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9968081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平顶山市传染病医院病房综合楼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评价本项目位于平顶山市平宝大道与西环路交叉路口西侧市传染病医院院内,项目西侧为道路及脱硫石灰石粉厂,东侧为沿路商户、机动车修理店铺,南侧为地磅租赁厂、花卉市场后勤区,西南1.7km为白龟湖。根据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调查可知,项目周围主要为居住及商业区域,无重污染型工矿企业。4.1.1 现状监测(1)监测点位设置本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平顶山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的监测数据,选取的监测点位为规划设计院,日期为2015年1月1320日的监测数据。表4-1

2、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情况一览表编号监测点名称与本项目位置关系距离(m)监测项目1规划设计院本项目用地东南4.9kmPM10、SO2、NO2(2)评价因子根据工程排污及周围环境特征,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确定为NO2、PM10、SO2三项。(3)监测时间及频率本次监测因子采用自动监测方法,监测时段为全天24小时连续采样监测。(4)监测分析方法根据国家标准方法,环境空气各监测因子分析方法见表4-2。表4-2 环境空气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项目分析方法检出限NO2化学发光法0.005mg/Nm3PM10射线法-SO2紫外荧光法0.005 mg/Nm34.1.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

3、法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公式如下。Ii = Ci / C0i式中:Ii i物质的污染指数;Ci i物质的监测浓度,mg/Nm3;C0i i物质的评价标准,mg/Nm3。(2)评价标准根据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分,本次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评价标准详见表4-3。表4-3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标准名称标准级别评价因子及标准值(g/N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SO2NO2PM10日均值年均值日均值年均值日均值年均值15060804015070(3)监测结果本次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见表4-4。表

4、4-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 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因子范围(mg/Nm3)单项质量指数最大超标倍数规划设计院2015年1月1320日SO2日均值751150.50.770NO2日均值48620.60.780PM10日均值1492830.991.890.89(4)评价结果根据表4-3及表4-4评价标准及监测结果分析,主要结论如下:评价区域内SO2、NO2 、PM10日均浓度均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要求,PM10日均浓度值超标。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4.2.1评价水体根据现场查看,根据现场查看,项目用地西南侧1.7km为白龟山水库。本项目

5、产生的废水不排入白龟山水库;现有工程污水经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部分排放至乌江河,部分排放至湛河暗涵入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乌江河为湛河上游河段;本项目建成后,处理后的污水全部入湛河暗涵最终入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4.2.2 监测断面布设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断面布设情况见表4-5。表4-5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断面布设情况一览表河流监测断面功能功能类别湛河(乌江河)湛河西斜桥市控断面III类4.2.2 监测因子本次地表水现状监测项目为pH、COD、BOD5、NH3-N共4项监测因子。4.2.3 评价标准根据地表水体功能区划,评价河段地表水体各监测断面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

6、8-2002)III类标准。4.2.4 评价方法水质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该方法数学模式如下:对于一般水质因子:式中:Si,j标准指数;Ci,j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Cs,j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mg/L。pH值:式中:SipH值的上限值或下限值;CpHpH值的实测值。4.2.5 评价结果统计及分析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见表4-6。表4-6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除PH外,mg/L河流监测断面项目pHCODBOD5NH3-N湛河(乌江河)西斜桥浓度范围7.387.4233.241.810.413.03.364.41类标准限值692041.0标准

7、指数0.190.211.662.092.63.253.364.41最大超标倍数01.092.253.41由以上统计数据可知,湛河(乌江河)上游西斜桥断面水质主要监测因子COD、BOD5、NH3-N浓度值均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COD:1.09、BOD5:2.25、NH3-N3.41;分析超标原因:乌江河上游尚有污水未收集至污水处理厂所致;西斜桥断面位于新城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约3.5km,距离较近,污水处理厂排水中的污染物未得到充分降解所致。4.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3.1地下水现状监测点位选取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

8、价采用2013年平顶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地下水例行监测数据,监测点位选为本项目东侧约0.9km的姚孟村地下水监测井。4.3.2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监测因子:PH、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监测频次:按河南省环境保护厅要求,地下水安排在每年的一、七两个月进行,一年监测两次,地下饮用水源一年12次。4.3.3分析方法监测样品的采集及分析均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各监测因子分析方法详见表4-7。表4-7 地下水监测因子分析方法项目分析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方法来源PH玻璃电极法GB6920-86氯化物离子色谱法0.02mg/LHJ/T84-2001总硬度EDTA滴定法5 mg/LGB5750-8

9、5溶解性总固体重量法4 mg/LGB5750-85硫酸盐离子色谱法0.09 mg/LHJ/T84-20014.3.4评价标准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详见表4-8。表4-8 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 单位:mg/L监测项目pH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执行标准6.58.525045010002504.3.5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照评价标准对地下水质量现状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Ii=Ci/Coi式中:Ii第i种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无量纲; Ci第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Coi第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4.3.6地下

10、水监测结果与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见表4-9。表4-9 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L监测点位项目PH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姚孟村年均值7.7332.7370610149标准限值6.58.5250.0450.01000.0250.0单项污染指数0.490.130.820.610.60评价结果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由表4-9可知:评价区域地下水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要求,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4.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平顶山市2013年环境状况公报,平顶山市2013年功能区噪声达标

11、率为62.5%,其中1类区(居住、文教机关区)达标率为43.8%,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达标率为62.5%,3类区(工业区)达标率为81.2%。与2012年相比,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下降了22.9%(2012年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85.4%)。2013年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7.3分贝,质量级别为好,路段长度达标率81.2%,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2.0分贝,质量级别为好,路段长度达标率82.8%。2013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0分贝,质量级别为较好,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7.4分贝,质量级别为一般。(2)项目场界四周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对项目四周场界声环境质量的现状监

12、测,其监测结果详见表4-12。表4-12 项目四周场界声环境质量现状一览表 单位:LeqdB(A)监测点位2015.01.302015.01.31昼间昼间昼间夜间1#东边界53.642.153.342.42#南边界53.242.553.542.33#西边界53.342.853.142.54#北边界54.843.254.543.75#医院住院楼楼48.240.748.740.1由表4-12可知,项目四周边界及敏感点北侧住院楼昼夜间监测值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 ,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4.5生态现状经现场查看,项目区域为人工种植绿化树木。评价区范围内无

13、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动植物。4.6区域污染源调查根据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现状调查结果,项目西侧30m为脱硫石灰石粉生产厂家;西北136m处为一处中石化加油站及一处液化气站;项目北侧的平宝大道北、距本项目100m处为金利源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公司,其工作内容为报废汽车拆解、可回用零部件的回收暂存,不涉及含较大风险的作业;项目东侧区域为沿路商户、汽修商铺混合区;项目南侧6m处为一处地磅租赁厂管理用房,南侧26m处为一家商贸公司办公综合楼,南侧82m处为一座移动信号基站。根据现场勘查,该石灰石粉厂全名中电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平顶山分公司,建设选址位于本项目西侧30m处。经查阅该厂

14、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及竣工验收监测表,建设规模为年产脱硫设施用石灰石粉(成分为碳酸钙)30万吨,为平顶山姚孟发电公司提供合格的脱硫吸收剂。1、石灰石制粉项目工艺流程将石灰石(粒径20mm)送入卸料间后经振动给料机、提升机送至原料库内,经电子皮带秤计量后,由皮带输送到干式磨机内制粉,磨制后的成品份通过提升机、空气斜槽送至选粉机分选,除尘器收集后,送至成品粉库储存,经密闭的库底散装机装罐车外运。2、污染物产排及防治措施情况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废气和噪声。(1)废气该厂废气污染因子主要为粉尘,其产生途径及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下:石灰石原料至卸料间来仓处;电磁振动给料机处。该部分装有一台脉冲

15、袋式除尘器,粉尘经处理后,经15米高的排气筒有组织排放;石灰石原料仓下链式输送机至管磨机进口处。该部分装有一台脉冲袋式除尘器,粉尘经处理后,经23米高排气筒有组织排放;高效转子式选粉机系统。该部分装有一台脉冲袋式除尘器,粉尘经处理后,经20米高排气筒有组织排放;石灰石粉成品及石灰石粉成品仓出口至装车处。该部分装有一台脉冲袋式除尘器,粉尘经处理后,经25米高排气筒有组织排放。(2)噪声该厂营运期主要的高噪声设备及其已采取的减噪措施如下:表5-12 主要高噪声设备及治理措施一览表高噪声设备治理措施电磁振动给料机减振、隔音管磨机减振、隔音、吸音离心机隔音、吸音罗茨风机减振、消声3、排放达标情况(1)

16、根据验收监测数据,在验收监测期间的生产符合、运行条件下,该石灰石粉厂石灰石原料仓下链式输送至管磨机布袋除尘器除尘,粉尘排放浓度范围为11.516.8mg/m3,平均值为13.8mg/m3;磨尾机械输送系统布袋除尘器除尘,粉尘排放浓度范围为11.618.3 mg/m3,平均值为14.8 mg/m3;石灰石粉成品仓出口至装车处布袋除尘器除尘,粉尘排放浓度范围为13.518.8 mg/m3,平均值为15.9 mg/m3。排放粉尘的浓度值均符合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颗粒物排放标准(限值30 mg/m3)的要求。(2)噪声根据验收监测数据,在验收监测期间的生产符合、运行条件下,该石灰石粉厂四周边界昼间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夜间噪声监测值均符合3类标准要求。4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