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9989672 上传时间:2021-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产品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产品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产品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产品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品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摘要21引言22产品设计的现状32.1大的社会环境32.1.1 整体设计意识的薄弱32.1.2 认识的缺陷42.2 教育状况42.2.1 师资问题42.2.2 理论教育问题53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53.1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的发展63.2绿色与仿生产品设计的发展63.2.1绿色设计63.2.2仿生设计73.2.3家族化系列产品设计的发展73.2.4个性化产品的发展74总结8参考文献8产品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周建工程技术学院05机制1班 摘要:本文从社会、教育、环境等方面论述了产品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21世纪,人类不同的需求、欲望和价值观念,在设计领域将占有重要的位置。当前科技将以更快

2、速度发展,产品将以更新面貌出现,人类的不同需求和价值取向的敏感性更加占据设计领域的主导地位。因此设计要立足当代,着眼未来,要有全新的思维观念和前卫意识及丰富的知识,进一步了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才能创造出新时代艺术与科技相统一的崭新产品。关键词:产品设计 现状 发展趋势1引言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产品设计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公认,而且自身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巨大的产业。今天,产品设计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复一日地改变着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今,走在大街小巷你会看到各种各样举着设计的旗帜,宣传自己的产品。产品设计得到了广泛应用。2产品设计的现状2.1大的社会环境由于整

3、个社会处在转型期,我们周围充满了浮躁的味道。产品设计免不了也陷入其中。浮躁不是一种病,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正在奋起直追的国家的常态。我们正在追赶世界,世界张开双臂迎接我们。身在其中,想做到不浮躁真的很难。产品设计在我国还处在幼稚阶段,如何面对这么强大的社会背景值得深思。2.1.1 整体设计意识的薄弱拿工业设计而言,现代工业设计已经是现代意识与现代心理的物化,是理性与感性的构成,是科技、艺术、经济、社会的有机统一的创造活动。这时,设计意识也就有个人意识上升为社会意识,只有在社会意识表现出对设计的渴求,设计活动才会被认可与重视。而一个国家的设计发展与否,也与这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对设计的需求的有无来

4、决定。我国任何时代任何领域都不缺乏优秀的设计师,从考工记、天工开物、髹饰物、长物志到天数口头传承的工匠口诀,从我国的陶器、铜器的制炼到四大发明,集中融会了我国古代设计师对造物、设计及其精神内难的认识和思考,这时我国古代设计师个人意识的有力显现。即使到了现代,这种设计师的个人意识依然不断涌现而且不断扩展,可谓人才辈出,但这些个人意识在没有被社会认可和重视的情况下,不可能左右社会意识,更不可能成为社会意识。设计发展的差距就毫无疑问地成为必然。 今天,世界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的数字化信息时代。理智上我们知道新时代已经来临,但心理上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我们看看周围,设计常常被社

5、会“作为肤浅的比附,即使没有被丢弃,至少也是被冷落的和轻视的”(张道一,1994)更谈不上深刻的体现或揭示社会的心理。但是,我们相信,当设计师的个体设计意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会使设计成为生活的必需,社会的渴求,汇聚成一定的社会意识从而替代整个社会意识。也只有当社会意识对设计情有独钟,形成设计意识的时候,我国的设计才有真正的出路,才会后来居上。 2.1.2 认识的缺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民大众混淆了设计和艺术两个概念。很多人认为做设计就是艺术设计人就是艺术人。他们总带有一种蔑视的眼光,口语称其为“看不起学设计的人”。认为做设计的就知道画画,就是恶搞,就是与众不同。足见设计并没有

6、这么乐观的称为已经大众化。 这种“蔑视”来源已久,特别是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造物属于形而下的范畴,由此,它从思想观念上和社会实践上都被纳入了世俗末流之中,这种思想影响于历代。正是我国这种传统的“重道轻器”思想的沿袭,在实践上强烈的社会需求促使工艺及产品大量介入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左右社会和人们心态的物质力量;而在人们观念上却又鄙视这种工肆之人的艺术劳动,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甚至“坐而论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种“君子不为”,不

7、知影响了多少人。足见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影响有多大?从这一点就可看出中国文化传统的“伟大”之处。 2.2 教育状况 2.2.1 师资问题 拿工业设计来说,其师资力量极其薄弱,原创工业设计的教师大多由美术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改行而来,在教学的立足点上没有转过方向,将学生过多地引导到纯艺术、纯外观造型的轨道上,影响了对工业设计的正确认知和顺利发展。当然可以稍微乐观的说,这几年情况有些好转,新的师资大力涌现,专业化程度提高。但是面临着另外的问题,他们大部分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中的大部分没有实际的设计经验,仍然照搬书本知识进行下一代的灌输,缺乏形象性和说服性;其次,偏于注重

8、学生“技”的训练,特别加强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和手绘的训练,最起码的设计史论很少涉及,一问三不知;第三,在大的社会熏陶下,大部分学生盲目崇拜国外的设计,整天在比较北欧、日本和美国等的设计,生搬硬套、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不知道从我们自身中找设计、找创意。2.2.2 理论教育问题 谈到理论教育,不是说要生搬硬套理论,不是要整天大讲特讲,而是要使学生建立理论的头脑,更好的指导实践。在这里要谈到“技”与“道”的关系问题。“技”,相当于“术”也属于“器”,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实践”,或“物质性的劳动”。“道”,法也,即规律。韩非子.解道:“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也指出“道”是万物万理的规律所在

9、。这里的“道”,小而言之是理论方法,大而言之,是掌握“技”之后获得的大智慧。从设计角度讲,设计上的“道”,就是在对设计理念的深刻理解后所进行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活动。设计上的“技”在这里指的是技术和技巧。一是表达的技术。二是造型处理的技巧。就我国国内的工业设计发展而言,确实比西方落后,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工业设计将永远落后。我们还处于学习、提高有待加强研究的阶段,这对工业设计在理论上的充实尤为必要。那么重担就落在了教育的身上,通过理论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为进一步的专业设计奠定基础。“没有深厚的基础决没有雄伟的大厦,没有设计学的知识体

10、系决没有中国现代设计光照世界的那一天”。 因此,在我国工业设计的教育中加入工业设计理论的支持已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了,对我国工业设计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学会思考,不加强对工业设计理论的研究而妄自菲薄,只将工业设计当作某种类似先进技术手段之类的东西加以引进、效仿。却将本已具有的盛器经验连同当前的实际状况一并遗忘,其结果必然是走向穷途末路。3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产品设计未来发展是一种完全依据新思路的创造性的设计,这种未来型设计也许不能为当代人们所接受,但它是人们对今后生活的美的憧憬,是未来社会图景和人们新生活形态的设计。因此,这需要不断的探索未知,不断地寻找新的设计理

11、念和新的设计语言,不断地了解设计的发展趋势,才能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自己。3.1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的发展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柱的信息时代的产物。与以往产品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在设计方法、设计过程、设计质量和效率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把产品的创新性、外观造型、人机工程等设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创新是产品设计的根本,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在产品开发创新性上表现出极佳的优越性和便利性。一个新产品可以有多个切入点进行创新,如功能、结构、原理、形状、人机、色彩、材质、工艺等,而这些创新切入点均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预演、模拟和优化,使产品创新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

12、有效地得以实现。比如在计算机辅助产品造型方面,使实体模型向产品模型转化成为可能;在人机界面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使产品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有了全新的突破。常用产品设计软件有:3DMAX、Pro/Engineer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将会使人们对设计过程有更深的认识,对设计思维的模拟也将达到一个新境界。它将使产品创新设计手段更为先进、有效,人机交互方式更加自然、人性。3.2绿色与仿生产品设计的发展3.2.1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股国际性的设计思潮。由于全球性的生态失衡,人类生存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重视,开始意识到发展

13、和保护环境、设计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绿色设计与我们常说的生态设计概念相同,源自于人们对现代技术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制造材料选择和管理、产品的可拆卸性和可回收性设计。产品绿色设计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工艺改变过程。主要是减少对环境有害的工艺,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2)废物的回收再生。主要是提高产品的可拆卸性能。(3)改造产品。主要是改变产品结构、材料、使产品易拆、易换、易维修,使所有的能源消耗最低。(4)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设计,这点是当前设计师们正在努力的方向。绿色设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也是现今的设计领域国际

14、流行趋势。例如在建筑方面:绿色建筑要求在高空建筑空中花园,使人们身在高空也能呼吸新鲜的空气和欣赏大自然的风光;在装修材料方面:倡导绿色装修成为当今的一大潮流,尽量减少居室装修材料的使用量,选择尽量避免减少有毒物质材料,尽量有绿色无污染环保材料;又比如在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家具等设计方面:特别是交通工具(汽车)的绿色设计倍受设计师的关注,因为交通工具是空气和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消耗大量的宝贵资源。绿色设计将成为今后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曾是绿色设计的典型方法。3.2.2仿生设计 仿生设计也是当今国际上的流行设计趋势,广泛应用于材料、机械、电子、环境、能源等设计与开发领

15、域。仿生学是以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构建技术系统,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或类似生物系统特征的学科,它不是纯生物学科,而是把研究生物的某种原理作为向生物索取设计灵感的重要手段。大自然生物中存在许多丰富多彩的外形、巧妙的机构、结构和系统工作原理,值得设计师去研究和探索。3.2.3家族化系列产品设计的发展一般情况下,人们常把相互关联的成组、成套的产品称为系列产品,在功能上它有关联性、独立性、组合性、互换性等特征。系列产品主要有四种形式:成套系列、组合系列、家族系列和单元系列。家族系列产品是由功能独立的产品构成。例如意大利设计师Fiocco设计的厨房小用品系列,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家族系列中的产品不一定要求

16、可互换,而且系列中的产品往往是同样的功能,只是在形态、色彩、材质、规格上有所不同而已,这和成套系列产品有相似之处。在整体统一的设计中,寻求恰到好处的多样性、变化性。例如设计师Maggioni设计的小垃圾箱系列,功能都是装垃圾的,但它们的外形和色彩有所区别。家族系列产品在商业竞争中更具有选择性,更能产生品牌效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变得更有选择性,市场需求加速向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对产品功能、形态、色彩、规格等综合需求质量的提高上。系列产品对于柔性化生产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巧妙地解决了量产与需求多样化的矛盾,使产品能以最低成本生产出来,

17、因而系列产品设计也是目前广为流行的设计趋势。3.2.4个性化产品的发展当今社会,人类不同的需求、欲望和价值观念,在设计领域中将占更重要的位置。今天提出来的个性化产品,是基于人类文明的进展,提示我们要认识到人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是互不相同的,人人都有权利参与社会生活和共享社会文明发明、创造的一切成果。繁忙的经济社会强调理性,人与人之间缺少了感情性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在设计中使理性与感性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和谐相处。并且注重设计的非统一性,突出个性与特色,强调创意与创新,这也是产品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它可以提供给不同人群展现个性的空间与平台。凡是符合于产品内在结构和功能的,并且能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

18、求,为广大人民喜爱的设计,都会受到大家的认可与欢迎。 中国当代设计在改革开放短短的20多年期间有了长足进步。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及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更为发展中国工业设计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在新世纪,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工业设计应当把握机遇,担负起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国际性双向交流,填补鸿沟的历史使命,早日介入世界现代设计浪潮,力争把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推向世界,纳入世界的轨道。产品设计成为当今乃至未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这就需要设计者不断地研究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以人为本,体现现代、体现绿色、体现个性,从而不断地满足不同

19、人群的消费需求、欲望和价值取向。设计者既要面对现实,又要敢于大胆想象与创新;既要任重而道远,又是势不可挡。因此,我们要努力追赶设计的发展趋势,创造出新时代艺术与科技相统一的崭新产品。4总结 通过对产品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简要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产品设计将对人们以后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起着很深的影响。参考文献1刘永翔.产品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陆家桂.设计概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边守仁.产品创新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23 卢永毅,罗小未.产品、设计、现代生活M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0. 4朱钟炎.朱钟炎产品造型设计教程,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5崔天剑.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理论与技法M,无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孙颖莹,傅晓云.设计的展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樊超然.工业设计概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1. 8俞文钊,陆剑清,李成彦.市场营销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7. 9王官城.消费心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