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20XX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总结[1].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99868 上传时间:2018-1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20XX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总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作总结】20XX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总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20XX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总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20XX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总结[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20XX 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总结1 特征码 FCZnQarEoibjXTInEaBf 我校长年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 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上级指示,扎实地开展我校的大学 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本着为海南特区培养合格的 人才服务这一目的,与教学相结合,引导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 活动的正面教育去更多地接触社会,正确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从而使大学生达到对自身实际办事能力的锻炼,同时在社会实 践中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更加深了 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 一、基本情况 20XX 年,为引导我校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2、宣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我校开展的暑 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为“传承五四报国志,落实科学发 展观”;20XX 年,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 第 2 页 的意见文件精神,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工委、 团省委、省学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我校组织大学生深入开展 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主题的丰富多 彩,富有实效的暑期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 实践活动。 我校历年开展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都积极响应上级 文件精神的

3、号召,与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共同迈步前进。 这些年来,我校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原则,以教 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 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并进, 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了农村政策宣讲、支教扫盲、法规宣传、 农技培训、送戏下乡、企业帮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做 了大量的好事和实事。 总结我校历年实践活动的特点是: (一)准备充分。所谓成功喜欢降临在有所准备的人身上, 我校特别重视大学生志愿者暑期实践活动的前期准备,并力求 做到准备详细、充分。每一年的 5 月份初,我校便开始了积极 的筹备、宣传、发动工作,校团委和各基层团委领导

4、总是亲自 到省内各地去踩点,确定服务项目、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在 组织好实践队队员后,为了使队员们能够高效发挥自己的能力 水平,使实践活动能够得到更好的社会效应,校团委还专门聘 请专业教师为各实践队队员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服务技能 第 3 页 培训。 (二)领导重视。从社会实践筹备之初至实施,分管学生工 作的校党委陈大勇副书记、校团委刘利波书记以及各层管理人 员都就所开展的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深入了解和仔细询问,并亲 自出面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我校 20XX 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 活动出征仪式在校本部行政楼前举行,校党政领导以及宣传部、 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部门领导为社会实践队授旗。 (三)投

5、入保障。为了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顺利开展,我校 商定的决策是以“学校拨一点,各系筹一点,社会助一点,个 人出一点”的方式来获得足够的实践经费。例如在 20XX 年,在 省里没有下拨专项社会实践经费的情况下,我校就运用了“四 个一点”的商定方法成功解决了社会实践的经费问题。除学生 个人自付经费无法统计外,我校投入经费 3 万元,各系自筹 4 万多元,社会赞助共 2.3 万(五指山电信公司,康明眼镜店,伊 莎贝尔矿泉水五指山分公司、儋州达川食品厂、三亚海军榆林 基地、琼海田园果蔬菜加工厂等单位赞助),总计近 9、3 万元。 通过努力和实际方法的正确运用,这些得来的经费为社会实践 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

6、必要的资金及物质支持。 (四)活动方式、形式多样化。在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 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上,我校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在校团委 和各系结合专业特点及社会需要组成的实践队之外,我校还分 派老师、学生干部等组织回乡学生在所在地开展社会实践,确 第 4 页 保了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形 式上,我校主张兼并多种活动形式以更全面地展现出大学生的 实践能力。长年以来,我校不间断地为大学生提供教学实践、 专业实习、生产劳动和勤工助学的机会;我校重视大学生在暑期 社会实践中的每一点成长,定期为大学生提供合理的军政训练; 在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外,我校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 品

7、德教育,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大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我校频频开展了 慰问敬老院、义务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大力倡导大学生踊跃 参加更多的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 (五)成效明显。从活动范围上看,我校开展的大学生 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逐年地扩大活动范围。去年的社会活动 遍及全省 19 个市县及湖南、贵州、新疆等 14 个省市自治区;从 参与人数上看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去年的参与率已高达 99.2%; 从实效上看也是令人欣慰的:近年回收的论文、调查报告逐渐 具有更高的质量水平,去年回收多达 2912 篇;同时,去年我校 开设多类的培训课共 426 节(英语辅导课

8、175 节,计算机培训课 150 节;环保培训课 75 节,种养技术培训课 26 节);举办的讲座 第 5 页 36 次(其中“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讲座 11 次,农村政策宣讲 13 次;构建和谐社会宣讲 12 次);放电影送戏下乡 8 次;维修维护电 器 220 件;出版宣传墙报 24 期,张贴和发放宣传画和资料 7000 多张;回收环保意识、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意识、 公共卫生意识等有效问卷 4500 多张。这样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项目牢牢地吸引着大学生们的热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丰富着大 学生的暑期文化生活,同时也突显出我校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 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水平日渐提高。特别是我校

9、比较重视以人为 本,注重将实践活动带到群众身边去,让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更 加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去年由校团委组织的五指山市毛道乡 综合服务队集中开展的乡村环境教育、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英 语支教、送戏下乡、种养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正是本着服务 大众的精神将服务送到广大群众中的。这样子的实践活动深受 黎苗族同胞的欢迎,当地群众还自发地为社会实践队员送茶、 送椰子等,离别时干部、群众、中小学生自发地为队员送行, 许多中小学生还为离别而流下了依依不舍的泪水,场面十分感 人。 二、基本做法 (一)精心筹备、及早布置、认真落实。为确保暑期社会实 践活动能顺利开展,在每年的 5 月初,校团委就主动与学工部、

10、宣传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协商,并召开筹备工作布置会,制 定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一些基本原则。校团委与各系基层团委 第 6 页 一方面积极做好外出调研、联系工作,一方面认真选好活动项 目,并广泛做好学生的发动,选拔工作。为确保社会实践效果, 利用六月底至七月初的两周时间,校团委还特地组织专业教师 有计划地为各集中组队的队员做好培训工作。与此同时,在校 领导、各有关部门,市县、单位、企业、乡镇领导的支持下, 学校将进一步对社会实践项目、地点进行了确认,并就相关细 节商定后,最后才确定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由于及 早准备,每年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知下发时,我校各项 社会实践活动已基本就绪。

11、(二)遵循“四个结合”的原则,突出主题。为了贯彻上级 下达的通知,学习上级的指示精神,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活动的开展始终紧紧围绕着年度主题,并遵循着“四个结合” 的原则,即遵循“社会实践与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与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要求相结合” 。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致力于学以致用,注 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 所学专业的理解。如:计算机系师生在 15 年深入五指山革命老 区实地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内涵、特征、原则、任务, 并考察老区人民的生活现状,同时进行互联网健康知识的宣传、 帮助建立信息网络和培训网络维护

12、管理人员;英语系师生运用他 们的专业知识,组队到五指山毛道中学进行英语教学的义务支 第 7 页 教活动;物理系师生组队开展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培训活动;数 学系师生到屯昌、乐东等地进行调研,了解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区位优势和发展战略;中文系师生组队深入五指山市周边 市县,开展关于实践活动主题的宣讲、调研活动以及到三亚运 用各种方式展开调查三亚旅游企业的经营现状,并提出问题对 策;体育系师生组队到五指山各乡镇、农村,通过问卷等形式调 查农村卫生的具体情况和改善措施情况;生命科学系师生组队, 通过研究重金属污染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了解了其中的作用机 理,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及对黄粉虫

13、的选育 与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化学系师生组队了解了我省外来物种的 入侵情况,并就我省解决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 议和意见以及对家庭室内污染情况的详细调查从而提出了相关 的对策;政史系师生组队到海口等地对农民工问题进行调研,并 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及到五指山南圣镇、水满乡实地进 行考查,在了解生态工程和人民生活状况的有关问题后,提出 了解决生态工程和人民状况矛盾的措施和建议;旅游系师生组队 前往洋浦等地对其工业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艺术系师生组队 到南圣镇、毛道乡等地,对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现状进行采 集调研。 为了开拓勤工助学渠道,我校积极与五指山电信公司,康 明眼镜店,伊莎贝尔

14、矿泉水五指山分公司取得联系,同学们在 公司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合法地获得了劳动报酬。我校去年还 第 8 页 帮助一些种养专业的同学与三亚、文昌等地的虾塘进行技术指 导兼有偿劳动,即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三)多方联 动,形成合力。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各有关部门、市县、单位、 企业的支持。各社会实践队在开展活动中,逐渐都学会了主动 争取多方支持。如在去年五指山市毛道乡支教服务队在开展活 动过程中,积极与五指山市团市委、毛道乡乡党委、政府、毛 道乡团委、毛道中学团委等单位取得联系,寻求支持,使活动 得到顺利开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队在毛道乡开展活动过 程中,毛道中学团委把全校团员组织起来,以村为

15、单位分组, 当社会实践队每到一个黎族村寨时,都有中学生团员作为社会 实践队“编外队员”带路并协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子既 解决了社会实践队遇到的语言不通的问题,又使中学生团员在 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这一“大学生+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 又一次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四)创新机制,讲求实效。首先,社会实践与学分制相结 合的制度,自 05 年我校试行学分制以来,我校已把社会实践纳 入教学计划,要求每一位同学凭社会实践论文或调查报告(必须 第 9 页 是第一作者)方可到系里报到注册,并统计社会实践次数。学生 按规定完成社会实践次数方可毕业。其次,创新社会实践检查 制度和经费分配制度。社会实践以往是对

16、社会实践成果进行检 查,从 15 年开始则是在进行中期也进行检查评比;以往社会实 践经费分配有较大的随意性,而去年开始规定与社会实践获奖 情况,参与实践人数、申报项目等级、社会实践组织情况挂钩 进行量化分配,极大地提高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再次,利用 信息网络在校团委网页上进行活动前的宣传、招聘,活动中进 行情况通报,活动后进行成果展示,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多渠道筹措社会实践经费。学校底子薄,加上目前学 校财力相对较弱,为较好地解决经费问题,我校采取了“学校 拨一点,各系筹一点,个人出一点,社会助一点”的方式,较 好地解决了经费问题。特别是去年化学系实践服务队就成功运 用这样多渠道的方式获

17、得了外在的经费资助。他们在开展活动 中通过拉赞助,得到了五指山康明眼镜公司、儋州达川食品厂、 三亚海军榆林基地、琼海田园果蔬菜加工厂等 15 个单位的资金 支持。 三、主要收获与经验体会 (一)主要收获 1、广大青年学生在一年又一年的社会实践中加深了对各项 年度主题思想的深入了解。对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求有了更 深的认识,增强了大学生献身服务社会的自觉性,进一步激发 第 10 页 了我校青年学生成长进步、奋发进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 性,提高了我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增强了 社会责任感。 14 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传承五四报国 志,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践活动过

18、程中各社会实践队紧密围绕 主题,开展组织了各类型的实践队,从义务服务、扶贫支教、 文化下乡、实事调研、卫生宣传等各个方面完成了年度主题思 想的学习与贯彻。这些紧密联系主题的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 我校青年学生从中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让 大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到党的方针政策,让大学生的群体更好地 参与到思想道德建设当中,从而能够更好地共同致力于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 15 年我校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开展了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根据上级团组织的要求,我校各实践队在 各有关领导的亲自帮助下,深入黎苗村寨宣讲、到田间地头认 真听、仔细看,切实感受到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

19、政治素质“的实践对国家发展、百姓致富的重要意义,对“服务 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认识再也不是仅仅停留在 知道这个层次了。同时,大学生们也亲眼看到了党和政府的基 层干部为地方经济发展,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而付出的艰辛, 大大改变了他们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片面认识,使他们对国家、 对社会树立了更加坚定了信念,明确了自己奋斗的目标。 第 11 页 在每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我校注重做好宣 传工作,在宣传上强调主题思想在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和学习实 践中的重要性,从而正确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实 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在正确领会、学习、实践活动主题的精 神上,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