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64869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上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上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上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上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上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上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1)试题结构:选择题12道 ,每小题4分,共48分;主观题三道大题,5道小题,共52分。(2)双向细目表:模块题型题号考纲考点表述分值课标水平要求经济生活选择题1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4理解经济生活选择题13农村土地三权分置4理解经济生活选择题14个税改革4理解经济生活选择题15存款准备金率4理解政治生活选择题16政府4理解政治生活选择题17外交政策4理解政治生活选择题18国家监察机关4理解文化生活选择题19中华民族精神4理解文化生活选择题20文化的作用4理解生活与哲学选择题21历史唯物主义4理解生活与哲学选择题22辩证法4理解生活与哲学选择题23唯物论与

2、理解论4理解政治生活主观题38党和政府12使用经济生活主观题39(1)港珠澳大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14使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39(2)唯物论10使用文化生活主观题40(1)文化自信10使用开放式题目主观题40(2)开放式题目6使用试题内容为必修一、二、三、四。其中必修一占30%,必修二占24%,必修三占18%,必修四占22%,开放性试题6%。2、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 每题得分情况分析小题号最大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难度区分度客观_124.001.941.999048.4548.4551.550.48450.4506客观_134.002.611.905365.216

3、5.2134.790.65210.3250客观_144.002.081.998352.0652.0647.940.52060.5369客观_154.001.761.985944.0744.0755.930.44070.4687客观_164.001.341.888033.5033.5166.490.33500.4658客观_174.003.621.174990.4690.469.540.90460.1827客观_184.002.091.997852.3252.3247.680.52320.5825客观_194.002.951.760873.7173.7126.290.73710.2721客观_2

4、04.002.081.998352.0652.0647.940.52060.3589客观_214.002.441.950361.0861.0838.920.61080.4923客观_224.002.131.995553.3553.3546.650.53350.4051客观_234.003.651.131091.2491.248.760.91240.0716主观_3812.006.483.190353.988.252.320.53980.4553主观_39(1)14.007.572.779954.090.771.800.54090.2244主观39(2)10.004.933.141449.252

5、.8414.950.49250.4907主观_40(1)10.004.551.983945.490.523.870.45490.2072主观_40(2)6.004.601.384376.7437.111.550.76740.141412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材料中“移动支付迅速普及,得益于我国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表明生产对消费起决定作用。1、3项符合题意,2、4项是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符题意。13本题考查的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意义,这个改革对农业的影响路径是:明晰土地权益,推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效益。即4-1-2。选项3激发劳动热情与题不符。14本题以个税改革为材料背景,考查

6、个税改革可能产生的传导效益。个税起征点提升,有利于促动我国向扩大内需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专项费用扣除项目的增加,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个税征收制度,所以准确选项为3、4。15这是一个图表题,图表内容为我国金融机构7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图表不难,关键是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所体现的货币政策的理解。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说明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则可供企业的贷款量增加,选项2、4正确。16考查国家为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所采取的措施,从而考查政府的相关知识。选项3本身错误,坚持对人民负责是工作原则,而不是工作态度;选项4本身错误,公民有知情权和表达权,但没有决策权。排除后A正确。17考查广深

7、港高铁正式运营的意义,2、3与题不符,题目体现的是香港和内地的关系,而不是周边国家,也与外交政策,一带一路无关,故正确选项为B。18考查对新组建的国家监察部门的认识,监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选项1认为与人大平等行使监督权错误;监察部门与政府属于平级,属于国家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而不是内部监督,选项2错误,正确选项为D。19考查文化生活中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塞罕坝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能够激发人们奋斗的热情,在实践中转化为民族振兴的强大物质力量。1、4正确。20考查文化的作用。选项中符合题意的只有B,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选

8、项C本身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选项AD不是文化的作用。21考查历史唯物主义中有关人民群众的知识。3本身错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选项4本身也是错误的,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的是抓重点,抓主要矛盾,而不是抓主流。排除错误后A正确。22材料中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体现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正确选项为A。3、4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3考查唯物论和认识论。选项1本身错误,着手解决物理问题并不是必须完全掌握激光物理形成和运行规律才能做;4错误,真理具有客观性,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而不是只接近真

9、理,人类能获得真理。选项C正确。38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安顺市委、市政府在乡村振兴中有何作为,考查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市委市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市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产业体系,完善生产体系、创新经营体系,为促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市政府提供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可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加强基础党组织体系建设、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和文化建设职能等方面分析作答。39.本题以港珠澳大桥的修建为背景材料,考查哲学与经济知识

10、。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1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港珠澳大桥运营后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从材料可以看出,港珠澳大桥运营后,港珠澳三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大大畅通,促进三地在综合运输、经济贸易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还将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产业走廊,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增强,走向世界将更加快速、便捷。同时为港澳居民带来更大生活空间和发展机遇。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2从唯物论角度说明港珠澳大桥是如何体现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是材料2,知识范围是唯物论,然后结合材料中有关港珠澳大桥修建的相关信息分别从物质决定意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角度具体分析即可。40(1)本题第一

11、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的认识。本题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知识,属于认识、理解类题型,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首先指出这一观点说明人民是文化自信的根基,然后结合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并转化为文化生活知识来组织答案:“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可以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来分析说明;“这种自信的获得取决于人民主体的发挥”,可以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创新的主体来分析说明;“这种自信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可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来分析说明;“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要通过

12、人民来实现”,可以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来分析说明。(2)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以增强文化自信为活动主题拟定两条宣传词。要求语言精练,每条字数不超过16个字。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但要注意题目要求,一是数量上是两条宣传词,且每条字数不超过16个字;二是语言要精练,不要有错别字;三是注意主题“增强文化自信”,宣传词中最后包含关键词。2、 年级及各班分数段情况:分数段人数比例累计人数累计比例统计样本数388最高分87.00最低分16.00平均分56.8299=9500.00%00.00%90-9500.00%00.00%

13、85-9061.55%61.55%80-85153.87%215.41%75-80246.19%4511.60%70-75307.73%7519.33%65-704110.57%11629.90%60-655814.95%17444.85%55-605012.89%22457.73%50-554712.11%27169.85%45-50379.54%30879.38%40-45266.70%33486.08%35-40297.47%36393.56%30-35194.90%38298.45%=950000000090-950000000085-906000000680-858330100157

14、5-80113402222470-75166401213065-70971322714160-656141517785855-602108665135050-55068671194745-50043891033740-4503283552635-40001710472930-350117253193000013116人数58576246535953388最高分87.0082.0082.0069.0080.0078.0077.5087.00最低分55.5030.0031.0016.0022.0026.0024.0016.00平均分73.603460.947461.233944.782649.86

15、7952.050851.632156.8299排名13276452班级统计样本数平均分排名最高分最低分良好率(%)良好人数及格率(%)及格人数低分率(%)低分人数超均率(%)比均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195873.6034187.0055.5024.141472.41420.00057.49157.497.67650.73600.1963205760.9474382.0030.005.26352.63301.75130.41130.4110.63330.60950.2552216261.2339282.0031.004.84358.06363.23231.02131.0210.25230.6

16、1230.2443235349.8679680.0022.001.89122.641228.30156.70106.7013.19310.49870.3171224644.7826769.0016.000.0006.52332.6115-4.1895.8210.83660.44780.2717245952.0508478.0026.000.00030.511818.641111.37111.3712.22030.52050.3114255351.6321577.5024.000.00022.641220.751110.48110.4811.59910.51630.2797全体38856.829

17、9287.0016.005.412139.4315314.185521.60121.6014.12940.56830.3488年级最高分87分,最低分16分,均分56.83分;80分以上21人,占5.41%;及格人数174人,占44.85%;30分以下6人,占1.55%。从整体看,高分不高,优良率较低,低分太低。及格人数相较于上次月考有所减少。三、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 经济生活题:题目比较灵活,在教材中没有直接答案,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学生不会分析材料,不会综合归纳。2、 政治生活题:要求抓住主体,运用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作答。党和政府所涉及到的知识很多,大部分学生知识是掌握了,但不会审

18、材料,回答没有针对性。3、 哲学题:学生不会区分哲学几大模块,对题目限定的知识范围不清楚,在材料分析上有所欠缺。4、 文化生活题:不会审题,没有抓住关键,题目考查人民与增强文化自信的关系,强调的是人民的作用,但很多学生只看到文化自信,没有强调人民。且大部分同学只是一味抄材料,没有结合理论。四、解决措施:教学生学会规范答题: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知识类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知识形态:微观、宏观明确问题指向: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明确设问主体: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第二步:审材料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

19、的隐性信息。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 , 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 , 必须判明答题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三步:调用知识(回归教材)1、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2、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 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第四步:确定答题思路1、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2、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第五步:写答案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高三政治 孙莉红 2019.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