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0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99907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2020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0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0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0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0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南京市2020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积累与运用(40分) (共9题;共40分)1. (8分) (2014广州) 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_稠密瞻仰脍炙人口出类拔萃fyngb_晓荡_旁征_引2. (4分)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hu shuji fngjin dng_3. (4分) (2017一下瓯海期末) 选择正确的答案妈妈直接走_(近进)附_(近进)的超市,买完东西就回家了。有饭能吃_(饱泡),有水把茶_(饱泡)。天气_(情晴)了,我们的心_(情晴)好极了。我_(在

2、再)家里把这本书_(在再)看一遍。大_(象像)的耳朵_(象像)大扇子。4. (8分) (2016六上高阳期末) “秦兵马俑的制作技艺轻巧,胜过天然。”句中划线部分可以用( )代替。A . 独具匠心B . 美不胜收C . 引人入胜D . 巧夺天工5. (2分)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如果你写文章只追求语言美,而忽略了文章内容的具体真实,就是舍本逐末。B . 平常学会摘录一些好词佳句,融会贯通后无异于邯郸学步。终有一天,这些词句会成为你的语言。C . 遇到困难要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从细微之处人手,才能收到见微知著的效果。6. (2分) 选择题

3、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土炕(kn)B . 崛起(q)C . 清晰(x)D . 纠缠(cn)(2)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明媚B . 疑感C . 签订D . 妄想(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他和我热情地握手。B . 一股清晰的海风冲进屋里。C . 他画了一幅画和一道数学题。D . 我估计他一定不会做这道题。(4) 将关联词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是刀山火海,我( )要去闯一闯。A . 因为所以B . 不但而且C . 如果就D . 哪怕也(5) 读一读,下列句子需要回答的一句是( ) A . 但这是在

4、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B . 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C . 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D .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6) 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是( ) A . 他看到外国人的横行霸道,想惩治坏人。B . 他听了伯父的话,明白了为国读书的重要性。C . 他体会到“中华不振”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屈辱。D . 他想光宗耀祖,出人头地。(7) 梅兰芳的表演令人折服,但更令人敬佩的是( ) A . 他坚持为艺术而舍弃物质享受。B . 他在战争期间耐得住寂寞。C . 他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炽热的爱国心。D

5、 他排斥外国艺术。(8) “延安,我把你追寻”中,“我”想“追寻”的是( ) A . 艰苦朴素、勇往直前的精神。B . 延安旧日幸福美好的时光。C . 现代化的延安所带来的改变。D . “我”心中的梦想。7. (2分) (2017六上温州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草虫的村落一课作者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在表达上很有特点。B . 最后一头战象具体描绘了嘎羧作战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欢。C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D . “竭泽而渔”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意思与“杀鸡取卵”相近。8. (2分) 下列作品中由巴金创作的是第( )个。A

6、 草原B . 海上日出C . 太阳的话D . 落花生9. (8.0分) (2018浙江模拟) 根据情境,按要求填空。(填上恰当的成语、古诗名句、歇后语等) (1) 这本书让我找得好苦,差不多把整个房间都找遍了。也没找到。没想到却在桌子底下找到了,真是“_,_”。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可以使我们眼界开阔,当我荡舟西湖,不禁想起苏轼“_,_”的诗句。 (3) 每当看到兄弟相争,朋友相残,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曹植七步诗中的诗句“_,_?” (4) 有时候,当局者迷,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对一些事情反而不清楚,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就说明了这个朴素的道理。 二、 阅读与

7、理解(30分) (共3题;共58分)10. (14.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松花江边的小姑娘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几个凶神恶煞般的日本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押着一位儿童团员向松花江走来。那个儿童团员是个小姑娘,只有十三岁。她犯了什么“罪”呢?她被捕的“罪名”就是组织村里的孩子们学习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以后,敌人为了使东北三省的人民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永远当他们的奴隶,不准东北的少年儿童学习中国语文。今天,敌人在松花江边对这个姑娘进行“审讯”。为了扩大影响,日本兵还用鞭子赶来村里的许多孩子。敌人问:“你为什么要偷着组织学习中国语文?”小姑娘回答:“因为我是中国人。

8、敌人恼怒了,大声吼道:“难道你不知道违抗命令就要被枪毙吗?”小姑娘大声回答:“你们枪毙不了我爱国的心。”敌人没有办法了,换了一副假惺(xng)惺的面孔,对小姑娘说:“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只要你当着大冢的面,答应以后不再组织他们学习你们的语文,我们就送你们到最好的学校去上学。”小姑娘昂首挺胸,看也不看凶恶的敌人。敌人见此情景,恶狠狠地说:“如果你执迷不悟 , 那眼前的滚滚波涛就是你的坟墓了!”小姑娘听后微微一笑,毫不犹豫地跳向江心(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执迷不悟:_。凶神恶煞:_。(2) 文中“假惺惺(ABB)”式的叠词很多,请再写几个。_、_。(3) 根据选文内容,填写

9、词语。描写敌人神情的:_赞扬小姑娘的:_(4) 选择正确答案“偷着组织学习中国语文”中“偷”的意思是:_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指偷盗的人。瞒着人。“那眼前的滚滚波涛就是你的坟墓了!”句中的破折号表示_声音的延续。话题的转换。解释说明。(5) 填空。小姑娘被捕的原因是_。日本帝国主义不准东北的少年儿童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目的是_。日本鬼子为使小姑娘屈服,采用了威胁“利诱”、软硬兼施的手段,他们对小姑娘的“利诱”是_。“你们枪毙不了我爱国的心。”这句话的含义是_。11. (14.0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生命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都是永生不死的

10、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

11、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100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1) 请你用一句简短的话把这几段文字说明的中心内容写在下面。如果你觉得十分困难, 可以仔细阅读文章,或许你会从某个语句中受到启发,答好这道题。(2) 文章第自然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3

12、 选文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要用“也许”一词?如果你感到回答困难,就从作者看问题的态度方面想一想,你会找到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4) 用一句话概括第自然段中所举事例的内容。作者列举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问题?(5) 第自然段中列举了一个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的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结果如何?你怎样评价这个实验的价值?12. (30分) 习作。 在你的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吧,有的令人惊讶、有的令人感动、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令人回味请你把握文章的六要素,写一件你身边发生的,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吧!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40分) (共9题;共40分)1-1、2-1、3-1、4-1、5-1、6-1、6-2、6-3、6-4、6-5、6-6、6-7、6-8、7-1、8-1、9-1、9-2、9-3、9-4、二、 阅读与理解(30分) (共3题;共58分)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11-5、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