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