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

,第七课 戊戌变法,一、背 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重。 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瓜分狂潮,危机严重,2、社会条件:,1、社会形势:,3、经济条件:,二、公车上书,1、时间: 2、原因: 3、目的(内容): 4、经过: 5、影响:,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

第6课戊戌变法Tag内容描述:

1、,第七课 戊戌变法,一、背 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重。 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瓜分狂潮,危机严重,2、社会条件:,1、社会形势:,3、经济条件:,二、公车上书,1、时间: 2、原因: 3、目的(内容): 4、经过: 5、影响:,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自强,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 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 考试的举人,联合上书光绪。,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康有为像,梁启超像,维新派,维新派的宣传活动:,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1、上。

2、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技术,制度,思想,1894 年,清朝慈禧太后要过 60 岁生日 。当时有一副对联为慈禧太后所欣赏,那就是“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于是这对联就在宫中和北京城里到处张挂。,当时,民主革命家、学者章太炎想起慈禧把台湾、澎湖割让给日寇就非常生气 ,把词序稍作改变,变成了“一人庆有,万寿疆无”。这样一变,就把本来是歌功颂德的意思变成了辛辣的讽刺!,一人有庆,万寿无疆,1894年的中国,马关条约,签约地点日本 马关春帆楼。,甲午战后的中国局势,有感一首(。

3、 课题 第 7课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内容及戊戌变法的史实,分析变法的作用和失败的原因 态度情感价值观: 激发爱国情操和历史责任感,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用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品质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难点: 维新变法意义理解和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预 习 导 航 一、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 和。

4、第15课 戊 戌 变 法,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空前,戊戌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 (思想基础),列强掀起瓜分狂潮资本输出,甲午战败国家权益进一步丧失,甲午战败赔款,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一、戊戌变法的背景,二、维新思潮的兴起,1、早期的维新思潮(19世纪60年代),产生背景,主要代表,思想主张,二、维新思潮的兴起,1、早期的维新思潮,2、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潮,内容:,康有为宣称:东汉以。

5、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1.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 的狂潮导致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迫在眉睫。,2.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背景:丧权辱国马关条约的签订。 (2)时间,人物: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 (3)内容: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4)影响:,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3,公车上书,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语出:诗大雅文王后因称改变旧法推行 新政为维新。,什么是维。

6、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未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为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1896年,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领土被割的悲愤和爱国之情,山雨欲来风满楼,第7课 戊戌变法,一、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割地:进一步破坏领土主权,刺激列强 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口通商: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投资。

7、第7课 戊戌变法,1、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有人为此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反映了爱国者力图唤起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机,一、变的背景,假如你是当时在京参加考试举人,你会冒着“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在上书上签字吗? 如果你来给皇帝上书,你将如何来挽救危亡呢?,穿越时空,今日要闻,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

8、,戊 戌 变 法,近代化的探索,第15课 戊戌变法,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戊 戌 变 法,背 景,过 程,意义,工 业 文 明 冲 击下变化:政、经、思,2.百日 维新,政 经 文 军,官民上书言事,资本主义工商业,西学,新军,根因:民族资产阶级 软弱性 妥协性,政、经、思、文、习,导火索:甲午战败,失 败,本课思路,1.维新人物及主张,光绪: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

9、 杨塘中学新课改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 课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学 习 目标 1、 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历史基础知识。 2、 结合课文,利用新闻报道、文件奏折、宣传画、照片等资料培养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此外,就康梁变法一事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3、激发热爱祖国。

10、第16课 戊戌变法,课标: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一、背景 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 3、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1)早期维新思想(19C60、70S)p104 (2)维新思想发展(19C90S),设草堂讲学;托古改制传西学(西学政治学说与儒学经史融合,提供变法理论依据)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影响巨大,倡民权;用进化论阐述确立君主立宪的必然性,改。

【第6课戊戌变法】相关PPT文档
第6课戊戌变法.ppt
第7课戊戌变法.ppt
第15课戊戌变法.ppt
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ppt
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ppt
第15课复习课件戊戌变法课件.ppt
第七课戊戌变法.ppt
第七课_戊戌变法.ppt
【第6课戊戌变法】相关DOC文档
第6课戊戌变法.doc
精品教案——第6课戊戌变法.docx
第 7课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doc
【第6课戊戌变法】相关PDF文档
第7课戊戌变法精品中学ppt课件.pdf
标签 > 第6课戊戌变法[编号:1231732]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